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永远在更新,营销事件永远在层出不穷。
套路都是一样一样,而用户口味已经越来越高,越来越难讨好,取悦成本越来越“重”。
怎么办?
1、用户口味越来越“重”
前阵子,你一定被这张大佬云集乌镇的饭局照刷过屏。
这张照片吸引了无数互联网人的视线,而同时段刷屏的,还有咪蒙的“涨薪课”,一波又一波没闲着的杜蕾斯海报,这边舒淇暂别演艺圈还没完,那边余文乐又说抱得美人归......
热点永远在更新我们的朋友圈。
而这些热点,又很快被下一个事件吞没。
丧茶、杜蕾斯、百雀羚、网易云音乐、抖音、支付宝、1元购画、番茄炒蛋......
整个年,刷屏级的营销事件并不比16年少。
但随着用户口味的越来越高,这些爆款活动在受众视野范围的停留周期,也就越来越短。
可能今天还是人们争相转发的内容,3天后就已经记忆模糊了。
热点会让观众当下乐此不疲地讨论,争执,赞颂,愤怒...而这些情绪,又会渐渐产生抗体。
刷屏事件越多,抗体的敏感度就越高。
而各种公众、营销事件轮番上演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用户越来越难取悦,口味越来越“重”。
2、注意力都不够了
我国网民规模,在经历近10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长率开始趋于稳定。
有数据表明:年,移动互联网活跃设备的总数,已经稳定在10亿以上。
换句话说,就是前几年你家可能只有你爸有智能手机,而现在你们人手一部,甚至连你那上小学的侄女都有一部。
这就出现一个情况,当人口红利消失,流量就开始增长乏力。
当增长放缓,流量失效,以往简单粗放的营销活动就很难再打动用户。
手机安装的永远是那几个常用的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8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