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节选
机器口译软件翻译质量评估实验研究
——以中英旅游文本为例
李双燕孙晔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
摘要:近年来机器口译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口译软件应时而生,但其翻译质量如何,有待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评测。本文选取“有道翻译官”口译软件,模拟中英旅游口译场景,以8位测试者组对话为实验材料,对机器口译质量进行量化与质化评测,提出了面向旅游翻译的机器口译质量评估标准。研究发现,当前机器口译App在旅游方面的应用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语音识别、文化转化、冗余删减、称谓名称处理、数字和语音效果等6个方面尚需不断改进。此外,还发现原语音质量与机器口译正相关,而语音文字数量与机器口译质量负相关,男女语音差异不会对机器口译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机器口译软件;旅游口译;实验研究;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H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08
基金项目:本研究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技术写作规范研究”(项目编号:02)资金资助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年度社科计划“译者技术传播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项目编号:SM10038001)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双燕,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技术传播。孙晔芃,硕士生;研究方向:口译
电子邮箱:lsyan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学者开始进行口译质量评估实证研究,试图将口译质量量化。B?hler()指出衡量口译质量最重要的9个指标为后续口译质量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Moser-Mercer()提出针对不同评测目的,口译评测的侧重应该不同。Angelelli()从社会交际视角出发,探索只听取单方对话对口译质量的影响。中国则从90年代起,开始逐步 在杨承淑量化与质化评估理论中,量化与质化相辅相成,量化指出的数值往往代表比较负面的评价,因而需要质化来修正;质化所评定的结果由于无法记住所有细节往往趋于宽容,因而需要量化指针来补充整体判断(杨承淑,)。在表1中,量化的具体指标包括忠实层面的错误翻译次数、遗漏翻译次数和增译翻译次数;表达层面的逻辑不清次数、发音不清次数、赘音赘词个数和句型生硬次数;语言层面的语法错误个数、选词不当次数、语意不明次数、缺少文化转换次数;时间控制层面的译文时间是否超过原文时间、启动大于2秒次数。质化的具体指标包括忠实层面的信息是否等值、省略是否恰当和补充是否恰当;表达层面的逻辑是否清晰、发音是否清晰、语调节奏是否顺畅易懂和总体是否流畅清晰、转换自然;语言层面的风格是否一致和选词是否恰当;时间控制层面的时间长度是否恰当,启动是否及时。在杨承淑的分数评定等级中,总分90分表示口译水准可独当一面,总分85分表示口译水准稳定,总分80分表示水准尚称稳定,可从事较简易的口译工作,总分75分表示略有语言和知识不足的问题,但已具备基本口译技巧,总分70分表示语言、知识或技巧中有某一项极弱,导致稳定度不够,不及格(杨承淑,)。由于本文对评价表只有少部分修改,整体类别和分值配比无变化,因此修改后的旅游类机器口译(汉译英)质量评估表依旧借鉴杨承淑的等级评定标准。
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