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小说 >> 正文 >> 正文

湖南省临武县渡头古城遗址考古调查钻探简介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0/5/22

一、遗址概况

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西距县城约13公里,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城址周边墓群的古聚落遗址。

遗址所在的地理环境为低岗溪谷平原地貌,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阳光充足,海拔米以下地区平均温度16~20°C,雨水充沛,降雨量年平均为.8毫米,现遗址自然环境生态保持较好。

渡头古城址在年全国第二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年~年,临武县文物管理所对城址进行了所复查,在城址外围发现护城壕、椭圆形台,在北面城墙外围发现有较多的秦汉时期绳纹板瓦、筒瓦残断,并初步认定古城基本为长方形,夯土城墙残高3~7米,长约米,宽约米(包括护城壕的宽度),主体面积平方米,西北墙中部有一宽约7米缺口,应为城门塌陷所致。城址年代为秦汉时期,遗址总面积近平方米。

为更好的认识、保护和利用渡头古城遗址,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主动发掘。年3月,国家文物局颁发考古发掘执照(考执字()第号),计划年7~12月完成古城址的钻探和发掘工作。

渡头古城址现被茂密的马尾松、樟树等灌木覆盖(图一),古城址内外很难开展考古测量、钻探以及发掘,发掘前需砍伐树木。树木砍伐后,于年12月15~年1月7日,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对渡头古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完成了古城址的钻探工作,现将调查钻探工作报告如下:

图一·渡头古城钻探前地貌

二、调查、钻探工作经过

调查主要采取地面的踏查方式。组织了一支3人的专业考古调查队伍,以古城址为中心,先对古城护城壕以内地面进行了重点调查,然后走访村民,并对渡头古城址周边墓葬群进行了复查。调查主要是在武水河北侧的渡头村周边水田和菜地,历时五天,调查面积近50万平方米。

钻探采取重点钻探和普通钻探相结合方式。对护城壕以内的古城址采取重点钻探,护城壕外围及其他地区结合调查情况采取普通钻探。先是用RTK在古城址东北角设立为原点,以北为正方位,按象限布点。重点钻探区域每隔5米布设一个探点,普通钻探区域是每隔10米间距布设一个探点。在遗址范围内放探点个,总钻探面积约40平方米,其中重点勘探面积平面米,基本覆盖了古城址区域(图二)。布设探点后逐孔钻探、记录和照相,记录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钻探记录表登记,每个探孔钻探结束后都拍摄一张土样照片和钻探记录表作为资料统一保存。

图二·渡头古城遗址钻探布点图

三、主要收获及认识

渡头古城遗址以往工作主要是为配合文物普查和申请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做的地面踏查,未曾有过详细的调查和勘探,也未有过发掘,故对遗址、城址的认识有限。

通过此次调查、钻探以及文物的采集、城址的航拍等,对古城址结构、布局、堆积状况,遗址的分布面积、年代以及文化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简要介绍如下:

(一)城址布局

砍伐树木后渡头古城址面貌基本显露出来(图三、图四),城址主体保存较完整,由古城、椭圆形台和护城壕组成。

基本确认了北面城墙缺口为城门,其余三面城墙尚未发现城门。在城内发现三处有少量的红烧土,疑似建筑遗迹。在护城壕外东北角可能存有一排水沟。

图三·渡头古城址(上北下南)

图四·渡头古城址高程示意图

1.城墙、城门

古城依山势而建,呈西北东南向。现存古城址大体近方形,四面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图五)。经钻探初步认为城墙宽4~5米,残高3~6米。东西城墙残存长米~米,南北城墙残存长米~米,城址海拔高度在米~米间,地势南高北低(图六、图七)。

北墙中部缺口经钻探初步确认为一城门,城门残存宽6~9米。根据探眼S01W06、N01W06、N01W07、N02W07钻探地层堆积情况来看,城门有向外延伸至护城壕中部的迹象,其北侧可能还存有一条宽约3米的U形沟。

图五·渡头古城址布局示意图(上北下南)

