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本想降维打击,降了维居然打不着,why?
文
九九消寒
主编
狐狸勋
责编
独行的猎手
3月3日,一部体质略异的网大在爱奇艺悄然上线,它的主演居然是黄轩!这部名为《玩世英雄》的网大,截止目前播放量.7万。最令鹦鹉君不解的,不是黄轩怎么演上网大了,而是黄轩主演的网大就这个成绩?
鹦鹉君得知《玩世英雄》的主演是黄轩时,简直震惊!近几年黄轩的演艺事业一路走高,从《推拿》到《红高粱》,从《芈月传》到《翻译官》,进入,黄轩的实力与资源更是有目共睹,是什么促使冯小刚、陈凯歌两大导演的两大制作的共同男主角,去演了一部网大?是大荧幕挣不到钱了,还是大制作拍多了厌了?
于是鹦鹉君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原来《玩世英雄》是一部年的小制作影片,并不像一般网大“刚出炉还热乎着”。也是,在过去的年,金爵奖最佳导演韩杰导过《解忧杂货店》,年度男演员黄轩演了《芳华》《妖猫传》,这种层级的联手不太可能空降在如今的网大市场,还空降地这么低调。
不管《玩世英雄》生于何年何月,至少它押出了个强阵容,说出去是黄轩主演的电影。那黄轩在这部两天点击量.7万的网大里出了多少力呢?或者说,有多少观众是冲着黄轩去看的呢?
降维网大圈,黄轩流量值大打折扣
从《玩世英雄》目前的表现来看,是没有成为爆款的指望了,点击量虽然不错,分帐却没有进入猫眼网大排名前十。
不知道爱奇艺是什么时候买下的这部年的小成本片,花了多少钱,上线后能不能收回成本。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黄轩的人气到了网大圈里算是跌了个跟头。
从影片本身来看,演员演技、画面效果明显比一般网大精良,但就前六分钟来看,情节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这可能影响到了爱奇艺对该片的评级——评级不高,有效点击带来的总收益也就高不到哪儿去。同样,观众在前6分钟内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付费观看欲。所以纵然《玩世英雄》的点击量超过万,总体表现却逊于点击量仅有.5万的《刀山火海》。
当然,主要还是制作于年《玩世英雄》原本并没有打算做成网络电影,即使题材相投,其表达方式从根本上还是脱离网大语境的。
此外,《玩世英雄》的营销有点对不起它的阵容(主要是黄轩)。可能是一开始就不太看好,爱奇艺的营销并不走心,单在微博就没有连续宣传,其他线上平台除了几款片花,也搜不到什么用心的宣传。
哎,凭我大轩轩如今的地位,到了网大圈可谓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虽然主要问题出在影片内容上,但通过《玩世英雄》这一高人气值主演+低分帐票房的尴尬典例,或许可以探讨一下演员咖位在一部网大中占重几何。
网大世界里,咖位重要性比你想象的低
据鹦鹉君分析,还有一个让黄轩在网大圈吃不开的原因是市场特性——抗战喜剧片的受众才不管你是不是黄轩呢!
《玩世英雄》属抗战喜剧类型网大,这一类型里的爆款头部首推《乱世豪情》。二龙湖出身的浩哥跟黄轩显然不可同语,但就演员气质与抗战喜剧题材的适配度而言,浩哥绝不逊与黄轩。跟浩哥抢网大喜剧市场,黄轩必败。
且看《乱世豪情》的受众面貌。
再看想看《玩世英雄》的受众性别比例。
女性受众原本就是抗战片的绝缘体,更不要说是网大里的抗战片,(“穿越”?已经不稀奇了OK?)。加上《玩世英雄》营销不给力,不落地、无针对性,黄轩的迷妹们哪能想到她们的爱豆还演了一部网播的抗战喜剧啊!本该“逐黄轩而动”的女性粉丝显然受到了双重阻抑。
网大世界里,重要的不是咖位,而是这位咖对不对类型网大受众的口味。黄轩近年来打造的文艺清风男形象,让粉丝对他的认知与对《玩世英雄》这部作品的认知隔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说网大圈不看咖位,似乎有些武断,但相比院线,网大世界里排在主演咖位之前的题材、IP、内容等元素才更重要,而演员咖位这一需要“撒币”的项目则排在了后面。
历数那些较为知名的几部网大,如《斗战胜佛》《杀无赦》《灵魂摆渡黄泉》《伏妖白鱼镇》,它们的成败有几分决定于IP、几分决定于演员、几分决定于制作和营销呢?鹦鹉君根据调查对比,做了以下评估:
《斗战胜佛》
播放量:1.2亿
豆瓣评分:2.6分
IP价值:33%
(西游IP本身价值+陈浩明《西游记2》(《天地争霸美猴王》IP价值)
演员价值:30%
(IP与演员紧密捆绑,演员价值随之提升)
剧情+制作:20%
营销:17%
《灵魂摆渡黄泉》
播放量:1.1亿
豆瓣评分:7.2分
IP价值:40%
演员价值:20%
(IP与演员捆绑度不高,演员价值略低。仅赵吏一名原IP主演,且非主角)
剧情+制作:30%
营销价值:10%
《伏妖·白鱼镇》
播放量:4.5千万
豆瓣评分:6分
IP价值:0%
演员价值:10%
剧情+制作:65%
营销价值:25%
《杀无赦》
播放量:1千万(单部平均)
豆瓣评分:4.8分(单部平均)
IP价值:20%(影片翻拍自美剧《Chosen》,海外IP在网大主要受众群体中知名度不高)
演员价值:35%(根据受众反应,“小姨妈”邓家佳带动力较优)
剧情+制作:35%
营销价值:10%
通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当IP价值未达到一定高度,演员咖位的提升对于一部网大而言未必是好事。众所周知,网大受众普遍以男性居多,题材以玄幻、魔幻、冒险等题材为主,而大多数流量男星的粉丝群体多数是女性占大半江山,试图将这些女性粉丝带入网大市场显然是吃力的,且不容易讨好。鹦鹉君建议,下次配咖不如试试女明星,当然,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
多数网大由于成本限制,不去精工细制,而选择主攻轻松不烧脑的剧情,一边积累IP价值。而当这些IP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是不是就能试试请个明星来助阵了呢?鹦鹉君觉得没太大必要。网大世界里,外来咖普遍没有网生咖吃香,成熟IP的受众更认可原班人马,一如前面所说,抗战喜剧里黄轩未必比得上浩哥。
不适配的演员阵容虽然不至于让受众排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营销重点,混淆了受众的惯性认知,常规受众与新的受众目标调性不一致则很可能导致两处不讨好,1+1说不定会小于2。
同步入驻
●
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
知乎豆瓣网易腾讯
各式合作,发送后台勾搭
或直接致电鹦鹉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1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