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感觉费力的同学可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自己的英语就是学不好呢?总觉得努力也努力过,啥方法也试过,英语电影看了不少,英语歌听到旋律在脑子里忘不掉,但,为什么,英语水平还是没有明显提升呢?
不要着急,看完这篇推送,或许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为了促进大家的英语学习,北京体育大学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留学部联合全国九个高校的学生组织,特别邀请英国女王和首相的翻译官——林超伦教授举办公益讲座。
林教授自90年代中期以来,负责英国女王和六任首相及其主要内阁成员的口译任务,参与接待的中国领导人包括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李克强、温家宝、朱镕基等。并且因为中英两国关系发展所作的贡献,于年被英国女王授予OBE勋章。他在快速提升英语能力方面苦心钻研几十年,独创成熟体系,育才无数。
听讲座的同学们做好了准备,等着课程开始,教授也提前收集了同学的问题并且做好了统计、准备了细致的解答。
林教授首先将同学们的问题分成几个大类,如口语、听力、阅读、动力、语法、词汇等,并且按照出现的频率做了分级,用红蓝白色块予以标示,并将讲座重点放在了被标为红色的“口语”、“听力”和“阅读”上。
01转变观念
1.挫败法→成功法
学英语不应该是痛苦且煎熬的,应该是时时刻刻能得到满足、看到效果的,唯有从中获得了日常的成就感,才能更好地坚持,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听说读写→读听写说
在我们脑海中的英语学习顺序是听说读写,但在教授看来,我们的学习顺序应该是:读、听、写、说。
先来说读和听
一篇英语文章,拿来看都有很多生词,怎么可能能听懂呢?
一篇英语文章,拿来读都会很慢,怎么可能能跟得上听呢?
图源:KL公司
而在练习读和听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话题,积累起相关领域的单词和表述,进而在写和说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3.口语口语,不过就是说出来而已
NoNoNo!口语没有这么简单,教授认为,口语需要听力、话题、造句、说出、互动这五项技能的支撑。
图源:KL公司
也就是说,讲好口语需要五个层次的能力,并且除此之外,还有心理素质这一因素会对口语对话产生影响。
好了,我明白了。
可是,光明白没用啊,应该怎么做呢?
别急,教授有法子教给你!
02三板斧
1.Chop-chop!
母语人士的语速大概为一秒钟三个单词,而作为普通中国学生的我们,大概能接受的是一秒一个单词,这就造成了读的时候慢、听的时候跟不上、说起来磕磕巴巴的现象。所以想要提高英语能力,第一步就是要提高对英语的理解速度。
图源:KL公司
怎么练呢?让我们来举个例子。
首先,我们需要找一篇与我们的当前英语水平较为相符的、每一自然段大概有一两个生词的文章,再将其中单词的意思都查清楚。
之后便开始对阅读速度的训练,首先把对每个单词的反应都练成近乎本能,然后掌握一组语言技巧(也就是我们要讲的下一点),无需调整英文语序,读到哪懂到哪,听到哪懂到哪,如此,来提高自己脑海中的翻译和反应的速度,而这项速度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每分钟个英文单词的阅读速度。在达到这样的标准之后,这篇文章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你都可以从容应对。
2.调语序
从高中时代起,长难句就是阅读和听力里绕不过的坎儿,那么在这儿呢,林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办法,也就是——重复,而重复又有两个方向:重复动词和重复名词。
现在,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如何在翻译时通过“重复”来规避调换语序的麻烦。
“Wehaddinneratarestaurantwithalargewindow.”
正常翻译的话,我们需要调换两次语序,需要将“餐馆restaurant”和“窗户window”进行提到“中餐dinner”之前,翻译为“我们在一个有大窗户的饭店吃了中餐。”而如果将动词(haddinner)和名词(arestaurant)重复,则可以不用调换语序,将句子分为三部分:我们吃晚饭(wehaddinner)、在餐馆吃(Wehaddinneratarestaurant)、有个大窗户的餐馆(arestaurantwithalargewindow)。这样一来,句子意思清晰、句子结构也一目了然。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重复名词、动词这种关键实词,将复杂的句子拆分成多个简单句或者名词性短语等较小的结构,以此来提高阅读和理解的速度。
图源:KL公司
3.练话题
“口语是表达而不是检测”
当我们进行口语表达时,不是临时想句子表达,而是将自己已经在家练得滚瓜烂熟的话题说出来。
图源:KL公司
英语的表达也正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描述的一般,功在平时,我们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与准备。平常可以准备20个话题,写好稿子、背下来,并且反复练习,这样在遇到需要和别人谈论这些话题的情况时,就不是磕磕巴巴地临时组句,而是重复练习你之前已经记过的东西。教授也透露说,他在萨里大学演讲之前,也在家里练习了好几天~
03QA
在林教授分享完之后,还进行了现场的答疑环节,同学们的提问十分积极,教授也在尽力回答每一个问题,在此,小编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怎么练习英语发音?
串珠子法。从细节开始着手,将单词的每一个音节都读准确,例如英语中的/i:/,在发音时舌头是不需要与上颚接触发出摩擦声的,而在汉语中,发“衣”时是有摩擦声的。这是非常细微的差别,但是很多同学不会去注意和辨别,这样发音就是不准确的。
2.太依赖翻译APP怎么办?
不要怕。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要回避中文,在英语水平还不够时没有必要尝试直接用英语思维去思考,而这也是导致口语说不出来东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还是更应侧重于如何将脑子里的中文用英语呈现出来。
3.中英文写作的游戏规则有什么差异呢?
思维和表达方式上有差异。例如,中国人在写作时是先画龙、再点睛,也就是开头先铺垫,将重要的放在最后,而英国人在写作时会先点睛、再画龙,即先给出结论,将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文章开篇,再进行阐述。
以上就是本期推送的全部内容了,再次感谢林超伦教授的精彩讲授和李雨琪部长的精心组织,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学生会、中国农业大学英语演讲社、北京语言大学学生会名师讲坛组委会、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学生会、对外经贸大学学生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湖南城市学院学生会的积极配合!
文案
scda-12留学部申思诺李雨琪
排版
scda-12公关部刘妍
校审
从延辉
责任编辑
闫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