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小说 >> 正文 >> 正文

佛经译成现代白话文的最佳翻译时节已经来临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17/12/12

佛经译成现代白话文的重要性:

虽然佛教典籍都是印度传来的,但既然能翻译成古文,就一定可以被翻译成让大家都读得懂的现代白话文,让普通人也能看懂佛经,了解佛经大意,对传播佛教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佛经的内容都译成白话文,不仅有利于中国人自己深入经藏进行修学,而且有利于把佛经迅速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从而普及到全世界。因为通晓多国语言文字的人特别多,但是同时通晓佛经的人就不多,如果佛经译成白话文,就会很容易把佛经普及到世界各地。

首先原佛经是古代文言文,很多佛经是可以读懂的,能读懂佛经,就是可以翻译出来的。因为都是用中国文字用中国能够理解的语言写出来的。

中国上古时代的四书五经,时代那么久远,文字那么晦涩难懂,都可以被流利的翻译成现代汉文,让大家一睹古文的精彩。

因为老百姓对四书五经的经义通达,所以这些经典在历朝历代的治国安邦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因为老百姓通达了这些经义,所以能清楚知道如何去实践这些经义。四书五经的很多经典句子被大家口口相传,作为口头语,成为大家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和依据。

而佛经来到中国并被大规模翻译出来的时机要晚很多。很多佛经很容易理解。长期熏习,通达佛经大意是可以做到的。佛经译成现代白话文是行得通的。

老百姓通过通达佛经义理,从而把佛经作为人生修学的法宝也是行得通的,因为,佛经说的道理真实不虚妄,老百姓一旦通过佛经白话文了解了自身,就会产生共鸣。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用在佛经白话文上一样通达,那就是“腹有经书气自华”。因为佛经白话文,老百姓通达了佛经的真实义理,去修学灭尽习气,从而尽显自身心性之华。

现代白话文佛经的最佳翻译时机已经来临

现代人的文化普及程度在中国历史上已经达到了空前最大,最普及,已经由民国前只有少数人读书识字,变为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大学学历的普及,高级文化人才遍布世界各地。因此。这个时期是翻译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整理成白话文集的最佳时期,现代白话文佛经的最佳翻译时机已经来临。

佛经译成白话文的过程就是通达佛经义理的过程,为了把佛经译成白话文,会尽力搞明白词句的真实义理,如果不译佛经,很多不明白的义理也就随便念过去了,不懂也就拉倒了,以为读完经就功德大的不得了了,容易忽略佛经更深一层的修学义理。

读经是为了通达它,并依据这个通达如理修学,这个非常关键。所以,佛经译成白话文,能够让更多人一下子通达了佛经义理,少走弯路,这个功德是无法用语言比拟的。

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佛经的白话文翻译,要知道佛经是可以读懂的,能读懂就能把经文意思翻译出来,不可能说,你读懂了佛经,但是你不会翻译。

如果担心自己翻译不好,那就最开始是翻译完了给自己看,让自己通达佛经大意,慢慢的在通达佛经大意后,就可以涉及各类佛经翻译。佛经的白话文翻译需要有初翻,二翻,校正等层层均由高僧大德把关,不可能每个人翻译完了就算完事了,要有一个十分严格的译经流程。

我希望通过佛经白话文人人都通达佛经的义理了,一个卖白菜的大叔也可以通达佛经万法唯心,圆成实道的义理,并且能从自心下功夫去修学,这样修学成就就会很大。

如果不翻译佛经白话文,很多人也就无法了解佛经,那么多的佛经宝藏就只能躺在那里睡大觉,无法发挥经藏应有的作用。

更不能说你一看更多佛经你就无法一门深入了,一门深入只能指在心上下功夫,一门深入修心,修去累劫以来的习气。所有的佛经都是教你修止的,告诉你为何与如何在贪嗔痴,爱憎会上刹车。

如果心不造贪,不造嗔,不造痴,不造爱憎会,这些东西自己没有自性,没有胜性和知觉,就无法自己自动依止在你身上,这样,你就转了所依。因为这些东西不会自己造出来贴在你身上和你合二为一的。首先是你自己在这些东西上不断创造和发展,所以,你才缠绕其中,出不来。

就如同爱情是大家最喜欢的,但是如果你的心里不去喜欢形形色色的男女,眼睛看到了就如同看到砖瓦石块一样,那就无法创立爱情这个词出来。爱情就无处依止,你就斩断了和爱相会的缘。

