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小说 >> 正文 >> 正文

复杂的背景,神秘家世,刘邦到底是什么来头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17/10/17

刘邦这个人的背景极为复杂,他是游侠出身,游侠讲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强者为尊,按理说应该信仰黄老思想,而且他周围的张良、萧何、曹参、吕雉无一例外都是黄老学说的拥护者,但是刘邦的内心明显又更倾向于法家思想,总体而言,他是一个披着狼皮的羊,哦错了,是披着黄老外衣的法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秦朝被推翻之后,法家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他要说自己是法家,估计小伙伴能跑掉一大半,因此必须把自己伪装起来,静待时机。

披着狼皮的羊

刘邦著名的事迹之一,是在关中约法三章安定民心,但那只是权宜之计。在他得了天下之后,并没有废除秦律,反而一应照搬,依照秦律制定汉律九章。要等到吕雉掌权之后,汉朝才大兴黄老之道。

黄老对儒家通常持中立态度,但法家极端看不起儒生和游侠,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将儒生和游侠并列为社会的五种败类之一,是损坏社会秩序的蛀虫。韩非子认为,治理社会的方式,要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孔子倡导的脱离客观条件一概讲圣人仁义,说起来好听,其实是在惑乱天下。他在《五蠹》中写道:

“在古代,男人不用耕种,野生的果实足够吃的;妇女不用纺织,禽兽的皮足够穿的。不用费力而供养充足。人口少而财物有余,所以人们之间用不着争夺。因而不实行厚赏,不实行重罚,而民众自然安定无事。现在人们养有五个儿子并不算多,每个儿子又各有五个儿子,祖父还没有死就会有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口多了,而财物缺乏;费尽力气劳动,还是不够吃用。所以民众互相争夺,即使加倍地奖赏和不断地惩罚。结果仍然免不了要发生混乱。(这相当于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作者注)

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住的是没经修整的茅草房,连栋木椽子都不曾刨光;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坏小鹿皮,夏天穿着麻布衣。就是现在看门奴仆的生活,也不比这差。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亲自拿着锹锄带领人们干活,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就是奴隶们的劳役也不比这苦。这样说来,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也并不值得赞美。如今的县令,一旦死了,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总有高车大马,所以人们都很看重。因此,人们对于让位这件事,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天子,却难以舍弃今天的县官;原因即在其间实际利益的大小很不—样。居住在山上要到谷底汀水的人,逢年过节用水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居住在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却要雇人来挖渠排水。所以在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连自己的幼弟来了也不肯管饭;在好年成的收获季节,即使是疏远的过客也总要招待吃喝。不是有意疏远自己的骨肉而偏爱过路的客人,而是因为存粮多少的实际情况不同。

因此,古人轻视财物。并不是因为仁义,而是由于财多;今人互相争夺,并不是因为卑鄙,而是由于财少。古人轻易辞掉天子的职位,并不是什么风格高尚,而是因为权势很小;今人争夺官位或依附权势,也不是什么品德低下,而是因为权大势重。”(这相当于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作者注)

“古代周文王地处丰、镐一带,方圆不过百里,他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进而统治了天下。徐偃王统治着汉水东面的地方,方圆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义的政策,有三十六个国家向他割地朝贡。楚文王害怕徐国会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灭了徐国。……情况变了,措施也要跟着改变。上古时候人们在道德上竞争高下,中古时候人们在智谋上角逐优劣,当今社会人们在力量上较量输赢。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说服齐人。齐人说:“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于是出兵攻打鲁国,把齐国的国界推进到距鲁国都城只有十里远的地方。所以说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亡了国,子贡机智善辩而鲁失了地。由此说来,仁义道德、机智善辩之类,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正道。如果当初抛弃徐偃王的仁义,不用子贡的巧辩,而是依靠徐、鲁两国的实力,去抵抗有万辆兵车的强敌,那么齐、楚的野心也就不会在这两个国家里得逞了。”(这相当于是马基雅维利政治学——作者注)

