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发展 >> 正文 >> 正文

毕业寄那些年我们爱过恨过的英语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8/9

毕业是千万个不同的夏天,

有千万个相同的故事。

壹?前言

从大一到大五,目送着一批又一批学长学姐离开了校园、奔赴前程;等到了自己,感觉还是那么不一样。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个中酸甜苦辣现在看来都那么遥不可及。

于是准备了一系列《毕业寄》文章,以期能够稍微捕捉此刻微妙的心境。

关于大学五年里大家关心过的话题,如英语的重要性、那些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内卷话题、就业以及让我印象深刻的人都会在这个月里娓娓道来~

首先,我要来讲讲英语:四六级、雅思、以及更高阶的英文文献;大学五年学习英语的感受以及我认为英语对于我的改变有哪些。

英语这个话题想讲很久了。一是周围朋友同学的墙裂要求,所谓四六级+是真的吗?坊间大神们是怎样炼成的?其次,很多学中医的同学把英语不好已经当成了一个挡箭牌:因为我学中医,所以我可以英语不好。学中医的,要学啥英语?学好中医就行了……

英语这个让很多人买了无数张四六级体验券的怪兽,真实模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大多数人“谈英色变”?学英语真的是为了炫耀吗?

放眼世界,

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

进而更好的拥抱未来。

贰?学英语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关于“学英语到底是为了干啥”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找寻一个标准答案。然而,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上面这张图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同传阿婆主在视频里面说的话。我觉得,是目前我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认识。

学习英语以及其他外语不是为了研究生看文献,不是为了去显摆,不是为了去发家致富,而是去接触并了解一种新的文化,掌握和另一种语言使用者的交流途径。

当然,那些所谓的+,也是热爱并付出之后的附属品。你让我每学期一开始就天天背单词,每周按时定点刷题并订正,等到了考四六级的那天,我只能跟你说:“抱歉,我考不到了。”

单纯功利的为了考+而学习英语,一是你坚持不了那么久,就要缴械投降,单词书永远都是“able,ability,access……”死循环;其次,哪怕你坚持下来了,也只是满足了中国式的应试,远远达不到交流的要求。

学英语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应该是敢于勇敢的表达与表现自己、以及客观公正。

我可以从容的在演讲比赛上表达我的观点(虽然刚开始名次并不好);我可以通过学校公派交流的全英文面试前往世界名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可以在博览会上和巴铁小哥一起去谈投资,给领事馆一行人介绍试剂盒的使用方法……

我虽然不是来自偏远地方的孩子,但是,鉴于当年公立中小学的条件和设施,我们基础教育以及培训班的英语还是以应试为主。相比于沿海和北上广深的孩子,那时候外教还比较稀少,也没有那么多博览会和交流活动可以锻炼。

直到进入大学的校园,在各路比赛中碰壁,我才发现,我当年学的所谓的语法,只能停留在纸质层面,离满足交流条件差十万八千里。

当时又恰逢湖南卫视放了一个叫《翻译官》的剧(讲法语同传的),看得我蠢蠢欲动,于是开始了漫长的重学英语之路。

所幸,经过各种撞墙、跳崖,最后也算得了一些领悟。

前面所说的自信大家都能理解,勇于表达自己嘛。但是,客观公正很多人就不能理解了。当你看了一定量的和一定种类的外刊你会发现,老外可以自由切换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

比如美霸对Tiktok的打压,中国的直播业务兴起、马斯克的跨界类脑业务,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作者不会因为自己的国籍、自己的偏好而盲目站队,给事实摆观点,最后中立的总结一下。这个是我们很缺乏的。特别是现在媒体为了抢先,夺人眼球,已经没有底线可言。我们不要在网上随便吃瓜。

大道至简,

知易行难。

叁?为什么我每年四六级都是买的体验券?

