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要求 >> 正文 >> 正文

罗夏观影团西南联大纪录片九零后杭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6/17

这个九零后,不是九零年以后生的青年,而是一群90岁以上的老人。

他们出生在动荡的年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在满目疮痍上建设新中国。

在他们心中,西南联大是永不褪色、绵延一生的青春记忆。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摄制、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出品

腾讯影业、哔哩哔哩影业、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

云集将来、云南金彩视界影业、上海大象伙伴影业联合出品

年,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被迫一路南迁。历经三千五百里,来到了昆明,成了了西南联合大学。

三校「师资共享」,他们的老师都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陈寅恪、闻一多、沈从文、吴大猷、傅斯年、华罗庚、朱自清、钱穆、冯友兰、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每个名字都有千钧的力量。

仅存续8年,却影响中国长达80年。

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位院士和多位人文大师。

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九零后》共拍摄了16位西南联大学子,他们散落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以说,这部电影拥有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8岁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99岁

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岁

《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岁

《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岁

他们是平均年龄96岁的“90后”老人,然而在影片所呈现的岁月中,他们正值青春。

他们吹散故纸堆上厚厚的尘埃,向我们展现出西南联大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中国最传奇大学”鲜活、真实的校园生活——

“一考我就考上了。”这是来自近一个世纪前的「凡尔赛」发言。

联大最负盛名的国文课,由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等教授轮流给大一新生讲授,每人两个礼拜,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无所不包,有人宁愿穿过一座昆明城也要来旁听。

条件意外的艰苦,“比中学还不如”,宿舍是茅草屋,床缝里爬满臭虫;马口铁打造的教室屋顶一下雨就“叮叮咚咚”,下雨天讲课的声音都被盖过,于是教授大手一挥,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

和西南联大同时揭开面纱的,还有步下神坛的众多大师。原来,成为“大师”之前,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普通大学生,同样在青春的烦恼中辗转反侧、在人生的迷途中上下求索。

他们也会逃课,也会不及格,也谈恋爱,也为了考试分数“斤斤计较”。

年逾百岁,昔日同窗都一个个故去了,翻译家许渊冲的“少年心性”却还要冒出来争个高下:我们英文成绩差不多,我法文比他好!

他们在烽火岁月中求学问道,“泡在”陈寅恪、金岳霖、吴大猷的课堂上;战火烧到联大,跑警报、睡战壕又成了家常便饭;大三大四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外文系学生被分在各个部队担当翻译官,甚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回忆在联大求学的日子,他们心头有火,眼中有光。

曾经模糊的「西南联大」的概念变得真实可感,与其说,《九零后》是记述了一段历史,不如说这部纪录电影清晰还原了一场真实存在过的梦,艰苦且残酷,浪漫又恣意,迷人而恢弘。

《九零后》是首部登上大银幕的西南联大题材纪录电影。它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作纬,将西南联大的宏大历史织成更为生动、丰满的个体生命史。

当这群联大学子站在百岁的时间节点回望,青春再现,风华依旧。

正如英文片名“Onedaywhenwewereyoung”,在导演徐蓓看来,《九零后》“是一部青春片”。

“那一代人的青春,因为受了战争的影响,是特殊年代的青春,甚至是沉重的、要付出生命的青春。然而,苦难的岁月丝毫不影响他们青春的亮丽。”

这部由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的纪录电影《九零后》,5月29日全国公映。

在5月11日,我们提前组织一场点映,让影迷朋友们提前看片。并且邀请到了导演徐蓓参与映后交流。

先看一下预告片。

《九零后》开启全国路演,杭州场信息如下

时间

年5月11日,星期二,19:30

地点

杭州百美汇影城(嘉里中心四楼,凤起路地铁站C口)

票价

40元

时长

正片min+QA30min

映后嘉宾

导演徐蓓

报名方式

扫描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