韩非子认为:儒家所倡导的道德是如此的自相矛盾,因此败坏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正是因为他有功劳才授予他爵位的,却又鄙视他做官;因为他从事耕种才奖赏他,却又看不起他经营家业;因为他不肯为公干事才疏远他,却又推祟他不羡慕世俗名利;因为他违犯禁令才给他定罪,却又称赞他勇敢。是毁是誉,是赏是罚。执行起来竞如此自相矛盾;所以法令遭到破坏,民众更加混乱。现在假如自己的兄弟受到侵犯就一定帮他反击的人,被认为是正直;知心的朋友被侮辱就跟随着去报仇的人,被认为是忠贞。这种正直和忠贞的风气形成了,而君主的法令却被冒犯了。君主推崇这种忠贞正直的品行,却忽视了他们违犯法令的罪责,所以人们敢于逞勇犯禁,而官吏制止不住。对于不从事耕作就有吃有穿的人.说他有本事;对于没有军功就获得官爵的人,说他有才能。这种本事和才能养成了,就会导致国家兵力衰弱、土地荒芜了。君主赞赏这种本事和才能,却忘却兵弱地荒的祸害;结果谋私的行为就会得逞,而国家的利益就要落空。

在韩非子看来,孔子就是一个二货,满口仁义道德,夸夸其谈,除了满足个人的道德优越感,对于国家来说却没什么卵用。如果套用如今的视角,儒家的那一套就是“政治正确”,虽然听起来很好很高尚,但真执行起来就跟今天的“白左”一样,迟早把国家搞残。白左如今饱受社会各界的抨击,但是他们自己始终认为,自己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跟当年的儒生的所作所为一模一样。

欧洲的白左群体通常家庭条件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很善良,很愿意帮助他人。但是,他们的成长过程有二个问题:

一是长期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无比善良,以为一切福利都是应该,一切权利都是上天赋予,世界就大体如此。

二是从小无条件的鼓励,让他们以为世界都是正能量。世界上应该都是好人。如果有坏人,那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他们简单化的脑子,难以理解复杂的世界。他们无法理解饥饿、贫穷可能让人变成混蛋,长期的封闭环境和思想灌输会让人变成野兽。穷山恶水出刁民,福利窝里养傻子。

韩非子讲了一个孔子的段子,你看跟白左是不是很像:鲁国有个人跟随君主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丁官。还有一个著名的子贡赎人的段子,更加广为人知: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后一个段子常被当做“不能把道德标准拔高到常人达不到的程度”的范例,因此被广为传颂。但是,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些措施对于鲁国来说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鲁国人的作战意志可能比二战时的意呆利人还不如,逃跑可以说是奉亲,投降了国家还会出钱赎人,傻子才拼死作战呢!就这种态度去打仗,能打胜倒是奇怪了。鲁国原本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国,属于周朝嫡系,是春秋初期的大国,但是对外作战屡战屡败,屌丝得一塌糊涂,被周围大国挨个欺负。

特朗普的上台,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美国民众对于“政治正确”的反感。从反政治正确的特朗普和仍然走政治正确路线的默克尔之间的分歧,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与儒家激烈碰撞的影子。

默克尔和特朗普的分歧,其实就是当代的“儒家”与“法家”的分歧

刘邦和韩非子一样憎恨儒生,据说早年他曾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往里撒尿,跟儒生说话,经常破口大骂,直到晚年才慢慢有所改变。他发现,如果彻头彻尾执行“政治正确”是死路一条,但是没有又不行,得搞“外儒内法”才比较好使,即用儒家思想教化老百姓,同时用法家手段约束官僚,防止其欺上瞒下。纵观整个汉朝整个的政治斗争,实际上都是儒、法、黄老三家博弈,而这种博弈自刘邦开始。刘邦一个人身上,就杂糅了法、儒、黄老三者的矛盾,因此他的性格之复杂,后人极难揣测。

有人以刘邦早年鄙视儒生为论据,说明刘邦是市井小人,只能说,此人自己的脑回路太简单,被刘邦的伪装深深骗过了。如果刘邦真是一个市井之徒,跟张良这种高人随便聊两句,就让张良誓死追随,那可真是励志鸡汤中的战斗鸡了。

人的思想见识都是其人生阅历的体现。刘邦的思想如此之复杂,其成长经历一定不同寻常。因此有必要回溯刘邦的家族以及他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一探究竟。

