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同学聊天,聊到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同学在语言上研究颇深,刚好我手里有本涉及人工翻译的书,于是顺着聊了不少。
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无疑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未来图景,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开始担心被科技加持的主流文化会逐渐拉大与其他人类文化的差距。“科技霸权”不单存在于经济领域,也在逐渐向诸如语言、艺术创作等人文领域渗透。而一旦脱离主流技术发展体系,这些小众人类文化所面临的结局很可能是逐渐消亡。
人类目前使用大约种不同的语言。但使用汉语、英语、北印度语、西班牙语和俄语这5种语言的人占了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事实上,95%的人只使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
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根据语言学家估计,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语言仅由不到0人使用,而且在未来一个世纪这些语言面临失传的危险。这些小众语言所体现的独特的文化遗产,像传统故事、短语、笑话、传统草药,甚至独特的情感也会随着语言的失传而消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出国谈生意、境外旅游变得越来越常见,但毕竟不是国内,语言不通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不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今年出现一个全新的品类——人工智能翻译机。
那么这个人工智能翻译机的水准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在今年两会中,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工作报告时,亲自体验了科大讯飞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其中就包括通过语音输入实时进行中英和汉维翻译的晓译翻译机,得到了总理的认可和鼓励。
搭载科大讯飞国际绝对领先的机器翻译和口语翻译技术水平,晓译翻译机能实现语音输入实时的中英、汉维多语种翻译,目前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达到了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长这样
不止是硬件终端,线上的即时翻译app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包括谷歌、有道、百度等网站在机器翻译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准。笔者几年以前用百度翻译英语四级阅读理解的时候,还错漏百出,前几天心血来潮,想看看现在的机翻水平。于是搜了一篇学术类文章放进百度,结果秒出。翻译效果虽不能说十分精准,但大体上也能满足基本阅读的需求。这比几年前高明太多了。
技术的进步是否会进一步取代人工翻译?
谈及这个话题,同学对人工翻译的未来表示乐观,他进一步说到,目前的机器翻译水平仍然只能应付大量的低水平的工作,面对用词考究,逻辑严密的学术类文章,机器可以很好地胜任工作。但当遇到俚语,方言,口语化的表达。机器仍然无能为力。正如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谈话时说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个时候,仍然需要人类来体会和表达那些微妙的情感,机器始终是机器,还没有进化到拥有属于人类的那部分创造性思维。
《且以初心过人生:你好“翻译官”》一书的作者庄利川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被问及:有一种说法说,翻译行业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改变,却不会因科技的发展而消失。你怎么看?
庄立川说道:如今已是世界全球化的时代,各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广泛,翻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人工智能助理技术的快速崛起(苹果的siri,脸书的M和亚马逊的Echo),机器翻译也成了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