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要求 >> 正文 >> 正文

一起读书的温暖有一种ldquo别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6/18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877.html

关于”一起读书的温暖”:这个栏目专门用来采访和记录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但又气质极其相似,彼此相见恨晚的一群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他们爱读的,不是昙花一现的畅销书,而是传承百年的经典。经典永不过时。这样的一群人,为了这些貌似艰深乏味的典籍,投入时间和心血,乐在其中,怡然自得,并且因而获益无穷。

所以这个栏目,犹如瓦尔登湖旁边梭罗(HenryDavidThoreau)的客厅,请最好的朋友来,倾心长谈,聊聊他们各自的故事。

“碎片化”信息那么多,他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读书,而且,是读几百年前的经典?

ISSUE18

"摄影给予了我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奡(ào)也

他就读于:ConnecticutCollege

他的课程:英文观止

听课时间:3年

他的老师:齐文昱老师

↓MoreInformationaboutAoye

袁奡也

摄影爱好者

FA骨干社员,多次获得摄影奖项;

连任两届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摄影社社长(隶属于《北京青年报》)。

热衷于微电影拍摄与后期,曾参与拍摄多部微电影,其中微电影《失》获得了全国第五届中学生原创影片大赛“ZUI佳电影奖”“金鸡百花微电影奖”及国内多项影视奖,受邀去日本参加亚洲儿童国际电影节,并参与完成学校百年校庆英文宣传片。

观止9问

.奡也被ConnecticutCollege录取了,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现已赴美读书。如果现在回顾一下准备留学的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你最难忘的三个瞬间,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瞬间,可能就是我第一次拿起摄像机,拍摄微电影。因为那一次,使我坚持拍摄了3年的微电影。

第二个瞬间,是自己第一志愿学校出结果的前一天晚上,虽然总告诉自己不要报有什么太大的希望,但也是彻夜未眠地期待有奇迹发生。

第三个瞬间,是看"ExitWest"这本书后对许多事情的思考,严格意义上,这可能不能算一个瞬间,那一段时间都在书中的一些问题。

奡也的学校:ConnecticutCollege

(康涅狄格学院,成立于年,

是一所私立男女同校的文理学院)

.新的学年,奡也能透露一下在学校中选修了哪些课程吗?为什么会选这些课程呢?

大学的第一年,"FirstYearSeminar"是必修课程,本着对文学与社会学有兴趣的想法,我选择的是一个将会有大量阅读的课程——"WealthandPoverty"。除去这门课,我只能再选择3门课程。

第1门课,我想选择的是社会学的入门课(很多书的精华不仅仅是用词,还有历史与社会背景,而且在艺术创作中,很多艺术就是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所以我想把社会学做为主专业)…但是我并没有抢到。于是,我只能上环境科学(这是被抢剩下的唯一一个我还有兴趣的课程)。

第2门课,便是多元积分(毕竟所有的理科和社科,比如物理,化学,社会学等等,都需要数学的基础)。

第3门课,是电影。本来我在摄影和电影中纠结,结果发现摄影课是level2的课,我必须要先上一门level1的艺术课,比如绘画一类的,我就果断选择了电影。

奡也获得的多项摄影奖项

.在“观止”的小伙伴中,奡也是优质“萌萌学霸”,不但英语好,而且中文造诣也很高。想问一下奡也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和文学、艺术有关的吗?

每当有人问起我将来想从事的工作或者职业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惭愧,因为即便我在慎重的思考后,也没能得出明确的答案。这也是我选择文理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想通过LiberalArtEducation(通识教育,或者“博雅教育”)去了解更多的职业、人生。关于是否会与文科、艺术直接相关我不清楚。但是我可以说,文学与艺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文学和艺术造就了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梭罗用笔尖提倡走进自然,鲁迅用纸墨鼓舞着人们……所以,我认为即便我将来的工作看似与文学艺术毫不相关,在这两方面微薄的造诣也会帮助到我。

有一只松鼠说过,

“春天要有花,夏天要看海,

秋天要赏落叶,冬天要候雪”

奡也的摄影作品:春夏秋冬

(点击图片,查看高清大图)

.奡也是在什么机缘遇到“英文观止”的,你觉得相比于其它英语课程,“英文观止”什么地方比较吸引你?喜欢在什么时间、什么状态下听课?