据考证,刘家并不是沛县本地人,他家祖上来自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而魏国正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中心。如果说黄老思想兴于齐国,那么法家思想就是兴于魏国。秦国也正是依靠重用魏国的人才而崛起,受魏国法家思想的影响极深。秦孝公用魏国人商鞅变法,秦惠文王用魏国人张仪为相国,秦昭王用魏国人范睢为相国,秦始皇用魏国大梁人尉缭为国尉。四个使秦国崛起的著名将相与刘邦有同乡之谊,他们都是魏国人,而且都是大梁人或在大梁居住过。范睢去世时刘邦已经一岁,尉缭与刘邦是同时代的人,他们的事迹必定对刘邦有很大的影响。

尉缭子

刘邦和嬴政两个人,都深深受到尉缭的法家战争观的影响。尉缭反对杀人越货的非正义战争,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正义战争。明确指出:“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关于进行战争的战略战术,尉缭强调对战争要有全面的认识,指出有道、威胜、力胜等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取胜策略。秦朝统一六国,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战略方针进行的,大规模国战而无屠城或残杀百姓的行为,这在古代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在秦末乱世中,刘邦是诸侯中暴行最少的,沛公之仁义天下闻名,因此广受景仰。需要注意的是,沛公的仁义和儒家的仁义不同,这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大义”,而不是虚无缥缈口头上的仁义。

可以说,秦始皇所拥有的天下大局观、价值观,刘邦一定程度上也有,甚至可以把刘邦看作一个没那么理想主义,手段更加灵活、更有社会经验、更加江湖气的“嬴政”。刘邦曾在咸阳远远见到秦始皇,说道“嗟夫!大丈夫当如是耳”,很多人理解这表明刘邦有当皇帝的野心。但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实际包含着对秦始皇敬佩、肯定之情。换句话说,刘邦并不认为秦始皇是个无道暴君,而是胸怀天下的真男人,肯定了秦始皇的理想和作为。

陈道明既演过嬴政,又演过刘邦,难道导演也发现这俩人气质的共同点?

中国传统历史书总是认为,秦末战争是以推翻秦朝暴虐统治为目的,建立更加缓和统治的朝代更迭战争,但实际上完全驴唇不对马嘴。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战争参与者来说,包括项羽在内的各个诸侯,他们的目的是打破大一统,恢复战国割据纷争的状态,只有刘邦是以恢复秦始皇的大一统蓝图为目标。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刘邦继续推进大一统事业,中国可能就像打败拿破仑之后的欧洲那样,继续保持分裂状态很多很多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统一。

在刘邦称帝后,在他生前西汉一概遵循秦律,这也充分证明了,刘邦的内心其实是肯定秦始皇,要将其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但是刘邦要比嬴政更加现实,更加注重斗争策略,他统治的西汉,实行的是一个分封制与郡县制混合的制度,逐步剪除割据势力,徐徐图之。从西汉建立到汉武帝,实际上中国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的后战国时代,直到汉武帝才真正消除了封建割据,重新建立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的理想也终于实现。

中国统一的基石,是从秦皇到汉武一百多年时间里,嬴政、刘邦、刘彻三代人接力,才逐步奠定的,路程是何等艰辛!如果在全球范围内比较世界文明的话,正如黄老之士的看法那样,分裂才是常态,中国的这种大统一状态才是反常,或者说是大大超前!中国的地缘形势虽然有利于统一,但并不是必然就会走向统一。直到汉武帝之后,中国人的统一观念牢不可破,才会在每次分裂之后,重新走向统一。而中国人的这种国家统一观,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三观认同是一方面,从个人角度来说,刘邦对于秦国同样存在国仇家恨。《汉书·高帝本纪》中,是这样记载刘邦的来历:“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汉帝家族是唐尧帝的后代。延续到周朝时,留在秦地的那一支族改姓为刘。到魏国后,又东迁到丰邑成为丰公。丰公是刘邦父亲的父亲,也就是刘邦的爷爷。由于迁到丰邑的时间不长,所以刘氏在丰邑的坟墓不多。”

其中透露如下信息,刘邦一家迁到沛县之前,是在丰县,根据刘氏家谱记载,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是魏国的大夫,刘邦的爷爷刘荣,做了丰县的县令(丰公),但在丰县待了没有多长时间。