自己的眼睛不去造爱的因,就无法和异性结下爱的缘。就无法和异性结成姻缘。就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只是你心意的随性创造。所以你认为牵着你入轮回大流的因缘都是自己的内心虚妄造出来的。喜欢爱是累生累劫的习气。

其他的贪嗔痴爱憎会的解释也是同样一回事。都没有自性,没有胜性去主动缠缚你,能缠缚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心。因为贪嗔痴爱憎会自己不会创造自己,他们没有性命,更没有依止别人的性格。能缠缚住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心识。

所以从心识下手,你就离成佛不远了,一切外境都没有自性,没有生命,不会自己创造出来立在那里找你麻烦。

所以一门深入是指修心,不是因为你多看了佛经,通达了佛经义理就破坏了一门深入了。如何修心呢,还是要通达佛经义理,所以佛经白话文特别重要。

佛经白话文的整理工作的大体几个步骤:

1:通过学习整理历代高僧大德的讲经和原佛经经文对照,整理成纯正的佛经白话文,基本原则,完全依照佛经原文,不增加一字,不减少一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只对本照科翻译。

2:整理已经被各位学僧大德和居士们翻译好的佛经白话文,和原经文进行矫正,整理成佛经白话文,矫正的基本原则,是完全依照佛经原文,不增加一字,不减少一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只对本照科翻译。

3:翻译从未翻译的佛经,译成白话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完全依照佛经原文,不增加一字,不减少一字,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只对本照科翻译。

4:全部译完三藏十二部佛经,都按照上面的原则译成现代白话文,建立佛经原文和白话文网站。

5:招聘通晓世界各国语言的高材生,把佛经白话文全部翻译成各国文字,并在国际平台建立网站。

6:整理佛经白话文编辑成书,同时把译成各国文字的经文成书发往世界各地。

欢迎多国外语精通者能把佛经白话文译成多国文字,流通世界,功德无量。叩请高僧大德们入群指导大家译经事宜,讨论规划佛经白话文的翻译次第。

大家遇到不懂的地方边译经便互相切磋讨论,如果之前已经译好的佛经也可以发群里,发链接,我们大家安排校正。

没有译经计划的大德们也可以入群旁观,或者随喜赞助译经,功德无量!功德香将专门用来佛经的白话文翻译之用,网站建立,翻译人员的招募,工资发放,各类外语人才的招聘,等等。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为佛经三藏十二经部工程浩大。

汉文大藏经汉译佛教典籍的丛书。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经典经过历代的翻译、流通,数量日益增多,最后汇集、编纂成“藏”,卷帙浩繁。

可以扫码进入佛经白话文翻译群

佛经从印度来到中国被译成古文汉语佛经的翻译有四个时期:

东汉,初创翻译时期;东晋、隋代,官方翻译时期;唐代,全盛翻译时期;宋代以后,明朝和清朝刻本翻译时期。

古代汉文佛经的翻译

东汉明帝年间,朝廷派遣使者从西域请来了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这两位僧人不仅从西域带来了佛像,还带来了佛经。由于这些佛经是从印度传人的梵文经书,为了便于传教,摄摩腾和竺法兰将佛经翻译成了汉文。

自此以后,中印两国的僧人来往不断,更多的佛经传入中国,经过多位译师10个世纪的辛勤努力,由梵文翻译过来的汉文三藏达到了余部、余卷,佛教的声闻乘、性、相、显、密各部学说都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从而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巨大宝藏。

根据汉文佛经翻译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东汉,初创翻译时期。

我国最早的汉译佛经是《四十二章经》,相传为摄摩腾和竺法兰所译,这是我国翻译梵文佛经的开始。

东汉时期,大多数译经僧来自西域,其中以来自安息的安世高王子和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最为著名。这个时期,我国的佛经翻译事业还处于初创时期,还不能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翻译,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佛教在中国思想界已占据了一席之地。

东晋、隋代,官方翻译时期。

从东晋至隋代,梵文佛经大量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信奉,佛教翻译也得到了官方的支持,由私人翻译佛经转为官方翻译佛经。

前秦初年,开始了官方组织的集体翻译工作,由僧人道安主持译场翻译佛经,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佛经翻译场。

20多年后,西域人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组织了官方译场,集中了名高僧共同翻译佛经。继鸠摩罗什之后,外国译师来者相继,主要经论不断被翻译出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第一个译经高潮。

据《隋书·经籍志》和《历代三宝记》载:梁武帝萧衍在天监十四年()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由沙门僧绍撰《众经目录》4卷。十七年,又命宝唱改定,共部,卷。这被认为佛教经典编纂为大藏经的首次记录。