先回答后面一问,我喜欢放松过后,在傍晚端着一杯淡茶以平静的心态听课。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精致的人,喜欢一些诗词与散文。在一次机缘巧合中,听闻了齐老师的典雅(delicate),便有了第一次听“英文观止”的经历。说实话,被齐老师的课成功吸引,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齐老师的声音超级好听,听课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啊。

言归正传,上课之前,多少次看翻译的书,都曾有过我中文水平“太烂”的想法,看不懂翻译在说什么,但是在齐老师讲完一句话给出的几版不同的文言文翻译后,我彻底“折服“了。老师的讲解如一缕和风,吹散了迷雾,霎时,山川河流,繁花绿叶便显露在了眼前;翻译风轻云淡,行云流水,勾走了我们的思绪。一切都是那么的精致,加一词即多,减一字便少。

此外,我觉得作诗词与古文最大的乐趣,便是斟酌用词的过程,一个词可以换一整天,而齐老师用的词都太精准与精细了。符合齐老师典雅与对文学痴情(delicateanddedicatedtoliterature)的人设。

读完每一篇散文,不禁心怀慨叹:如山间瀑布,其万丈耳,奔流至下,一气呵成,一词一句,看似随意,却又斟酌之至。品味起来,回味无穷。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齐老师不仅传道、受业、解惑,还让美与精兼容并进。从篇目的选裁到PPT的设计,从翻译到引申,无一例外。

在英文观止,不会缺少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因为总是被美所包围。

奡也的毕业留影

.“英文观止”讲解了不少英美名家的美文,还有莎翁名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富兰克林自传》《瓦尔登湖》《拥抱逝水年华》等传世名著。哪本书的内容,或者哪个作家你最感兴趣?结合课文的讲解,你有哪些体悟和联想?

印象最深的还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本记叙了两年平凡生活故事的书,在拥有极其细腻的文笔的同时,又拥有着无数的哲学思想,字里行间体现着当时的美国。依然记得梭罗因不纳税而入狱,与渔夫交谈,将动物当作访客……

梭罗是一位活在真理与自然的世界中的人,如此的洒脱。当利益已经超越真理的时候,就是梭罗眼中的“世界末日”。超过3个的人的社交在梭罗眼中是无益的,然而我们一个饭桌上又坐了多少人呢?梭罗的洒脱我可能学不来,但是他所述的真理还是可以慢慢消化的。

奡也的摄影作品《静谧》

一叶孤舟,漂浮湖面

年岁之久,未曾可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早已被遗弃,

只能静静地躺在沙石上;

望着湖那边的俄罗斯,

又细细地盯着眼前的游客与快艇,

回忆起往昔的风浪,而此时静谧无比。

——袁奡也

在中俄边境拍摄这张照片时,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瓦尔登湖,看见了梭罗的小木屋,看到了梭罗所描绘的湖,更是看到了梭罗内心的平静。正如梭罗的这句话:

“TheindescribableinnocenceandbeneficenceofNature--ofsunandwindandrain,ofsummerandwinter--suchhealth,suchcheer,theyaffordforever!andsuchsympathyhavetheyeverwithourrace,thatallNaturewouldbeaffected,andthesunsbrightnessfade,andthewindswouldsighhumanely,andthecloudsraintears,andthewoodsshedtheirleavesandputonmourninginmidsummer,ifanymanshouldeverforajustcausegrieve.ShallInothaveintelligencewiththeearth?AmInotpartlyleavesandvegetablemouldmyself?”

.中国摄影出版社不久前刚刚出版了奡也的摄影作品集《山水得心·意趣集》,现在在亚马逊有售。这是一部非常精美的摄影集,而且配合里面的图片,还能读到很多精致唯美的文字。奡也简单介绍一下这部摄影作品集,以及学习摄影和进行摄影创作的经历吧。

接触摄影真的是一次机缘巧合。初一的时候报名选修课,因为我没有选上我最想上的课,于是就上了“定格动画”。起初没觉得自己会真的热爱摄影,甚至从没想到会接触到单反、中画幅等。只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要有一个好一点的相机”,我拥有了我的第一台单反相机——佳能5DII,直至今日,我也还在用它。

在课程结束后,我可以说是什么都不会,不会调参数,甚至不知道哪个是自动模式哪个是手动模式。不过,在一年后,看了许多大师拍摄的星空,我便重新拿起了相机,在一位同学的指导下拍摄起了星空,慢慢的也开始其他领域的摄影。起初只能说是“记录”,遇山拍山,遇海拍海,照片毫无生机可言。