刘家因为什么事迁到丰县呢?刘邦的后代,西汉官吏、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说:“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都于丰。”意思是说,秦国攻破魏国都城大梁之后,魏国后人从大梁迁都到丰县。如此看来,刘家肩负着建设并治理偏安后的新首都的重任。

当时的魏国已经相当惨淡了。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日益强盛,严重威胁魏国都城大梁的安全,丰邑是魏国最东边靠近楚地沛县的县城,也离秦国最远,故成为迁都的最佳选址。刘氏奉魏王的命令,携巨资到丰邑建都。公元前年,王贲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3个月之后,城垣崩塌,魏国灭亡。这一年,刘邦31岁。

此时,刘邦的爷爷刘荣是否完成了丰邑的建设尚不知晓,然而国家已破,再继续建设下去也没意义,但用于建城的巨资仍未用完。据刘氏族谱载,刘荣“公富有百万,好善乐施,有恩于人,及至资财施尽。”也就是说这笔钱家财散尽,自己没留下什么钱。刘荣散尽资财后,为避秦朝官府的追杀,只身或带少量随从逃到了江西宁都,在这里去世并被安葬。而刘氏家族隐姓埋名居于丰沛之间。当然,秦朝官府实际上并没有进行任何追杀的事情,刘氏家族在沛县过着正常的乡间生活。等到秦朝统一全国后,丰邑又被划归沛县,而沛县属于楚国,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刘邦是楚国人,甚至说,由于陈胜、项羽、刘邦都是楚国人,因此验证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那句谶言。但实际上,在魏国灭亡之前丰邑一直属于魏国,刘邦其实是魏国人。

刘氏一族非常小心谨慎,曾一度改姓为金,后来看没什么动静才又恢复刘姓。这也是“活金死刘”这个文化传统的由来,就是活着的时候改成姓金,但是死后要改回刘姓以归宗。王莽篡权、东汉之后,刘氏家族同样改姓避祸,这一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刘氏祠堂活动

(从对联可以看出,金和刘本为一家,都是汉室后代)

即使恢复成刘姓,他们也非常谨慎,彼此不用真名称呼,处处装得粗鄙不堪,就像是没什么文化的普通百姓。所以我们看到,刘氏一家名字都很奇怪,老爹叫刘太公,老妈叫刘媪,相当于刘大爷,刘大妈。生的四个儿子叫做刘伯、刘仲、刘季、刘交,刘交还算正常,前三个分别相当于是刘老大、刘老二、刘老三。后人以此附会刘家都没什么文化,殊不知他们只是隐名避祸而已。

刘家把百万巨资花光,都用来干什么了呢?我们可以类比一下《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急公好义,乐善好施,因此颇受绿林好汉的爱戴,造反之时,应者云集。其实这个故事说的不是宋朝的宋江,而是作者施耐庵所生活那个年代的张士诚。张士诚作为一名私盐贩子,颇有资财,但是他也是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把钱都分了,周围聚集了一群小伙伴,作为日后造反的班底。

《水浒》中仗义疏财的宋江

刘家作为受到重托的魏国臣子,怀有造反复国的理想,因此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家财散尽聚集了一大帮有才华的人,只等天下一变,就举旗造反。而这些人的身份,原本就是刘家的门客,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周围,一直聚集着一批才华远超常人的小伙伴。

笔者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实据。司马迁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容易忽略的文献,那就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在这个年表里,刘邦封的一百四十多位诸侯中,竟有22位的身份是刘邦的“舍人”!刘邦就是他们的少东家!

“舍人”是什么意思?“舍人”是一个早己死去了的辞汇,只现身于秦、汉的古籍中。根据古籍中列举的实例,这“舍人”是指“派有职事的门客”。如李斯为吕不韦的“舍人”,是指他食宿都在吕府,并在吕府做事。因此,舍人就是门客、家臣的意思!

