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一位医药人反馈,医院被停了,此事源于8月份山东将临床用量大的药品,按照不低于年度使用量的50%进行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带量采购一旦实施,医院优先使用中选品种,竞品马上停用,这位医药人面临的境遇就是如此。
这并不是最坏的结果,据这位医药人透露,有专门做精神科药品的一位省级代理商,所有产品都与带量采购中选药品重合。在此之下,这个团队唯一选择是面临解散,医药代表转型推广其他产品。
实际上这种市场的变化并不难判断,带量采购实施开始后,未中选药品的使用被后置,相关人员的确面临更多不确定。制药企业的团队辗转其他产品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省级、市级产品线单薄的代理商团队。
▍中间环节,危机重重
带量采购可以说是近几年医改的重要的突破口,毫无疑问的是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从中选药品的价格看,砍掉了推广中的灰色结构,从而解决了药价的虚高,对于医药产业和医疗服务都会起到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推动行业战略重组,加强良性竞争是显而易见的效果。但是对于医药产业的中间环节,的确是力度空前。制药企业可以将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在药价中砍掉了精准计算后的推广费用。在此之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药品代理商团队,正如上文所述这些医药人有面临解散、或者转型的危机。
目前看,带量采购涉及的品种不多,但是带量采购这种模式经过11个城市试点后,迅速扩为全国,目的就是让全国各职能机构、医院、制药企业尽快熟悉这个模式,包括保障用量、货款结算、保障供应等细节。一旦更多单位、企业熟悉、习惯、掌握了带量采购细则后,囊括更多品种的采购会接踵而至。到那时,对于中间环节的医药人来说最要命,可能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了。此外涉嫌回扣,中外皆有药企触碰红线。被罚巨款、当事人被起诉,回扣营销何时能被遏制。▍涉嫌回扣,4人被告据中国网消息,日前美国司法部宣布,AvanirPharmaceuticals(Avanir)制药公司被指控向一名医生支付回扣诱导处方。报道显示,这家药企同意支付超过1.08亿美元,并配合对参与回扣计划的4位当事人的起诉。不断爆出的商业贿赂案例,印证了一位知名医药人告诉笔者的感悟“回扣营销对于一些医药人诱惑太大了,这是世界性难题”。在笔者与不少业内人士的探讨中,对于回扣营销的一致的判断是:逐渐减少是趋势,完全绝迹需要时间。一位医药人感慨“谁也不想低三下四去做临床,送钱陪笑脸,这不是没办法嘛!”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在人情社会背景下,药企代表和医生的交往过程中,商业贿赂与否的界限变得比较模糊,日常的拜访也缺乏明确的规范,归根结底,是长期的习惯使然。▍根源:药品同质化严重回扣营销的根源,一方面是千禧年初大量药品批文涌向市场,国内药品由产能不足迅速转向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由此激发了药企之间的野蛮竞争,开始出现了给医生送回扣拉动处方,也就是这时候,医生和医药代表之间的地位发生了颠倒。另一方面就是以往以药养医体制下,医生收入构成依赖灰色的药品回扣,阳光收入远远不及回扣带来的获益,这也拖累医生薪酬改革推动迟缓,连锁反应下,形成了医疗不正之风。简单说,药企愿意送钱促销量,一些医生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在反腐高压下,双方被利益诱惑的忽视了法律、法规。这些年抓了不少医生、院长、医药人,不过监管方一直都在寻找更彻底的杜绝商业贿赂的方案。▍消除回扣,多方夹击国办年6月4日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显示,今年12月底前就要完成制定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从医生端提高阳光收入,降低收回扣的意愿。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带量采购,用稳定的市场、准时的回款,通过谈判得到大幅降价的优质原研、仿制药。患者对此获得感强烈,翘首期盼带量采购扩围尽快落地。降价后,药企没有空间去送回扣,其实在双方协议中保证了使用量后,企业也没必要再送回扣。从这结果回过头看,仅就目前25个通用名的药品看,算是彻底消除了回扣营销。回到开头美国药企涉嫌回扣的新闻,可以看到明显的特点,就是企业违法成本很高,实际上这并不涉嫌回扣被罚款最高的案例。由此可以得到一点经验,让无视法律、正当竞争的企业被高昂的违法成本掣肘,或许也是遏制回扣的一个方法。更多爆料,吐槽,内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