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伟来
刮了两天西北风,气温骤降。夜里睡觉我的一双脚没有发热,加了一床毛毯也无济于事,只好蜷曲着身子熬到天亮。打开窗门一看,外头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
越忙越出乱子,第二十三期大儒报的头版,有醒目的一张大照片,是吴才广总裁和全国人大某副委员长的合影。那张照片本来偏暗,在微机上看还可以,结果印刷出来走了样。吴总裁青头黑脸,笑得比猩猩还难看,那位人大副委员长似喝醉了酒,一脸酡色。
报纸运来时,我一看就说糟了。吴总裁以有这张珍贵照片为荣,是他向人炫耀的资本,没想弄巧成拙,把他和那位副委员长的形象丑化了,要是在文革期间,郭义豪少不了要蹲几年大牢。
赶快采取补救措施,重新印刷。
我把郭义豪找来,他见了直跳脚,打电话到宣传新闻中心,听了回话他脸色发青,冷汗直冒。
原来快过元旦了,宣传新闻中心把这一期报纸抢时间全部寄出去了。大儒报只从印刷厂领取两千份,负责分发总部各部门。
完了,罚款是免不了的,搞不好郭义豪要停职反省。
果然不出所料,吴总裁把郭义豪找去谈了话,回来他像遭霜打蔫了的茄子,头低得恨不得埋进裤裆。
据吴总办的人透露,吴总裁看到这张报纸气黑了脸,真的成了报纸上的样子了。看来郭义豪官运不佳,总编辑这把交椅是坐不成了。
宣传新闻中心在吴总裁的指令下,给全国多家子(分)公司发了电报,第二十三期大儒报全部按数退回总部,不准流散出去,少一张也要革职查办。
这次共损失金额10多万元。
郭义豪没心思上班了,整天无精打采,一脸沮丧。
我们新来的五个人如热锅上的蚂蚁,郭义豪若下了课,我们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到他的办公室,要他为我们加紧办手续。
郭义豪叫我们安心做事,他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吴才广跟我是同学关系,他不会把我置于死地,要我下课的是几个副总裁,他正在做那些人的工作。你们的手续不办好,我赖在大儒报不走!”
有他这句话,我们悬着的心才稍稍踏实了些。
没过几天,一个叫刘又平的新总编上任了。
此人尖嘴猴腮,鹰鼻鹞眼,大嘴巴,薄口唇,说话时眼皮最忙,眨巴个不停,脸上不时笑一笑,一笑露出几分狡诈来,形象跟电影里的日本翻译官差不多。听说他也是吴才广总裁的同学,原在某大学出版社当副主任,这次因没晋升教授,一气之下离开那里,投到了吴才广的麾下。
郭义豪又被吴总裁找去谈了一次话,第二天就和刘又平交接了手续。
郭义豪被安排到新产品开发公司搞策划,没有任命职务,只是待遇不变。
走时,郭义豪没有食言,把我们五个人介绍给刘又平,刘又平在办手续的报表上很爽快地签了字。郭义豪如释重负嘘了口气,对我们说:“我只能这样了,今后干得怎么样,全靠你们自己努力。”
郭义豪要柳娜跟他一块儿走,柳娜没有答应。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又平一开始就拿小邓开刀。
事情是这样的,刘又平要小邓采访一下吴总办的负责人,这次欢心保健品集团公司的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评比会上得了金奖,写一篇新闻报道。小邓采访回来马上写了,送给刘又平审阅,刘又平看着看着就把稿子甩给了小邓,很生气地说:“你搞的啥名堂,这点小玩意都写不好,是怎么来的大儒报!”
小邓捡起稿子,手抖得厉害,本想为自己争辩几句,考虑到第一印象,话到嘴边忍了。
谁知刘又平抓着这件小事不放,日清日结时,冲着大伙儿问小邓:“稿子改了没有,怎不拿给我看。”
小邓递上稿子,刘又平一目十行瞟了一遍,把稿子往废纸篓里一扔,板起脸说:“算了,不要你写了,换个人写,如果没人写我自己写,这点小活不要我10分钟!”
小邓从没受过这般侮辱,眼眶里的泪水颤悠悠差点儿滚了下来。
这家伙可恶!我们敢怒不敢言,背后聚在一起,把刘又平骂了个狗血淋头。
骂了一通,总算出了点气,心里好受了些,但表面上又不能得罪他,他说什么我们还得听什么,因为办手续少不了他。
过后打听,刘又平要把我们整下去的目的,是想带几个亲属到大儒报来。欢心保健品集团公司的总部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原先借调出去的五个人全部回来了。向春一反常态,这些日子精神焕发,扫地抹桌子怪积极。阿丹打趣说:“春姐,你变得好快呀,是不是有什么喜事要临门了!”
向春头一扬,说:“过去郭义豪压制我,我出不了头,现在天亮了,我解放了。前天陈副总裁找我谈话要我任大儒报的副总编,任命书马上就下来。”
“怪不得呢,你就要成为我们的领导了,今后多关照呀!”阿丹讨好地说。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向春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好像她现在就是副总编了。
大儒报定编十二个人,现在一共有十七个人了,借调回来的五个人跟刘又平吵着要办公桌椅,只差开口把我们赶走。
马上要上岗定责了,我们五个人的手续拖着不办,不知刘又平葫芦里装的啥药。
我们去问刘又平,他说申报表早就送到人才资源中心去了,搞不清楚为啥没办。我们只得去找郭义豪,要他去人才资源中心过问一下。
刘又平根本不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他在加紧组阁。过了两天,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妞接替了柳娜,柳娜退回人才资源中心,被安排到浙江市场去了。
可笑的是向春狗闻屁香——空欢喜一场,任命书被刘又平压下,刘又平另有打算。向春一蹶不振,又像原先捏腔拿调没完没了地打她的电话了。
柳娜一到浙江就给我写来一封长信,我心里乱,没给她回。
97年最后一期大儒报出版了,这张报纸是我们五个人日夜奋战的结晶,从版式到内容,似乎是无可挑剔。
人才资源中心找我们五个人去谈话,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期盼,因为这期报纸受到集团公司上下广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tj/1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