十余年后,北朝魏孝武帝在太昌元年至永熙三年间(~),整理了皇家经籍,命舍人李廓编纂《魏世众经目录》,共部,卷。

唐代,全盛翻译时期。

在唐代,梵文佛经得以全面系统地翻译,由官方组织的译经场规模更加宏大,组织更为完备。这时,以玄奘组织的译场最为著名,他系统的翻译规模、严谨的翻译作风和丰富的翻译成果,在中国翻译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典范。

这个时期,中国佛教形成八大宗派,标志着中国佛教理论的成熟,不但各大宗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和著述,而且还产生中国唯一一部被称为“经”的佛典,即禅宗的《坛经》,汉文佛经的数量日益增加。

宋代以后,刻本翻译时期。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年),宋太宗重新组织译场,恢复了自唐元和六年(公元年)中断了余年的佛经翻译事业。

自宋以后,佛经翻译逐渐减少,但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佛经的印刷和流通速度得以加快。北宋开宝年间,宋朝官方主持完成了《开宝藏》,这是中国第一部刻本佛教大藏经。

乾隆大藏经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又称《清藏》或《龙藏》。由皇帝钦定,以明朝《北藏》为底本增减刻印的敕版藏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完成于乾隆三年(),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部,卷,共用经版块。

该藏是在明朝《永乐北藏》基础上编较而成的,全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

正藏共函,以千字文编号,从“天”至“漆”,分为大乘五大部经、五大部外重单译经、《阿含经》及重单译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大小乘律和续入藏诸律、大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西土圣贤撰集八个部门;

续藏共函,是《此土著述》一部门,编号从“书”至“机”;以上正续两藏总计函,卷,实际收录元、明、清三代高僧大德的经、律、论、杂著等种(外有全藏目录五卷)。

《乾隆版大藏经》的编刊工程浩大,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余人,历时6年完成。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

初印部,颁赐各地禅院。此后至民国年间,又陆续刷印了数十部,共印行余部。自宋至清,木刻汉文大藏各代频出,唯有《龙藏》经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极鲜见,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文大藏经的版本与系统

我国早在西汉已发明了造纸术,隋至唐初(—)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汉文佛教大藏经的流传,在唐以前仅为手写本,宋初才开始雕版印刷大藏经,至清末又有铅字排版大藏经和影印本大藏经,此外还有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刻大藏经。

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促使中国佛教得以空前地对外传播,对形成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在内的汉传佛教文化圈起了重大作用。

如今唐以前的写本大藏经只存零散卷帙,其中以隋大业六年()扶风郡雍县三家乡民张法僧等手抄之一切经为最早;我们还可从清内府藏写本、钤有御览印记的几卷北宋海盐县金粟山大藏经及敦煌藏本中部分格式规范、字体端庄的写本佛经中窥见隋唐写本大藏经的面貌。

汉文大藏经的装帧形态有卷轴装、蝴蝶装、经折装、方册装、现代精装五种。写本和早期刻本大藏经采用卷轴装,北宋晚期以后的刻本大藏经多采用经折装,明万历年间出现了方册装刻本大藏经,清末的铅字排版大藏经亦用方册装,而影印本大藏经多为现代精装。

目前已知存世的汉文大藏经有二十八种版本。考刻版大藏经的版式、装帧、编目及参照底本,日中学者竺沙雅章教授和方广锠教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均提出刻本大藏经分三个系统:

(一)蜀版《开宝藏》系统,《金藏》、《高丽藏》属此系统;(二)《契丹藏》系统,《房山石经》属此系统;(三)闽版《崇宁藏》系统,宋《毗卢藏》、《圆觉藏》、《碛砂藏》、元《普宁藏》、明《初刻南藏》属此系统。

贤善首菩萨章   顿教圆觉直了到达佛地,圆觉功德和金刚天龙护法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就从座位上起来,顶礼佛足,向右绕佛三圈,长跪在地双手合掌对佛祖说:大悲世尊!广泛地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

世尊!这个大乘教,名称叫什么?怎样去奉持?众生修习这个经教能得什么功德?为何让我守护受持佛经的人,要把这部教法流布到什么地方?贤善首菩萨说完了这个话,五体投地,这样请示了三遍,请示了又请。

这时,世尊告诉贤善首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等乃能为诸位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这个经教,功德和名称。你们现在仔细听,应当为你们解说。当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和诸大众默默听法:

善男子!这部圆觉经是百千万亿恒河沙数的诸佛所宣说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如来所守护,是十方菩萨所归依处,是十二部经的清净眼目,这部经的名字是《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也叫做《修多罗了义》、也叫做《秘密王三昧》、也叫做《如来决定境界》、也叫做《如来藏自性差别》,你们应当奉持。

善男子!这部佛经只显示如来境界,只有佛如来才能详尽宣说。如果诸位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据这部经修行,渐次增进,便到达佛地。

善男子!这部经名叫《顿教大乘》,有顿悟根机的众生从它开始开悟,这部经也摄取渐修的一切群品,好像大海,不避让小流,甚至是蚊虻以及阿修罗,喝了这个水,都能得以充实满足。

善男子!假若有人,纯粹以黄金、白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七种宝物来积满三千大千世界,来用作布施,不如有人听闻这部经的经名以及里面一句话的句义。

善男子!假若有人,教百千恒河沙的众生证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这部经分别讲解半句偈语。

善男子,如果有人,听闻了这部经的经名,坚定信心不迷惑。应当知道这个人,不是在一个佛两个佛那里种下了各种福田智慧,像这样乃至在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下了各种善根。

听闻了这部经教,你们善男子,应当护持末世那些修行者,不要让恶魔以及诸外道烦恼他们的身心,令他们产生退缩屈服之心。

这时,法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及其眷属,就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向右绕佛三圈,对佛说:

“世尊!如果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够受持这个决定大乘经的,我应当守护他们如同守护眼目一样,乃至修行的道场,我等金刚各自带领徒众,从早到晚守护,令他们不再退转,使他们的家庭永远没有灾障,瘟疫疾病消除灭尽,财宝丰足,恒常不减少。”

这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就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向右绕佛三匝,对佛说:世尊!我们也守护受持这部经的人,恒常让他们安稳,心不退转。

这时,有大力鬼王,名叫吉槃荼,与十万鬼王,从座位上站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对佛说:世尊!我们也守护奉持这部经的人,从早到晚侍卫,令他们不退缩屈服,这个人居住地的一由旬内,如果有鬼神侵犯他的境界,我们应当使他们粉碎如粉尘。

  佛说完了这部经,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以及诸位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听佛所说的法,都生出极大的欢喜,相信受持奉行。

选自《大方广圆觉陀罗尼》白话文卷5

印光大师:助印经书十大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

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

何以故。佛力无边,善拔诸苦。众生无量,闻法为难。今作此印造功德者,开通法桥,宏扬大化。遍施宝筏,普济有缘,其心量之广大,实不可思议。故其功德之广大,亦复不可思议也。

敬本诸经所说,略举十大利益,谨用浅文,诠次如下: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贪瞋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清夜自检,此生所犯者,已多不可计。

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业,多于寒地之冰山。能勿骇惧。虽然,罪性本空,苟一动赎罪心机,誓愿流通圣经,庄严佛像,罪恶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灭于无形者乎。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人间种种恶报,无往而非,多生恶业所感。一念之善,力可回天。

修行善业,而从最方便易行之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上作去。其感动吉神,而蒙护卫,此中实有相互获益之关系,盖神道天道,自佛法言之,均为夙业所驱,未脱长劫轮转之苦因。所以如来说法,常有无数天神,恭敬拥护。

阿难集经,四大天王,为之捧案。印造经像,为诸天龙神非常欢喜之事。以此功德,而感吉神,常为拥护。终此报身,离诸灾厄。宜也,非幸也。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人间一切争持嫉妒诈欺诬陷掠夺残杀等种种构怨行为,莫不起因于自私自利之一念。

佛法以破除我执,为救苦雪难第一工程。印造经像,普益人间,为不可思议之法施功德,所及至广。法雨一滴,熄灭多生怨对之瞋火而有馀。化仇而为恩,转祸而为福。其权何尝不操之自我也。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悭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瞋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徵兆。结怨多生,寻仇百劫。

恶缘未熟,任尔逍遥。时会已来,凭谁解救。鬼魅相侵,虎蛇见逼。孽由自作,事非偶然。修士惕之。印造经像,豫行忏罪。于是纵有恶缘,悉皆消释。倘临险地,胥化坦途矣。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尘世多众,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吾人一生,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盖为我计者,我以外各各皆立于敌对之地位。孤与众抗,危孰甚焉。

况乎欲心难饜,有如深谷。无事自扰,不风亦波。此所以形为罪薮,身为苦本也。佛法善灭诸苦本。彼印造经像者,或以亲沾法味而开明,或则暗受加被而通利。诸障雪消,心安神怡。润及色身,有断然者。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至人行事,所见独真。事机一至,急起直追作去。无顾虑,无希求。发心至真切,用力至肫挚,自然成就至超卓。

