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翻译官张京走红
在中美两国外交谈话中
她以沉稳大气、完整准确的翻译表达
赢得了外国人士的高度评价和点赞
中建三局三公司也有一支翻译团队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专精
用自己的灿烂笑容和美丽声音
向世界传递中国力量、讲述争先故事
恒心翻译|江明春
你一定想不到,照片中满身泥点的工地小哥哥,是有法国里摩日大学法语区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文凭,还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东南大学分别取得法语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位的高材生。八年阿国生活,从靠画图沟通的小翻译,到三个月后可以独立承担监理例会的翻译,还成为项目法语培训的授课讲师。他向属地化员工传递中国声音,将“两会”热词翻译成法语和大家分享;他向世界讲述争先故事,将大清真寺施工纪实翻译成法语,在公司官微推出了首条“双语”推文。
他
说
第一次前往撒哈拉沙漠,第一次见识到狂风、沙暴、暴雨、烈日交加的威力,同行的中阿公司土建部经理问我怕不怕,还问我给我两倍工资愿不愿意来沙漠工作。我心想:不给两倍工资我也愿意来。若干年后,我真的前往沙漠工作了。
多栖翻译|陈城
年1月,陈城赴阿,担任巴巴阿里项目翻译,又先后承担了土建、安全、装修、VRD等现场相关部门的口译笔工作。他陪同监理业主进行验收,协助工程师跟供应商谈价格,跟外部实验室交流技术问题,陪同就医翻译,甚至去警局协助做笔录,跟律师阐明纠纷等等。后来,他又调到项目合约商务部,负责商务部以及物资部的口笔译工作,同时负责项目境外采购协调工作。
他
说
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就会有新的难题。但是,新的挑战让我快速成长,每一段经历都是我宝贵的财富
自律翻译|陈宇健
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如今,陈宇健踏入工程领域已有近5年时间,从事过翻译、市场营销、清关和采购等,目前在公司采购中心任职。刚入职,他便经历了一次艰难的合同谈判,每天8点到次日凌晨1点,连续3天,大量的翻译工作、记录工作,还有业主近乎“刁钻”的问题,让所有人都应接不暇、精疲力尽,他深刻体会到翻译工作不仅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底,更需要具备极佳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控场能力。
他
说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全世界都知道”。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工作需要,离开一线翻译岗位,但是翻译经历所带来的自律习惯使我们受益终身。
老兵翻译|李文宝
他是有着十年翻译生涯的“老兵”,有在贝宁、尼日尔、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等多国翻译的丰富经历。在三公司的第一站,迎接他的是市场开拓,刚果(金)、摩洛哥国别组都留下了他和伙伴们彻夜不眠准备标书资料的身影。
他
说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节奏,但是我们依然在公司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市场开拓,因为,我们坚信“做才会拥有”,我们要始终保持拼闯状态,直面挑战,勇闯难关。
元老翻译|王奇
年3月2日,作为三公司第一名法语翻译,王奇踏上了万里之外的北非土地,在这个充满阿拉伯风情的国家度过了五个春秋,也留下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记忆。他先后在大清真寺项目和康斯坦丁剧院项目担任装饰、土建、技术、钢结构、行政部翻译,在工地上总能看到他拿着小本子,跟着业主、监理、工程师在各个角落做着记录。一开始不懂专业术语,他就靠日复一日的积累,从翻译小白逐渐成长为项目主翻。
他说
记得年初,康斯坦丁剧院项目竣工在即,阿国住建部部长临时到访项目,对我们的施工进度及质量啧啧称赞“lavitessdeCSCEC””laqualitédeCSCEC”,我大声地翻译出“中建速度”和“中建质量”,自豪感油然而生。
甜美翻译|刘芳蔚
年10月的一个深夜,刘芳蔚第一次来到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建设现场。坐在接机的中巴上、颠簸着经过深基坑旁夯实的土路,似乎工地的一切与法语的罗曼蒂克毫不相干。然而,从翻译到欧洲采购,她一干就是六年,期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语言的作用。从会议传达、信函往来,再到生活中帮同事求医问药,她热情地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需求。
她
说
记得年的端午,我录制了一段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视频,赢得一片喝彩,大家对中华文化的热情让我无比自豪。目前在国内的我,仍时时回想起在阿国的岁月,盼有朝一日还可以再去海外。
务实翻译|汪颖慧
年,汪颖慧拿着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证书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也将她的专业务实投入到三公司的海外事业。八年时间,从海外项目到国内外资项目,从项目翻译到市场营销,从做项目到接工程,她用语言的力量去推广三实品牌,也让更多的外国业主见证了三公司的品质和速度。
她
说
书本给我们的是骨,项目上领悟的是魂。第一次做项目大型会议翻译,那场会议的PPT至今还在眼前一页页翻过,WorkPlatform一直深深印在脑海里,大家讨论着未来的宣礼塔。转眼,这座世界最高的钢结构宣礼塔早已屹立在地中海畔。正所谓,日积月累,百炼方可成钢。
霸气翻译|杨晓敏
7年法语学习,年8月,杨晓敏来到了阿尔及利亚。在大清真寺项目的第3天,就参加了项目高层会。陌生的工程词汇让她瞬间不知所措,只能死记硬背将整个会议翻译下来。这一战,也让她下定决心好好钻研专业知识。回国后,她为应邀前来中建科技馆的法国驻武汉总领事介绍中国建筑史、讲述“两山”医院建设故事和武汉抗疫故事,她还配合局接待法国万喜集团高层,向国际同行介绍中建三局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
她
说
3年多的海外经历,我从一个对工程术语一窍不通的翻译,成长为会法语的半个工程师。从不懂专业术语、不敢跟监理大声说话的小女生,成长成为一个勇于跟业主、监理“拍桌子”的女汉子。
文静翻译|王力平
王力平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曾在大清真寺项目合约部任法语翻译两年,现在公司海外部负责海外人事管理工作。那一段海外时光,让王力平最难忘的是去康斯坦丁剧院所在地考察的经历。凌晨5:00从首都阿尔及尔出发,开车4小时到达康斯坦丁,同业主一起核对所有施工点,整个下午在阳光曝晒下徒步走了3个小时,直到晚上10:00才回到清真寺项目。这一次经历,王力平经常回忆起,也深感公司海外开拓的不易。
她
说
海外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这样的安静使人能理清思绪,这样的经历也尤其珍贵。回国后,对阿国新鲜的空气和蔚蓝的地中海甚是想念。
知性翻译|李平艳
年10月16日,是李平艳到达大清真寺项目的第一天,彻夜未眠之后开始了正式工作。她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第一个专业单词court-circuit,从此开始了天的海外工作和生活。设计师、业主、监理、顾问、分包商、属地化同事、现场工人,是她需要传递信息的对象、也是她青葱岁月的陪伴者,海外的工作让她懂得了严谨、担当、沟通,也成为她职业生涯的灯塔。回国后,她参与采写的海外纪实印在了公司纪念改开40周年特刊上,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三公司海外开拓者的争先故事。
她
说
每次看到美丽的清真寺照片,我都会回想起宣礼塔上的每一个开关插座、每一个预埋件和我记在笔记本上的各种术语。翻译工作是神圣的,是两种不同语言碰撞之后的转换跟互通,作为译者,需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和练习,还要以开阔的眼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所以,我一直在“路上”。
译者,言为爱声!
因为篇幅有限,还有的翻译成员没有在此亮相
但是他们踏遍山河湖海
把声音留在了异国他乡
让世界倾听争先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
为这些可爱的三实翻译点赞!
素材:海外部
策划作者:熊夷
审核:王春梅文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