当我阅览的照片多了,便对摄影有了新的境界,于是我的照片风格大改。但是在无数次的拍摄后,突然像断了线一样,再也没有创意了,不知道该如何提高,甚至放弃了一段时间。当我忙完了标化,看了许多的文学作品之后,我突然觉得,文学也是一门艺术,摄影可以源于文学。而且源于文学的照片更加的有故事感,更加动人。

奡也的摄影作品集

《山水得心·意趣集》

“山水得心”取自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酒也”。而本书中多为山水之乐,醉乎于山水之间也;“意趣极”则取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的“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意为无穷尽的乐趣。这本书的英文名“LATITUDEANDATTITUDE”是齐文昱老师所赐。

关于摄影,我想说,摄影从一开始似乎便是用来记录事物的,毕竟所有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消逝,都在改变,甚至消失。但是,摄影也是一种艺术;除了纪实外,依旧可以拍出些看起来“毫无意义”却又“养眼”的东西。这些东西虽少了历史的意义,但却又是那么的独特,能使人驻足观赏。

奡也摄影作品

曾经有许多人问我,摄影给你带来了什么,又耗时又耗精力的?我便会笑笑说:“我不能给摄影带来什么,但摄影给我带来了许多磨炼,也给我了一双特别的眼睛。”世界上的摄影师数不胜数,我在其中可能并不能留下什么,所以说我并不能给摄影带来什么。但是我却可以用摄影留下自己的记忆,将这个世界以自己的视角留在心中。

摄影的这五年,没有一刻是一样的心境,一样的审美。从当初觉得复杂而要放弃,到发现了摄影的魅力,再到爱上了它,中间遇到了种种瓶颈。为了追求更完美的照片,不再是看到什么都拍,于是也就到了不知道拍什么的地步。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许多的事也有了很多的感慨,看事物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一盏灯,一束光,一棵树即可以是风景。摄影给予了我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即便没有震撼人心的风景,没有奇特的天气,没有盛开的花朵……也依然会有美的存在。

不曾记得原来谁说过:“有光即有摄影”,而我认为,光是美的一种的形式,没有光依旧会有摄影。

奡也的摄影作品《黄山·破晓》

.奡也,能否从近期的作品里,选三张你最满意的,给大家讲讲它们各自背后的故事。

*夜晚终于没有了嘈杂的车辆,漫步在街头,看到行色匆匆的人,才觉得夜晚是偷走时间的人,一切都流动着。本想表现出流动的感觉,按下快门后,才发现有一对情侣静止着,于是就变成了一张叙述爱情的照片——“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因为只能放三张,但是这三张有不知怎么取舍,所以就把这三张当成一张好啦。这三张总觉得很有感觉,很美,很细腻,但是又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描述,所以我干脆取名为“无题”。

*层层叠叠的山与朦朦胧胧的云海,翠绿与赤橙。这张照片是我在坡山拍摄的,扛着三脚架和器材在一个小山包上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这张日落。

.翻看摄影集不难发现,奡也虽然年龄不大,但已经去过了国内外不少地方。在你去过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如果选择一个,让你去生活5-8年,你愿意选择哪一个?

每个城市都会有吸引你的地方,同样,也有让你感到疏离的元素。如果说生活5-8年,我可能会选择英国的一个小镇子。

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很精致的国家,而我又是个精致的人,而且还蛮old-school(老派)的。所以比较喜欢英国。伦敦却并不安静,节奏还算比较快的。但是当我来到英国的乡间住了一个星期,我才觉得这才是我喜欢的。工作时,节奏会比较快;休息时,节奏则会很慢。

住家爸爸一周休息三天,经常会在没事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弹弹吉他,住家妈妈则没事的时候会和朋友们喝喝下午茶,可以说非常的会享受生活了。虽然小镇并不如伦敦繁华,但是基础设施还是都有的。

而且,挑一个离伦敦不远的小镇,还可以经常去伦敦转一转,看看大英博物馆,乘船游一游泰晤士河等等。所以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我会选择英国。

当然,我去过的地方还是相当有限,也许等我探索了更多的地方,我会选择别的地方去生活呢。

奡也摄影作品

奡也摄影作品

.最后,简单给大家推介下你们5个小伙伴一起创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9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