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老蔡
由柳云龙主演并监制的《胜算》已经播出了八集。可以看出《胜算》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谍战状态,而不是紧张刺激的谍战场面。
与以往的同题材作品相比,或是与柳云龙之前的作品相比。《胜算》少了那种剑拔弩张的场面,和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以至于观众们get不到《胜算》的点。
这是因为《胜算》在这八集的内容中,呈现的是人物各自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跌宕起伏的谍战情节。
这就是《胜算》的高明之处,是在生活中搞谍战,而不是为了搞谍战而生活。只有人物生活化了,立住了,在人物之上建立的情节才会更加的具有真实感。
在最新的剧情中,加藤再次甩锅,将鲍里斯自杀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刘翻译官(钱波饰演)。
在刘翻译官找唐飞哭诉的戏中。钱波老师将刘翻译官那种类似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那种绝望,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管是痛哭流涕的表现,还是依依不舍的交代后事,乃至赴死前的一跪,体现的是中国人在日满政府工作的无奈。
造就这样悲剧人物的正是因为敌方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
也正是敌方的内斗,我方谍报人员才能在敌人内部有活动的空间,为谍战的情节提供了土壤。
相信大家在见到刘翻译官时都会有些眼熟吧。
没错,他就是在前段时间热播的《龙岭迷窟》中,饰演执着于研究古文字的考古学教授——钱波。
他在《茶馆》里,把一个一毛不拨,两面三刀的铁公鸡演绎出了可爱及可怜。
他在电视剧《全家福》中,将文学作品中的60年的时间跨度体现用艺术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
他演戏将近四十年,出演的角色却全是配角。虽然从未出现在任何舞台的中央,却演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
说到钱波老师,就不得不提他的发小-吴刚老师。他们相识在少年表演队,志趣相同的二人很快成了朋友,一生的朋友。
与吴刚的大器晚成相比,钱波的演员之路要顺畅了许多。
钱波老师在还没有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社,与宋丹丹等一众后来的大咖成为了同学。
没想到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的钱波,开始“不务正业”。对剧本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是凭借剧本的创作一举受到班主任的垂青。
于是班主任就将其介绍给了英若诚导演做副手,正是因为做副导演的这段日子,让钱波认识到了自己在剧本创作上的不足。
想要在戏剧编导上更进一步的钱波,受限于自己的年龄,只能选择远赴日本进修。
于是钱波在日本学习了六年,拿到了研究生硕士学位。
原计划毕业回国的钱波在临行前,被日本电视台挽留,这一留就是十三年的光阴。
直到二零零五年,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在日本开拍,让作为同学的钱波重新燃起了做演员的热情。
就这样,在日本已经待了小半辈子的钱波,为了追逐演员梦毅然决定回国。
这才有了唐铁嘴、老萧、孙教授等一系列的经典人物形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tj/1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