图六·渡头古城址西北东南向剖面高程示意图(图四A、A′截面)

图七·渡头古城址西南东北向剖面高程示意图(图四B、B′截面)

2.瞭望台

城东南角外近3米处有一夯筑椭圆形台,中有一条长方形夯土台与城墙相连。椭圆形台基本保存完整,仅西侧有一大坑,为农民取土以及盗墓活动形成。现存椭圆形台台面长径8~10米,底径22米,高度略高于城墙,高于地表4米。长方形台台面宽2米,长4米。从椭圆形台被破坏的剖面看,圆台为逐层夯筑而成,夯土厚薄不均,厚0.1~0.2米(图八)。

椭圆形台面上没有发现遗物和建筑遗迹,从其结构来看,可能是类似于“瞭望台”一类具有城市管理或军事防御用途的设施。

3.护城壕

在城墙外围有保存较好的护城壕,城壕宽窄不一,其中东面护城壕被现代马路穿行而过,残损严重。北面护城壕因现代农业改造,城壕基本被填平。南面城壕现存深40~80厘米,长近米,宽15~30米,从钻探来看,城壕基本为“U”形,深1.5~3.3米,其东南处因椭圆形台呈不规则状。西面护城壕基本保存完整,现存深度30~70厘米,长米,宽12~15米,从钻探来看,西城壕也基本呈“U”形,深1.2~1.8米。

图八·椭圆形台夯层剖面

4.排水沟

在护城壕的东北角,E02N06、E01N05等探孔明显比护城壕内探孔深30~40厘米,并向东面武水河方向延伸。探孔最底层发现有黄灰色土,似淤积土,推测该位置可能存在一条排水沟,水沟与护城壕相连接在一起。由于其被现代石子路隔断,无法全面勘探,初步认为沟宽约1米,距现地表深约3米。

5.其他

钻探过程中未能辨识出典型的夯土“台基”,只在局部地区发现红烧土、人工堆积较厚且含有较多瓦片,或生土面积分布较大的迹象。如在城内东北、西北均发现有文化堆积厚度2.2米~3米深,包含较多的灰瓦、陶片等,并低于周边。另在城址中部发现生土台,略呈长方形,面积约40平米(图四)。这些迹象是否指示这些区域有建筑遗迹,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遗址分布面积

1.城址面积

通过护城壕测量的长度来计算,城址主体面积约20平方米,但在钻探过程中发现,在城址城门外北面地势较平坦的区域仍有较多的陶片,其分布面积近10平方米,总面积与渡头古城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的城址面积近平方米基本相吻合。

2.遗址面积

根据这次的调查,在保护范围之外的渡头村综合楼西北和北部近现代民房墙基和现代水渠、水田均发现了较多两汉时期的陶片(图九、图十),分布面积近2万余平方米,其与城址是同时期遗址。因此,古城遗址分布面积近余平方米,不含墓葬面积(图十一)。

图九·渡头村综合大楼西北房基发现陶片

图十·渡头村综合大楼北部水田发现陶片

图十一·渡头古城遗址大致分布范围

(三)地层堆积概况

城址地层堆积在不同遗迹区域分布有所差异,概述如下:

1.城墙地层堆积

根据钻探的情况来看,城墙上有0.3米~0.5米厚的表土层,表土层下为夯土层,夯土层厚薄不一。以城址东北角S01W03探孔为例(图十二),表层土为耕土层,灰褐色土,质地松软,表层土下为夯土,夯土为浅黄褐色,质地较紧密,相对纯净,夯层厚度为0.10米~0.20米。

2.城内地层堆积

城址内地层堆积厚薄不均。深度0.3米~4米不等。城内最深处地层堆积初步可划分为四层,以城内西北角S10W11探孔为例(图十三),第①层为耕土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厚约30厘米;第②层为文化层,浅灰色层,土质较致密,厚约30厘米,包含少量陶片和碳粒;第③层文化层,土质较致密,为红褐色层,厚厘米,包含较多陶片、瓦片和碳粒;第④层为灰黄色土层,土质疏松,厚厘米,包含物较少,④层下为生土。

