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11月11日省委、省政府兴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孙志刚的批示要求,雷山县大塘极贫镇以业余党校、农村夜校为基础,迅速组建极贫乡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抢占重要阵地,通过“讲”和“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探讨农村农业发展,全面吹响新时代农民“讲”“习”冲锋号。
动作快,定位准,33个“讲习所”实现全覆盖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对脱贫攻坚具有很重要的助力作用,要及时组建,全面启动‘讲’‘习’活动,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富脑鼓包。”省纪委监察厅驻大塘极贫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前线工作队副队长缪凡就组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进行要求。
全省“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推进会后,雷山县大塘镇结合决战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际,以“十户一体”、“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十九大精神宣讲团”为载体,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定位为帮促贫困群众“输血造血”、“富脑行动”的一个有效实体,立即制定《大塘镇组建“新时代脱贫攻坚讲习所”助推极贫镇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利用会议室、村委活动室、村校教室等,迅速组建了1个镇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32个村级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率先响应,快速实现“讲”“习”全覆盖。
目前,大塘镇33个讲习所均挂牌,并按照有场地、有机构、有师资、有制度、有标识、有资料的“六有标准”逐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讲习所’的讲师要着重从农技人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乡土人才中择优选聘。”雷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塘镇党委书记张洪智讲师选聘工作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据悉,大塘镇组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后,明确镇党委书记担任镇级“讲习所”所长,第一书记或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讲习所”所长,按照讲政治、懂政策、业务精的标准,严格择优选聘30名部门骨干、农技人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乡土人才担任讲师,并列出“课程表”,每周定期组织深入各个村级开展讲习活动。
用白话,讲“干货”,全面刮起新时代“讲习风”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结合我们的脱贫攻坚实际,结合我们自身的产业发展,一项一项对照学,看总书记怎么指示,我们结合实际应该怎么做。”雷山县政协主席、大塘镇党委第一书记韦通贤在桃江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讲习活动时说。
通过“讲习所”“讲”、“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精神等,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重要功能。大塘镇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第一讲习内容,要求每课必讲、每课必习,借助“讲习所”的大力宣传,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勤学热议十九大精神的浪潮,切实把党的好声音传至千家万户。
11月15日晚,新桥村、咱刀村60余名村民在“讲习所”上了第一堂课,缪凡围绕组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目的及意义,系统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让广大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深深的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讲”“习”交流中,针对部分村民群众提出关于脱贫攻坚因户施策自选项目经费是否到位、订单农业是否有保障等问题,讲师们耐心的逐一回复,真正让村民吃上“定心丸”。整堂课反响热烈,充满了掌声,村民们满意度很高,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我们本地,秋冬季猪最容易生猪瘟和黄、白痢等疫病,喂养要营养得当,要保证水的干净度,对于小猪,可以在喂料中添加大蒜素、益生菌、黄芪多糖来提高抵抗力和减少腹泻。”大塘镇农技员杨光杰在讲习所认真讲解黑毛猪病疫防治方法。
在大塘镇,像杨光杰这样的近10名农技员,自讲习所开课以来连续利用晚上时间到各村“讲习所”开展黑毛猪养殖、秋冬茶叶施肥、订单蔬菜种植等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各村时不时传来阵阵热烈掌声。
在开展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工作中,大塘镇突出“三讲习”主题内容,即讲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讲习农业产业实用技术和讲习新时期文明乡风民俗,并要求讲师通过用白话、讲“干货”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向广大贫困群众传播党的好声音,培训农业生产使用技术,白话文明乡风民俗,在32个村寨全面刮起新时代“讲习风”。
群众问,讲师答,双语“讲习”互动效果好
“蔬菜种植是镇党委镇政府实施短平快增收脱贫项目,现在三农合作总社与监狱、学校、企业签订蔬菜输供协议,希望你们积极响应种白菜、红萝卜等。”
“一斤好多钱呢?”
“总社跟消费部门签订的是1.5元一斤,我们来跟农户收看路程的近远,一斤扣除1-3角的运输成本,大概一斤1.2-1.4元左右,且总社还免费发放菜种”。
“我们桥港村气候暖和,菜长得快,且填土肥沃,我们新寨组的几家计划联合种20亩。”
11月14日晚,在桥港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课堂上,大塘镇商会会长、三农合作总社理事、致富带头人陈永福与贫困户的互动场面。
据悉,大塘极贫镇在省纪委等部门的帮扶协调下,由大塘镇三农合作总社与与凯里监狱、黔东戒毒所、合力超市、雷山民中等签定蔬菜收购合同,年度发展马铃薯、南瓜、萝卜、白菜等农产品亩,带动户农户实现增收,其中贫困户户人。当前正以秋季攻势秋冬种植为抓手,计划发展马铃薯、白菜、萝卜、哈密瓜、食用菌等订单蔬菜产业亩。
“家庭经济状况整体不符合申请资格条件,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以内的,其家庭中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患重大疾病人员,可以分户独立提出申请。”11月15日晚,在独南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课堂上,大塘镇社会事务办负责人白剑用苗话就农低保政策向广大群众进行培训,并答复部门群众的关于家庭收入超过保障标准怎么申请农低保等提问。
苗汉双语讲习是大塘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一大亮点,在选聘讲师过程中,大塘镇结合各个村寨大部分群众听不懂汉语的实际,专门选聘了一批当地干部任讲师,在发挥他们职业优势讲习政策的同时,还可以当“翻译官”,用苗话帮助其他讲师翻译。
除了村委活动室、村校教室等设定固定“讲习所”外,大塘镇还将采取“课堂式大集中、互动式小分散”方式,以集中会、院坝会、板凳会、群众会及深入田间地头、厂房工地等一线现场指导实践等为课堂,甚至采取视频讲座等新媒体方式在线讲授,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讲习,并采取提前预告和课后收集需求的方式,让村民自主选择想听的课、想学的知识,确保讲师“讲”到“痒”处,村民“习”出“兴”来。
(作者:缪凡、刘燕、张明、李甦、丁杰)
来源:贵州党建云
编辑:罗忠显
审核:罗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