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小说 >> 正文 >> 正文

名人堂滕洋生活家与生活家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6/30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本期特别邀请到了文学系毕业生、热播剧《生活家》编剧之一的滕洋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以下为本次访谈的文字辑录。

滕洋

级文学系影视文化与传播方向本科

级文学系电视剧剧本创作研究生

代表作品:

《生活家》编剧

《亲爱的翻译官》编剧

《榴莲》作者

《你觉得不会发生的一定会发生》作者

访谈正文

1.正在各大平台热播的《生活家》是根据您多年前在《萌芽》杂志发表的短篇小说改编的,可否介绍下您当年的写作初衷?

当初写作的时候,是想写不完美的妈妈。我跟我妈的关系算是非常亲密的。原因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家里子女多,她的继母虽然对她很好,但直到现在她还是会遗憾自己的生母去世地太早。所以她对我倾注了所有的情感。拥有这样一个妈妈,使我在成年之前一直活在“我妈太完美了”那种粉红气泡里。直到我上了大学,开始了自己独立的人生,遇到了一些人,明白了一些事儿,返回头去看我的母亲,才发现她其实是个特别平凡甚至有很多我之前注意不到的小缺点的人。这种自我成长与变化的过程,让我想要写这样一篇小说,并想把矛盾集中在母女身上,就设置了这样一组单亲母女关系。

2.在改编、创作过程中您是否遇到了困难,您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张巍老师看中这篇短篇小说,期待我把它改成电视剧。所以像在我在电影学院上学时那样,张老师一直在指导我。我的短篇小说只有一万字左右,要扩充到35集的电视剧剧本,需要丰富大量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但这个并不算写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我们碰到的大问题,其实是小说故事的场景问题。在第一稿分集的时候,我们把这个故事的前十五集都放在了校园,但这一版分集做完之后,出现了其他人物很难进入校园这个场景与主角发生关联的问题,甚至是母亲这一主要角色,都很难在这个场景里合理化。最终,我们选择了砍掉前面15集,故事直接从女主角踏入社会开始讲述。

张巍老师(左)与滕洋(右)

3.《生活家》中邱晓霞这一母亲形象,与国产影视剧中关于母亲的符号化认知有显著区别,对于这一角色的“非典型性”,您的创作思考是什么?

剧集播出后,很多人都对母亲这个角色有争议,觉得她太作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包括穷还租块的房租、被骗走房子、还有后来的开店事件,邱晓霞干的每件事,在观众看来都是奇葩,她怎么会这样。可现实中,就是因为邱晓霞这样的人,文化水平不高,贪小便宜吃大亏,才会让她在每一次有一点向上爬的可能时,都被她自己亲手掐灭,一直挣扎在底层。邱晓霞这个人,就是穷人思维,遇事就慌,用更大的错误掩饰之前的错误。她40多岁的人了,如果能活明白,不至于直到现在还过成这样。不犯错的邱晓霞,才是虚假的人物。但她还是有闪光点的,那就是对女儿无保留的爱,永远讲义气,无论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所以,我们会看到,她用爱培养出了可以挣脱人生泥淖的女儿,对于邱晓霞来说,已经是奇迹。

接受了电影学院文学系的专业训练,写一个在观众安全舒适心理范围内的人、讨好观众的人,我觉得不难。但是有机会能让我写,我还会期待写出不太一样的人,有争议、有讨论也挺好的。

4.作为一部主打“母女关系”的剧集,做到母女之间叙事分量的均衡是一大难点,您在创作中是如何调配拿捏的?

把这个关系简化到:同一屋檐下的两个女性角色供职于两个不同公司,就简单了很多吧。同一屋檐下的爱情、兄弟情、闺蜜情可以调配。同一屋檐下的母女、父子当然也可以。可能前几集多条线索并行的时候,观众会有一些难以进入,但人物关系搭建起来以后,事件矛盾冲突都是共振的,互相影响的,看起来是邱氏母女的两条线,实际上处于同一个冲突的起承转合之下。

5.传统国产亲伦剧都不同程度地规避对于基层真实日常的直接呈叙,而《生活家》从剧名到情节铺展,都将基层景况视作叙事中的积极动因,而非仅只当做角色的背景板,您的创作思考是什么?

日常是我最直接的生活体验,也是因为日常太容易被所有创作者捕捉到,让日常显得过于平常。我希望能在这样平常的、琐碎的生活里,找到有戏剧冲突的、能让观众共鸣的东西,我希望它是浪漫的现实,有贴地飞行之感。

6.“内卷”、“阶层焦虑”等概念已成当下的舆论热点,如果做到在创作中观照社会现况、而不仅流于消费某种舆论热点?

正是因为我们创作者也会焦虑同样的焦虑,所以才会更期待用创作抚平这种焦虑。创作本身对于我来说,是治愈的,是让我放松的过程。现实、舆论热点提出了“内卷”“阶层焦虑”这些问题,那么,创作除了更深入、全面地展示这些焦虑,也应该承担起解决焦虑的责任。

7.您与张巍老师从师徒演变为合作者,可否谈谈您们二人合作的方式?有无心得可与同学们分享一二?

我是张老师的开山弟子,从上学的时候就被张老师催着交作业,那个时候特别痛苦,因为我们这帮没社会经验、缺实战经验的研究生,要跟张老师的MFA一起上课,每次把作业投影在公屏上都是公开处刑。张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实战出真知,三年研究生读完,开始进入市场写剧本,才会发现当年的每一次公开处刑,都避免了以后的公开处刑。老师会提出你的问题,再告诉你怎么解决,市场没有义务告诉你怎么解决,市场只负责提出问题。

跟张老师这次合作,是珍贵的。我甚至不太希望刚刚入行的人,第一次进入市场就遇到这样的合作。因为它对于创作者是一个太舒适的工作方式,在创作上,张老师给了极大的自由。我只需要解决剧本出现的问题,心无旁骛搞创作,剧本之外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会全部搞定。如果刚入行第一个写的项目就这么舒服,可能后面所有其他的工作方式都不太能接受了。

8.可否谈谈在您体会中的文学系的教学体系对您的最大助益?现在回看,有无新的发现?

文学系是个非常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地方,这也是毕业了那么久,我们这些文学系的学生,提到文学系还是会无比热爱,全力维护的原因。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三线城市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家里没人从事相关工作,我当初要考电影学院,父母也只是本着不想让我遗憾的心理同意我来了。很幸运,文学系接纳了我,从这里,我接触了不一样的世界,有了一生的朋友,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9.作为文学系的学长,您对于在校的学生有什么想说的?

如果热爱,就一直写下去吧,总会有被看见、被读到的那天。

10.可否分享一部最近您比较喜欢的影视作品或者书籍?

美剧《我们这一天》(ThisIsUs),所有的矛盾冲突、复杂的人物关系,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处理方式,虽然国家不同,但人类的情感是互通的,治愈与关怀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高级的爱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9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