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爱人在看《亲爱的热爱的》。没看几集,我就忍不住向这位现男友开炮,老婆马上就反击了,“你真以为我把李现当老公了啊?我读了这么多年书看不出这剧脑残嘛?!”。看着一边骂着编剧和演员是傻缺,一边被剧情牢牢揪着心的她,我回想了下,步步惊心?甄嬛传,欢乐颂,翻译官,一路过来的每部戏都是开时轰轰烈烈,谢时悄无声息。说白了,看这些戏图得就是有片平行的时空,让自己在里头换个活法,过把瘾就好。
也曾经历过天天追剧到凌晨的时候,当我恋恋不舍的关上电视,耷拉着眼皮上床,有时也感慨,都年了,难道没有比优酷爱奇艺里更令人向往的生活吗?
难道断电断了wifi,我们的生活就一夜间归于虚无?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做菜吃饭,当面交流,这些人类的基本身心需求,没有手机一样能满足。就像电商巨头在线上高歌猛进了十年,近两年都不约而同的往线下布局,就因为线下那些卖家的双手,比屏幕后小二的回复多了份温度
终日困于三尺办公桌前,这份对人来讲和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温度,都被厚厚的落地玻璃窗挡在了外面。公司和家两点一线的日子久了,除了肩颈腰上要疏通经络,心眼子上也是气血淤积。就和没了零线的三孔插头,一碰就是火花加闪电。
食色性也,既然吃的排第一位,这个活血化瘀的方子一定得和吃有关系。打开高德地图巡了一番,还真在xx大厦xx中心xx华府xx天地的夹缝里,找到个好地方,菜场
窗外佛光普照的静安寺
一个工作日中午,我就顺着地图踏进了这个菜场。才拉开门帘,绿叶菜的青草味,五花肉的荤腥味,活鱼虾的海水味,就扑上来给了我个结实的环抱。把这烟火气吸进肺里,接下来欢迎我的是叫卖声讲价声组成的音浪。细细分辨,这浪里有摊贩吐槽挑挑拣拣的顾客,有顾客抱怨不肯送一把葱的摊贩,还有相熟的街坊议论张家长李家短。
市中心的菜场巴掌大点地儿,不一会儿就逛完了。市场另一头出来,中午的阳光给眼前的柏油路加上了金色的光圈,对面的全家里是买便当和咖啡的白领,背后的市井嘈杂似乎从未曾发生过。我又折返回去,在里面好好游了几个来回才上了岸。
菜市场门口的法国梧桐
菜市场里没有咪蒙也没有韩商言,没有罗振宇也没有杨超越,但一尾鱼一块肉就是从这样的地方走去了千家万户,变成楼上张阿姨的红烧肉,门口阿尼头的煎带鱼,给这座城市带来温度。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就这样吧,晚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1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