印造经像之事,以如是肫切恳挚,至诚格天,至心奉法之人为之,虽不计功德,而所得功德,实无限量。即仅就其人所得一部分之世间福言之,自然一一具足,而无少欠缺。

苟或有人,心存希望,而始行善。发心不真切,结果即微薄。可决言焉。虽然。一念之善,一文之细,皆不虚弃,皆有无量胜果。譬之粒谷播于肥地,一传化百,五传而后得百万兆。作宏法功德者,乌可无此大计,无此决心哉。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 夙生存嫉妒心,造诽谤语,扬人恶事,暴人短处,称快一时者。殁后沉沦百劫,惨苦万状,备受一切恶报。

一旦出生人间,因缘恶劣。任至何地,动遭厌恶。任作何事,都无结果。而宏扬佛法之人,善因夙植。存报恩之心,充利群之念。或净三业,作写经画像功德。

或舍多金,作印经造像功德。所得胜福,不可称量。现在一切受大众欢敬之人,原从夙生宏法功德中来。往后一切令大众欢敬之人,实从现今宏法功德中出。植荆得棘,栽莲得藕。一一后果,胥由自艺也。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夙生吝于教导,以及肆口谤法,肆意毁谤有德之人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蠢愚无知报。

夙生为贪口腹,恣杀牲禽,以及曾为渔夫屠夫,猎户庖丁,与曾操制造凶器火器毒药等权,助成他人凶杀之业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恶疾残废报。

夙生贪欲无厌,止知剥人以肥己,悭吝鄙啬,不肯周急而解囊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贫穷困厄报。

夙生知见狭劣,心存谄曲,巧言令色,掩饰行欺,逐境攀援,容量浅窄,因循怠惰,倚赖性成。烦恼垢重,怨愤易发,妒忌心深,情欲炽盛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女身报。

惟有佛法,善解诸缚。苦海无边,回头即岸。罪山万仞,息念便空。是以虔作流布佛经,庄严佛像之无上功德者,过去积罪,自然逐渐铲除。未来胜福,稳教圆满成就。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一切含灵,舍身受身,往返六道,如车转轮。千生万劫,常在梦境。

作善不已,罪毕斯升。骄纵忘本,种堕落因。作恶多端,福削寿倾。百千万倍,恶报堪惊。地狱饿鬼,以及畜生,堕三恶道,万劫沉沦。难得易失,如此人身。

作十善业,修五戒行。生人天道,夙福非轻。诸佛如来,悲悯同深。广为说法,首重摄心。正念无作,离垢超尘。是故印造经像,上契佛心。仅此微愿,已种福因。自是厥后,作再来人。诸福圆具,出类超群。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佛世有一城人众难于摄化。佛言此辈人众,与目连有缘。因遣目连往。全城人众,果皆倾心向化。诸弟子问佛因缘。

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一日入山伐木,惊起无数乱蜂。其势汹汹,欲来相犯。目连戒勿行凶,且慰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年我若成道,当来度汝等。今此城人众,乃当日群蜂之后身也。

因目连曾发一普度之念,故与有缘。种因于多劫之前,一旦机缘成熟,而收此不可思议之胜果。由此观之,吾人生生所经过之时代,在在所接触之万类,一一皆与我有缘。

一一众生至灵妙之心地,皆可作为自他兼利之无上福田。我既于一一众生心田中,散播福德种子。一一众生,皆与我有大缘。一一众生心田中,所结无量大数之福果,虽谓此无量大数生生不已之福果,即为播因者,道果成熟时期之妙庄严品,亦无不可。

且吾人能先行洁净治自己之心田,接受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无上法宝,作为脱胎换骨,转凡成圣之种子。吾身即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有大因缘。

诸佛愿海胜功德,一一摄于我心中。我愿与佛无差别,诸佛慈愿互相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无边胜福,即缔造于此日印造经像,宏法利生之一真心中矣。普愿现在未来一切有缘,善觅福田,善结胜缘。勿任妙用现前之大好光阴,如滔滔逝水之在眼前足底飞过也。

印经功德若有形,大千世界装不下

尤如茫茫大海水,无法用斗来衡量

获赠经书之众生,由此种下佛法根

将来此等诸有缘,必定往生佛净土

究竟解脱得成佛,还入娑婆度众生

此胜功德实无量,随喜回向诸众生

赞赏

长按







































专治白癜风医院
白癫风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