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小说 >> 正文 >> 正文

可以吐槽翻译官,但吐槽太过就丢身份了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17/12/17

最近看到不少同学转发了那些吐槽《翻译官》的文章。

有的说,

哈哈哈,还好我没开始看。

有的说,

呵呵呵,从不看国产剧的飘过。

不管是哈哈哈,还是呵呵呵,我都能感受到大家转发时的心情。

毕竟,我看完这部剧,也是类似的心情。

但是,看到那么多人、那么卖力地吐槽一部有关翻译行业的电视剧,我个人还是有些忧虑的。

刚开始,我以为自己是圣母心泛滥——毕竟,这么一部连道具都乱七八糟的电视剧,有什么可同情的?

但是,我看到有些朋友也在朋友圈啊微博啊和我持有相似的观点:批评的声音太过了,甚至有点丢身份。

电视剧刚播出的时候,大家吐槽《翻译官》女主乔菲的简历有不少问题。那时吐槽得还颇为冷静。

但是只过了一天,批评声音就席卷了朋友圈。

道具有问题。

表演有问题。

编剧有问题。

……

是的,这部剧到处都是问题。

这的确是一部不值得花时间看的国产剧。

但是,很多声音并不只是批评电视剧了,而是直接搞个人攻击了。

比如,有人在批评时用到“智商”这样的词。

跟风批评者无数,许多人开始为了批评而批评。

我当然不是想给这部剧洗白,这部剧确实挺失败的。

但我想问两个问题:

1.女主的设定是上外法语系硕士毕业生,如果这部剧在口碑上失败了,上外法语系的形象会大跌吗?

2.这部剧失败了,会让高翻、上外的形象大跌吗?

依我看,不至于。

甚至可以说,这类推断太奇怪。

影视剧本身带着极强的虚构色彩,一部揭露社会黑暗的电影不至于毁了一座城市的声誉,一部电视剧也不至于毁了一所大学的声誉。

何况,这部剧的主题至少还是昂扬向上的。

何况,一般人都是把这部剧当作娱乐剧看。看一看,笑一笑,也就算了。

当然,会有人反驳:

难道我们要自降逼格?适应这种国产剧?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一部娱乐剧的定位是获得更多的市场,没想过推动社会发展,没想过促进行业进步。我们不必给予它太对期待。

如果要看质量高的国产影视剧,我们可以找找以前的,看看国外的。

那么,我们没必要动辄使用“智商”之类的词汇去批评这部剧。

不值当。

一不小心,反而让人觉得上外人的心胸太狭窄,连一部电视剧也不放过。

让人觉得,以上外为创作背景,还得罪了谁了。

让人觉得,上外人太斤斤计较,太拔刀相向,太缺少良好的公关能力。

已经不止一位朋友用了“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样的语汇来评价上外人的吐槽。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

先不说这件事了,我想到另外一件事。

当初陈忠实的《白鹿原》被搬上大荧幕后,差评无数。

我至今记得,那时我从电影院出来,边走边默念:拍坏了,拍坏了。

但后来读芦苇的书,读相关报道,我才得知陈忠实当时对电影的反应。

芦苇说,王全安执导的《白鹿原》刚拍完的时候,自己就和陈忠实谈过一回,“我说‘忠实啊,这个电影真对不起你,对不起小说。’”

当时陈忠实只是苦笑。“他对人总是非常宽容,很厚道,只说好话。没有那种小知识分子的自恋情结,只有农民的直爽和坦诚,非常顾及别人的自尊心。”

摘自《北京日报》(作者陈涛)

我个人做不到这样,我遇到事也会有暴脾气。但是我常想着,陈忠实的这种品格很难得。

反观《翻译官》事件,这部电视剧尚未给上外、高翻、法语系带来任何负面影响,但是,来自学生(毕业或未毕业)的反应却有点让人震惊,甚至让人恐惧。

试问,除了过度的吐槽,我们应该







































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