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小说 >> 正文 >> 正文

为他们点赞大理两位学子上榜云南省ld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5/25
近期,云南省文明办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在全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年“新时代好少年”。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用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好人好事蔚然成风

新时代好少年层出不穷

哪些少年被评为了年“新时代好少年”

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

杨世翰: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通过家人的帮助,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一中初中部班的杨世翰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加入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爱心包裹”项目,该项目包括向中国偏远山区的儿童捐赠学习用品。“我每季度用自己节省下的零花钱捐赠一个‘爱心包裹’,都会收到来自山区小朋友的回信,每一个‘爱心包裹’都代表着一分希望,我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世翰认为自己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帮助其他小朋友,传递更多的爱心。五年级时,杨世翰参加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一对一帮扶,定向资助一名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的男孩。每个学期结束,他都会收到男孩的回信。

帮助他人的快乐,让杨世翰产生了更多的想法——将助人为乐的行动贯穿在他的生活之中,年,他走上街头,完成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公益传播官”爱心宣传活动;年六一儿童节大理州巍山回族彝族自治县开展“贫困山区儿童微心愿认领活动”,他认领了3个心愿,满足了3个小朋友的3个小愿望;年,他用节省下的元压岁钱捐助了苍洱公益与共青团大理州委的“暖春行动”。

杨世翰3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担任“大理市第二届少先队代表大会”代表;年评为大理市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

谷欣慈:用实际行动保护洱海

大理市下关一小班的学生谷欣慈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年都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年获得大理市教育局、共青团大理市委表彰,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她坚持每天早起一小时,利用每天上学前45分钟时间阅读。课余之外,她搜集关于洱海保护的知识,先后写出并发表了《乡愁古生》《家乡的母亲湖》《我爱荷叶》等文章,用实际行动保护洱海。

年11月,谷欣慈在云南省“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比赛省级决赛中,以最高分荣获小学组第一名,摘得小学组一等奖。同年12月,代表云南省赴京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总决赛,以全国第九名的成绩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在学校,她是少先队大队部的播音员;在校外,她是电视栏目《车行天下》的交通安全宣传员,一直在做交通安全的公益宣传。她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字正腔圆的朗诵也带动了许多同学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

王婷:在拼搏中收获快乐

“扑通”一声,王婷跃入泳池。只见她身姿矫健,动作流畅,在水中自由前行。

王婷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六(1)班学生。8岁时,她在游泳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随即投入到专业的训练中。“训练很苦很累,但也能在拼搏中收获快乐。”王婷说,上课期间,每天要练两个半小时;到了寒暑假,仍然坚持每天训练。

仰泳、蝶泳、蛙泳……通过一次次训练,王婷不断提升能力,超越自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婷在各级各类比赛上获得的奖励无数,因成绩优秀,年,她被选拔到了云南省游泳体工大队。

游泳训练锻炼了王婷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多次摘得学年第一的桂冠。

“要仰望星空,首先要脚踏实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王婷说。

黄晓冬:向日葵般温暖的男孩

接过姑妈手里的活,黄晓冬擦桌子、拖地板、洗衣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这位就读于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中学五(5)班的小男孩,虽然有过惨痛的经历,但也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一颗温暖善良的心。

“爷爷奶奶和姑妈都很爱我,老师和同学们那么关心我,我没有理由不努力。”两岁时父母因车祸双双离世,黄晓冬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艰辛的环境并没有成为他成长的绊脚石,反而塑造出他坚强不屈、积极上进的品质。后来爷爷把他送到县城姑妈家,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未来。黄晓冬特别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总是付出百倍努力,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曾获学校“自强之星”称号,以及首届英语书法竞赛“书写达人”称号等。

在姑妈眼里,他乖巧懂事、健康乐观;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沐浴着关爱的阳光和雨露成长,我要做向日葵般温暖的男孩。”黄晓冬这样说,也这样做。

杨锦瑜:越努力越幸运

生命就像鲜花一样,越接受风雨的洗礼,它就越顽强。杨锦瑜是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东古城小学六年级学生,13岁的她用勤奋和坚强书写出了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别样美丽。

杨锦瑜6岁时,一场意外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母亲遭遇车祸不幸身亡;8岁时,父亲突发疾病也离开了她。稚嫩的年纪,本该在父母手心尽享欢乐童年,度过七彩时光,但笼罩在杨锦瑜身上的却是生命的无常和生活的苦难。

然而,杨锦瑜并没有被不幸和苦难圧垮,如同一株顽强的小草,在风雨中茁壮成长。她常说:“越努力,越幸运。我要激励自己好好学习,不能泄气,一定要努力再努力。”

杨锦瑜是校园里最活跃的一个学生,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参加征文比赛时,老师告诉她,家庭作业可以暂时不做,先写征文,但她还是先完成家庭作业,再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她牢牢记在心里,仔细琢磨,不停地修改。由于学习刻苦、准备充分,杨锦瑜在学校举办的作文竞赛、口算竞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活动中多次获奖,在北城中心小学举办的“筑梦玉溪共建宜居生态文明城市”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在玉溪市第三届“起来·读书”暨中华经典诵书讲系列活动全市中小学征文比赛中获小学组一等奖。

一路走来,杨锦瑜以微笑面对困难,凭着自己坚持不懈、滴水穿石的精神努力战胜困难,收获幸福和成功。

布昀凡:勤学善思做好每件事

活泼开朗的彝族帅小伙布昀凡,是蒙自市第一小学五年级(2)班的学生。

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一名“资深”的小记者。年10月,布昀凡加入了红河日报小记者团,他时时以身边的优秀记者为榜样,积极参加小记者团组织的社会实践。从杨红樱的“小樱桃见面会”到刘珈辰的《阅读,相伴美好生活》讲座;从元阳南沙踏春采风到五里冲生态茶园采茶制茶;他走进军营、走进交警队去体验和采访,甚至在“州中小学生运动会”“州两会”上都活跃着他的身影……多彩的社会实践,丰富了布昀凡的思维;广泛的阅读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他的写作水平。一篇篇采访稿、体验稿陆续发表在《红河少年报》和“红报小记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