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那大家是否又知道当“外事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广州日报》的报导,了解下外事翻译是如何炼成的。
今天是9月30日,也是联合国以决议形式确认“国际翻译日”(年)之后的第一个国际翻译日。一群对外交往中的“幕后英雄”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每年全国两会,在中外媒体云集的新闻发布会上,镁光灯下的翻译总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领导人左右、出席重要场合、专业范十足、高颜值、反应迅速……这是不少人心中外事“高翻”的形象。
▲一位翻译参加外事活动前在镜子前整理仪容
现在,广州正在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外事翻译的“广州队”近年来也频频亮相各种大型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现场,代表城市发出“广州声音”。在“国际翻译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广州的外事部门,听他们讲一位外事翻译是怎样“炼成”的。
随着两会翻译的走红以及偶像剧的热播,近年来,对外交往场合中的翻译变得格外引人注目,也纷纷被冠以“国翻”“女神翻译”“高翻”“翻译官”等称谓。
“很多头衔其实是外界加在我们身上的光环。”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外办)的英语翻译吴晓玲坦言。吴晓玲从年进入市外办,是团队中的元老之一。在她看来,从外交部翻译到地方外办的翻译,都是对外交往中一名普通的翻译工作者。“我们不会自称‘翻译官’,因为翻译只是一种职业,并非官职。”
▲广州外事办翻译吴晓玲和周健在“枢纽型网络城市重点词句”学习会上与同事交流
如何“隐形”:高超语言能力确保会谈让别人忘记翻译的存在
吴晓玲告诉记者,每一次需要翻译的大场合都是对外事翻译的一次综合“大考”。“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既通过高超的语言能力保证双方会谈顺利进行,又让别人忘记你的存在,一旦翻译卡壳,所有的白癜风的治疗办法白癜风为什么会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