南宋皇帝不再向金称臣,双方从君臣关系变为叔侄关系(合约书称“侄大宋皇帝眘再拜奉于大金皇帝”);
改“岁贡”为“岁币”,并由原来的银帛各25万两、匹,减为各20万两、匹;
维持绍兴合议规定的疆界,并割让商州、秦州二地给金朝。
金世宗完颜雍和宋孝宗赵昚年5月,宋宁宗下诏北伐,撕毁了已维持40年和平的“隆兴和约”。双方各有损伤,南宋先胜后败,总体处于下风。年,双方签订“嘉定和议”,并规定:两国由“叔侄之国”升级为“世为伯侄之国”;岁币银绢由过往的20万两、匹,增至30万两、匹;南宋“犒军银”(战争赔款)万两;维持以往疆界不变,金朝放弃新占领的大散关等地;宋将韩侂胄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级,献给金朝。
(疑似)金章宗完颜璟和宋宁宗赵扩年9月,南下的蒙古军队围蔡州城。10月,主动与蒙古的南宋方,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次年正月,南宋军攻破南门,蒙古军攻破西城。伴随着金亡于蒙古、南宋联军之手,两宋与辽、金两朝的外交关系彻底告一段落。拓展阅读:女真人的悠悠百年:其兴也勃,其亡也速3)小结坦诚说,澶渊盟约固然让北宋在经济上略受损失,但换来了百余年的边境和平。另外,双方在外交地位和礼仪等方面,也都是平等的。对于南宋而言,无论是绍兴盟约,还是“修订版”的隆兴合约与嘉定和约,都是不平等条约。两国“君臣、叔侄、伯侄”的身份,均非是通过“年齿和辈分”来确定的。自始至终,金朝是长辈(君、叔、伯),南宋是晚辈(臣、侄)。总而言之,南宋根本没有话语权,是始终处于弱势的。二、国书两宋时期,两国保持和平的时间要远多于战争的时间。因此,双方形成了定期互派使节的外交制度。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环节,自然离不开外交文书即“国书”。新中国的第一封“国书”在封建王朝时代,国书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有着很强的政治意味,内容主要是就某一外交问题所提出的意见、建议等。文本中没有过多礼节性的“客套话”,遣词造句追求进退有方、伸缩有度,讲究简洁、明了、准确,是处理两国外交纠纷的工具之一。另一种带有浓重的“礼节性”,主要用于例行的庆贺或吊祭等环节。主要以“致书”与“回书”两类为主,具体有“贺、回皇帝及皇太后生辰书”,“报、贺登位书”,“告哀书”等,均有固定的格式,旨在体现两国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清朝的“国书”限于篇幅原因,我只简单说说南宋(北宋末)与金的国书问题。北宋末期,宋朝用“诏书”试图与金朝建立“不对等交往”。如年三月,徽宗“赍诏书礼物与李善庆等渡海聘金国”,并让翻译官呼延庆持登州“牒文”出使金朝,结果遭到金朝方面拒绝。经过反复磋商,两国于年敲定“按照敌国知友礼”,进行外交交往。由此可见,北宋从一开始就将金朝定位为“敌国”,这与宋辽之间的“兄弟情谊”,有着质的差别。拓展阅读:战败国的女人:“靖康之难”后,被掳走的北宋女子,最后怎么样了?靖康之变到了南宋时期,两国关系发生了°大转弯。在宋高宗时期的文书往来中,金朝“号其书曰诏书,指吾国(南宋)曰江南….如吾中国迎天子诏书之礼。且言敌书到行在,必欲上再拜亲受之”;南宋“先是国书大宋去大字,皇帝去皇字,书用君臣之礼,有再拜等语。”直到年,在南宋方面的一系列交涉下,金朝终于接受了对方“国书”层次的来往,即在“国书”上称南宋皇帝为“宋皇帝”。《精忠岳飞》中的赵构形象隆兴和议签订后,两国国书的格式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南宋)书式为‘侄宋皇帝眘,谨再拜致书于叔大金圣明仁孝皇帝阙下’;金人复书‘叔大金皇帝’不名,不书‘谨再拜’,但曰‘致书于侄宋皇帝’,不用尊号,不称‘阙下’,自是为定式。”简而言之,从此时开始,南宋不用向金朝称臣了。如7年1月,南宋“答(复)金朝贺正旦国书”云:“正月日,大宋皇帝谨奉书于大金应天兴祚文广武仁德圣孝皇帝阙下….。”不过,尽管南宋呈递给金朝的国书,从称呼、格式上与北宋与辽的文书格式相差无几,但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关系,一直都在持续着。《精忠岳飞》中的女真人形象可以说,外交文书的往来,关乎着国家尊严和地位,是政治斗争在外交活动中的反映。外交地位的改变,就是通过两国文书的规格(称呼、格式、措辞等)来表现了出来。三、结语总而言之,两宋对辽金两大政权的外交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宣和(年号)之于契丹,与国也;今日之于女真,世仇也。”即便北宋在与辽的军事行动中败多胜少,但凭借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心理上的优势,在外交场合仍有一定的底气。因此,双方遇到问题和纠纷时,基本上都能通过协商和谈判的方式得以解决。百余年的和平局面,对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拓展阅读:理性讨论:宋朝到底“能不能”打?冯子建的油画“郾城之战”而南宋的“和平”外交,却是极其不公平的。南宋一开始就“对金称臣”,皇帝沦为金朝皇帝的臣下,在外交上根本毫无优势。哪怕是后续的“叔侄”和“伯侄”关系,也丝毫没有抹平双方不平等的鸿沟。宋理宗执政后,将过往“对金妥协”的政策调整为“联合蒙古”。在成功“组团”灭亡了金朝后,南宋君臣被“冲昏了头脑”。他们居然天真地打起了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主意。南宋朝廷激进的行为,为蒙古大举进攻南宋提供了口实,最终步了老祖宗宋徽宗的后尘。推荐阅读读书笔记:乾隆是如何搞定准噶尔汗国的?读书笔记:中亚诸国是如何实现伊斯兰化的?一文概述:什么是和硕特汗国?随笔:“疯狂”的太监,让唐朝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读书笔记:喀喇汗王朝对中华文化的主要历史贡献胡日查感谢大家稀稀拉拉的掌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tj/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