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于冰
面对前所未知来势汹汹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夜以继日奋战在治病救人最前线其中,更有不少经历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白衣战士再次冲上抗疫战场今天让我们回到那个迟到的春天聆听勇士的故事《榜样》首期呈现《不负韶华使命至诚ICU里的“生命守卫者”》一、又上战场再挑重担年1月26日晚,医院组建的救治医疗专家团队星夜出征,包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黄绍华在内的6名医务人员,作为救治团队中的首批队员,在假期中毅然告别家人,医院(医院),勇挑重担,抗击疫情。黄绍华:当天晚上我们就去考察现场,我们把一个废弃了的手术室,改成一个现代化的ICU,当天晚上考察现场以后,就制定改造方案和病人的诊疗流程、应急预案,我们当时制定了24条整改方案,10条应急预案,当天晚上11点钟交给卫健委,48小时整改完毕,难度之大,超乎我的想象。
这支由医院紧急集结的医疗队,队员涉及呼吸、感染控制、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80%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部分人员还执行过抗击非典、甲流、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任务。是我市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专家的最高配置。
黄绍华正在为患者进行床旁B超检查
黄绍华:正好又是春节期间,非常难,条件,环境,供水,供电,供气,都没有,全部要重新来,而且我们的整个病区要适合这种新冠肺炎的病人救治的这种条件,进行大力改造,一直守在那里,真的就守了两天两夜。
今年57岁的黄绍华,是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但不论是进病区、值班、还是会诊,他总有一句口头禅:我先来!
黄绍华:我们有的年轻的医生护士去的时候还是非常大的压力。我们有个刚刚退职的护士长,能力非常强,也是一个主任护师,我们是一起去的,我们俩先进病房,带他们做,大家就好些,我觉得就是要自己以身作则,自己带头进去人家也就会跟着进去,他们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陪着他们一起。
年春节,从事医学36年,从事重症医学18年,党龄17年的黄绍华,又一次闻令而动,转战到常德市抗“疫”最前线。
黄绍华:当时湖南省的最重的危重症病例,是四个上呼吸机的病人,我们常德有三个,认为我们常德市形势最严峻,如果出现死亡病例,应该首先在常德发生。我们就不服这口气,这几个病人我们一定千方百计全力救治。
二、一起战一起赢重症医学科是抗击疫情战场上的“尖刀连”,黄绍华被任命为常德市危重症患者救治小组副组长,怀揣着“不死一人”的决心,医院,黄绍华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制定了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并适时作出调整。在多方配合下,仅用两天时间,就完医院ICU病房的升级改造,得到省级院感专家的高度认可。黄绍华:我们临时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人员都是我定的,我要求非常高,基本上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能力比较强的专家,全部调到了这里,我们有14个医生,14个医生基本都是副主任医生、副教授级别以上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
狭路相逢勇者胜。1月29日,新冠肺炎患者孙某入院后病情发生变化,确定为重症患者。黄绍华和同事们通宵达旦,反复研究救治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5天后孙某病情好转。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向黄绍华(左一)
及所有医护人员表达谢意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袁某入院时病情非常严重。他本身有多种基础疾病,氧合指数很低,肺部病变严重,还出现低血压,入院后上呼吸机维持2天,改善效果都不理想。黄绍华带领医疗组为其实施精准治疗:每小时报告一次患者各类参数指标,每2小时做一次血气分析,每4小时做一次全面B超检查。袁某上了呼吸机后,虽然一直处于深镇静状态,但意识行为却不配合治疗。黄绍华看出他有放弃的想法,为了给袁某加油打气,他请来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小组的专家做心理辅导让他通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