我们无从考证刘府究竟有多少舍人,但其中有姓有名的22位“舍人”,后来刘邦皆封为候!其中有12位在陈胜举义前还随他上了芒砀山,史称“起砀”,这是少东家身边最为忠心耿耿的一班家臣。

所以别被《史记》骗了,没有这层特殊关系,又没有什么利益,谁吃饱了撑的,陪着刘邦钻山沟子啊!打个比方,这12个舍人,就相当于晋文公重耳当年亡命天涯时,跟在他身边的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那帮老哥们儿。重耳最落魄的时候,快要饿死了,跟村民要饭吃,人家还不给,扔块泥巴给他。刘邦至少还没混到这份田地。

晋文公的重臣,都是跟着他逃亡十九年的老哥们

这些家臣虽然离开了刘府,但仍然在丰沛一代各自安身,守护在刘府周围,忠心耿耿地守护着少东家。例如22位舍人中的樊哙就沦为狗屠。15年后刘邦47岁时聚义芒砀山,有12位昔日的舍人应少东家的召唤上了山,樊哙就在其列。再过一年,刘邦立为沛公,又有10位或更多舍人归于其麾下。

这就可以看出草根和非草根的差距了。陈胜举事只有吴广一个帮手,刘邦举事,至少有22个忠心耿耿的得力手下,这些人绝不是依靠裙带关系上位,各个拿得出手,因此刘邦一起事,招兵买马、训练士兵、筹集粮草物资、行军打仗,各个环节有条不紊,配合默契。这帮人后来都成了汉朝的将军,皆有军功而封为侯。刘邦的丰沛集团比起项家军,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项氏集团是皇马,那丰沛集团就是巴萨啊!

如此一来,实力非凡的丰沛集团似乎有了出处。但是,项家在楚国那是累世为将,高门显贵,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并且早有篡逆之心,居然攒下的班底,还不如魏国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官员的家臣?如此一对比,仍然显得很反常,不是吗?因此,对于刘邦的背景,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

刘太公表面上装作碌碌无为,但他毕竟也是官宦之后,并不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市民,对刘邦多有教诲,只不过他的这些教诲都是文韬武略,治理天下之术,不能让外人知晓。刘邦将他的成就归功于父亲的教导,故在即位之后下诏书说:“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刘太公还送小儿子刘交出国“留学”,《汉书》记载,刘交年轻时喜欢读书,为人多才多艺,有大志。曾与鲁人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到荀子门徒浮丘伯门下学习《诗经》,后来成为刘邦的重要助力。

这里面也可以看出刘太公与刘邦的分歧:刘太公是比较重视儒家,否则不会专门派一个儿子去学习儒学,但是刘邦早年却看不起儒家,这恐怕才是刘太公经常指责刘邦顽劣、没用的真实原因。

根据《史记》的记载暗示,刘邦并不是刘太公的亲生儿子。“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虽然这肯定是杜撰的神话,但是这个神话本身,很说明问题。正是因为刘邦来历特殊,必须用谎言掩饰,传得久了,再加上刘邦当上皇帝需要拔高其身份,于是就成了这样一个神话。刘邦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刘太公亲生,证据就是他只追认了刘太公为太上皇,承认他的养育之恩,对于祖父刘荣,曾祖刘清提都没提,都是后来才追封的。

对于一个皇室家族来说,刘氏家族隐藏之深,行事之低调,真是匪夷所思。王莽篡权的时候,恨不能往上追封祖宗十八代,连“田氏代齐”的始祖陈完,都有封号。但是刘邦封的荆王刘贾、吕后封的琅邪王刘泽,《史记》皆称不知出于刘氏哪一支,其实都是出自刘荣弟弟一脉,说明刘邦的本意,并不想让刘氏家族沾太多光。

刘邦甚至很可能也不是刘媪所生。按照惯例,将刘太公追认为太上皇,那么刘媪应该是皇太后,但是刘媪的封号只是“昭灵夫人”。直到吕后七年(公元前年),在丞相陈平等人的提议下,才把刘媪追尊为“昭灵后”。但是刘太公的第二任妻子李氏,则是从一开始就被封为皇太后了。

不追封祖父曾祖,甚至连自己妈妈都不追封为皇太后,这在注重家族传承的中国古代,明显不符合常理。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刘邦其实并不是刘家人,他跟他的兄弟刘仲、刘伯其实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刘太公的续弦李氏很可能是他真正的亲妈。

为什么刘邦的家庭关系如此的拧巴呢?这里面可能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未完待续)

请扫描以下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