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如下
充满期待的选择今年选择赴非洲工作的6名同寝室女生中,5人在阿尔及利亚,一人在几内亚。小胡是第一个出发的,已于4月底前往非洲,为湖北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担任翻译,为期3个月,将在今年暑假回国。『翻译官』简历小胡小胡性格独立、好奇心强,对非洲很感兴趣,希望通过这份短期工作去非洲看看。由于翻译的内容与医疗相关,专业性较强,有许多要学习的东西,让她觉得压力挺大,但收获也很多。她在医疗队工作半个月后,已基本上手。小刘和小倪她们也将随我省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只是工作的期限和城市有所不同。她们将在国内参加为期8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医疗方面的专业词汇和相关知识,然后开启两年的驻非翻译生涯。她们说,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既能帮助别人,也能锻炼自己。小雷和小汪她们与阿尔及利亚一家中资民营企业签约,主要从事工程现场口译,将于下月出发。小汪坦言:“现在国内就业压力比较大。去非洲工作的薪资较高,同时也想见见世面。”小杨小杨将与河南一家国企签订一年的合同,到几内亚从事翻译与行政方面的工作。尽管当地条件相对艰苦,还曾经暴发埃博拉疫情,她对此行依旧充满期待:“我从小就对非洲充满各种想象,一直想去亲眼看看。”远行也心存顾虑然而,6名女生向家人表达赴非洲工作的想法时,家人起初都流露出担忧,甚至反对。小雷是独生女,平时父母对她出远门都不放心,何况这次还是远赴非洲工作,他们一开始坚决反对。于是,小雷每次逮到机会就给父母介绍当地情况,一点点改变他们的看法,最后成功说服了父母。她说:“其实,还有一些女生也想去非洲工作,但家人的不理解和不认同是她们没法跨越的‘鸿沟’。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女孩子在国内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小杨的忧虑,则来自今后回国再就业的问题。她认为,如果不是长期留在非洲发展,几年后回国仍要面临就业压力。这种压力甚至不亚于应届毕业生,因为在非洲的工作经验可能与国内的岗位需求不匹配,而且那时自己的身份不再是应届生,也会失去不少机会。现实的非洲远比想象中可爱“人们印象里在非洲的生活总是艰难的,其实不然,至少在阿尔及利亚的日子并不难过。”陈犇昨介绍,在那里,饮食是安全的。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较少,肉类、食用油等也是无添加的,感觉味道更接近天然。“阿尔及利亚目前城市发展水平和国内三四线城市一样,当地民风比较淳朴,由于靠近地中海,空气质量也比较好。”年,陈犇与河南一家建筑公司签约赴阿担任法语翻译。虽然法语作为小语种,在国内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公司当时给出的薪酬是国内的几倍,于是陈犇开始了服务非洲的生活。和许多在非中资公司一样,他所在的公司非常重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不仅购置独立民居作为职工办公及生活场所,而且雇佣当地安保公司进行守卫。除此以外,公司为职工购买当地保险,禁止职工单独出行,并为他们出行提供专车。陈犇(左)拍摄于阿尔及利亚刚去非洲时,陈犇什么也不懂,书本上的知识对于现实助益有限,做起事来磕磕绊绊。在公司一阿尔及利亚朋友的帮助下,他的法语口语水平不断提升,半年时间就开始独立工作,逐渐参与到公司行政、财务、商务谈判等诸多事务,成为独当一面的全能人才。经过数年的磨练,陈犇摸清了建筑市场行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萌发了创业想法。年,他和当初帮助他的阿尔及利亚朋友合伙创建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相比国内竞争压力大,很多人抢破头的谋一个机会,在非洲,我学到的更多,”他已经说服家人,将在非洲一直耕耘下去,和朋友一起把公司做好。享受慢节奏生活去年6月,湖北大学法语系届毕业生肖岳跟随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赴阿工作。该医疗队由湖北省卫计委承派,在阿目前有9支队伍,散布在首都及东西部各大城市,主要由针灸科、妇产科和眼科等的国内医生专家教授组成,各分队分工不同。肖岳担任医疗队总队法语翻译,主要负责协助安排各分队任务,以及与阿国卫生部接洽协调,商谈有关两国协议等工作。初到非洲,肖岳不出几天就习惯了当地人具有严重口音的法语,并自学了一些阿拉伯语,沟通并无障碍,对他挑战最大的是生活节奏的转变。届毕业生肖岳(右)现在驻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医疗队总队工作“这边人当你问他一件事什么时候有结果,他永远都会告诉你是明天。事实证明,不天天追着催他们,很难很快有结果。”曾担任医疗队总队部法语翻译的钱佳说。习惯了国内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之后,在和当地工作人员共事时,肖岳有时为他们的慢节奏而抓狂。工作之余,各医疗队都会在住宿地的院子里开辟一块土地种菜,种子都是从国内带过去的。闲暇时,肖岳会和同事们一起养花种菜,散步健身,感受慢节奏的生活。驻地外面由阿政府专门派警察卫队守卫,他们外出也有专车,并配警察和保镖跟随,非常安全。阿尔及利亚的中国人也并不少,大家常常会聚在一起吃饭,饭桌上总能听到操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空余时间,大家总会聚在一起打球运动。中非深化合作需求人才法语是非洲不少国家的通用语言。近些年,随着中非合作深化、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增加,对法语专业人才需求大增,工资待遇也较为优厚。除了受益于中非经济快速扩张,优厚的待遇也吸引应届毕业生赴非工作。“法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在非洲的月收入可达万余元,远高于中国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湖北大学外语专业系主任张凌说,“除此以外,吃住等都由公司承担。”张凌介绍,不仅是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几内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使用法语。当然,法语毕业生还受益于中非经济关系迅速扩张。非洲给了法语毕业生更多的机会,从实习翻译到副总经理,在国内少说也要十年时间,相比之下,在非洲的升职路就是‘光速’了。”张凌希望更多法语毕业生走进非洲,在谋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将自己看到的非洲告诉更多的人。近5年,在我校法语专业名就业的毕业生中,有近50人在非洲工作。湖大法语专业在非洲的毕业生组建了一个聊天群,每个人的群名片都标明自己的工作地点及单位,以便相互照应,以及交流经验。
文/韩晓玲李芳刘欢林畅图片来源于本人及网络编辑/记者团尹佳欢迎您为毕业生点赞加油~
新闻中心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