相信很多同学大学五年给四六级考试贡献了不少钞票。二刷、三刷、四刷……

每次体验感都很好“这次四六级考试,监考老师很贴心,时间提醒很及时。试卷印刷很清晰,生僻单词基本考到了。听力发音标准,耳机音质像3D环绕音一样,教室很安静,教室座位很舒服。答题卡纸质很好,五星好评!下次考试还会再来的……”

贡献了那么多钞票,也没给个会员卡。甚至还出现裸考过了,第二次认真准备还没过线的情况。真是“看天吃饭”。

之前,因为负责板块的关系,我认识了一群六级+大神们(中医、西医的都有)。神到啥程度呢?四级最高,六级最高。他们有的来自,,更多的来自双非。

因为和他们有足够深入的接触,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有了如下总结。可以真实的告诉大家:我们,他们,到底是不是深谙考试技巧的做题机器?是不是一天到晚都在背单词?是不是遵从所谓“绩点为王”?是不是崇洋媚外的无脑大学生?

首先,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很多人的四六级高分是必然,哪怕人家一套题都不刷。

可能这个听起来有些让人不舒服,但是很多大神在初中、高中就系统学过雅思、托福;或者就读于某重点外国语高中。人家高中就试水过雅思、托福那种难度的考试,并系统准备过,四六级这种还在话下吗?所以当你听到人家考前一周开始熟悉题型,还会酸吗?不会的。

当然,上类大神还是少数,后天奋斗者还是占据大多数。就我来看,+大神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坚持、总结规律、合理规划时间……不管他们复习时间是多还是少,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切中要害。

单词也背,但是都是背的自己总结听力高频、转折词;听力也刷,巧妙抓住开始放的前3分钟和收卷前的时间;阅读不是漫无目的整篇看完,而是扫读结合精读,带着问题读。写作会按类别总结主题词,三段式有条有理……更有甚者,从分倒推,自己每部分最多能扣多少分(结合自己的优劣势)……

以上我所说的,都是他们自身的应试技巧。在平时,他们依旧保持着坚持听听力、看外刊等日常习惯。此外,他们不仅是四六级分数高,在一些演讲比赛等应用性比较强的活动,依旧有很好地表现。

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不是你功利就一定能成的。没有兴趣爱好的支撑,可以走一段路,但是,走不远。

肆?我不喜欢英语,但是我想拿高分

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要喜欢同一个东西。我自己也有不喜欢的。我认为对待不喜欢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干掉他。这样,以后就眼不见为净了。

我也不喜欢四六级考试,时间太长,又不能提前走。遥记得当年考六级是超级冷的十二月,我坐在第一排,这种考试前后两个门是不能关的。那么我告诉自己:来一次得了哈,别来第二次了。

其实我觉得,你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应该会更快通过四六级。现在网络那么发达,不需要报网课,也不需要所谓名师指导。先搜个十几、几十篇经验贴,总结听说读写的共性,然后结合自己复习时间的长短,坚持践行其中的某一两个方法,应该会比漫无目的的背单词、刷题,更快达到你的目标!

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伍?我英语不好会影响我读英文文献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到,答案是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这个问题就像问“我英语有口音会影响别人理解我的意思吗?”

英文文献我本科也鼓捣过,除了技术层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他方面我总结来说就是实践。定时、定点、大批量的输入。看个百八十篇不信你不会。

至于你所担心的词汇问题,当某一领域的某类文章中的关键词,在你面前晃个几十遍,你还不认识,算我输好吧。

此外,作为初学者,友好的提醒一下想尝试的初学者:虽然,我知道知云呀,有道呀还有一些翻译器都很好用,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还是不建议一上手就用,不然以后想甩掉很难。

看看文献,同时分析一下句式,一文两用,何乐而不为呢?额外学英语的时间省了,多睡睡觉不好吗?(医学生卑微愿望:睡觉)

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

还是希望自己的所见所闻,

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希望几十年后疲惫的我,

还记得夏天这个沙雕的我。

捻转指尖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96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