图十二·北城墙上S01W03探孔土样

图十三·城内西北角S10W11探孔土样

图十四·北侧护城壕N03W05探孔土样

3.护城壕内地层堆积

除东面城壕因现代路无法钻探之外,其余三面护城壕均有钻探,深浅不一。壕内填土堆积层次基本相同,最深处近3米,自上而下基本可分为三层。以北面城壕S03W05探孔为例,第①层为耕土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第②、③层为文化层,包含较多陶片和碳粒,在③层底部还发现有少量黄色近似淤积土,③层下为生土(图十四)。

(四)采集遗物及遗址年代

1.采集遗物

在城门外围、西南城墙上以及南、北城墙中部外围均发现有较多的瓦片、陶片、以及少量陶制品和菱格纹青砖(图十五、图十六)。

图十五·北墙门城外8米处壕沟采集瓦片、陶片和青砖

图十六·西面护城壕采集红烧土、菱格纹残砖

瓦片主要有板瓦、筒瓦两种。板瓦数量较多,基本为泥质灰陶,质地坚硬,厚1.2厘米,残宽12~22厘米,板瓦外面施有间断绳纹和条带纹,内面有布纹,也有少量板瓦外面施粗网格纹(图十七)。筒瓦大小不一,有泥质灰陶和红陶两种,瓦内外纹饰和板瓦基本相同,为绳纹和布纹,瓦舌种类多样,大体以直舌和卷舌两种为主(图十八)。

采集的陶片主要见有罐底、罐口沿、钫腹部,基本为印纹硬陶,多泥质灰陶和红陶,多细方格纹,有少量的圆圈纹,个别陶罐口沿见有青釉。另外还有多个陶圆形器,泥质灰陶,质地很硬,火候较高,器身上有10余个的长方形小孔(图十九),用途不明。

另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年当地村支书在城址东墙外围50米处的果园里挖出过大量的铜钱,其中有半两、五铢钱和大泉五十等(图二十)。经寻访证实情况属实,但所挖钱已基本被卖掉,所剩无几,并对所剩的铜钱进行了拍照。

图十七·城墙西侧城壕采集网格纹板瓦

图十八·南城墙中部外围采集的不同筒瓦

图十九·城址西南角上采集陶圆形器

图二十·城址东侧村民挖出来的“半两、五铢、大泉五十”

2.遗址年代

采集的板瓦和筒瓦与中原地区西汉时期板瓦、筒瓦的纹饰、质地以及形制基本相同。采集的个别陶罐口沿、细方格纹和圆圈纹等均具有广州汉墓西汉时期同类器基本相似,而陶钫是西汉时期比较常见的器物。在城址内还采集的陶器口沿,其中部分口沿器表还有青釉,年代应为东汉时期。

另根据城址外围出的半两钱和大泉五十,且在城内外均不见两晋以后的遗物来看,渡头古城址应始建于秦代至西汉早期,一直使用到东汉,东汉之后就被废弃。故认为渡头古城遗址主体年代为汉代。

(五)文化内涵

通过采集、钻探所见遗物以及城址布局,可对渡头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窥见一斑。

1.遗址内生活陶器基本为硬陶,器类主要为陶罐,还有少许陶钫,制作水平较高。建筑陶器主要为板瓦、筒瓦,不见瓦当。城墙及城内建筑主要用夯土建成,可能辅助使用少量菱格纹青砖。

2.遗址所见陶器形制、纹饰以及器类均多见于中原地区,菱格纹青砖与中原地区同时期汉砖别无二致。但也有少部分陶罐具有岭南地方文化特色。

3.城址依山傍水,充分利用了地形和河流。瞭望台设置在东南角最高位置,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另在城内发现烧制的多孔陶圆形器,在湖南地区为首次发现,其可能与军事防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渡头古城遗址位于岭南北侧武水河旁,是古代通往岭南的重要门户之一。据此初步认为渡头古城遗址在西汉早期是一处重要军事要塞。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5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