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一支周围神经,由部分腰4和腰5、骶1-3神经在盆腔内汇合构成坐骨神经,经坐骨大孔梨状肌下缘穿出盆腔,沿大腿后侧下行直到足趾。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有多种,凡是坐骨神经本身或行走沿线附近的伤病均可发生坐骨神经痛。可归纳为如下四大类:
(1)创伤,如腰有折、神经挫伤等;
(2)炎症,如神经炎、腰骶椎结核、硬膜外脓肿等;
(3)肿瘤,神经纤维瘤、腰骶椎骨原发或转移瘤等;
(4)神经被卡、压,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等。
在上述诸多的病因中引起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是椎间盘突出,特别是青壮年,也就是说如果青壮年出现坐骨神经痛,首先考虑的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人有五个腰椎一个骶骨,腰椎间及腰骶椎间由椎间盘相连,椎间盘的作用是便于椎体间活动又制约椎体过度活动,传导应力吸收震力的"弹性垫"作用。其上下有软骨板与椎体相连,周围由纤维环包饶,中间的髓核为胶状物质。所谓椎间盘突出就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入后侧的椎管椎间盘是突入骨性的椎管内,在体表是无法摸到的。
“江湖医生”说在体表摸到突出的椎间盘是违背医学常识的。当做腰屈伸活动时,腰椎间前后缘可产生50g压力,从地面举重物时腰4-5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可以是原重物的15倍,当椎间盘承受压力平均增至g时有纤维环破裂的可能。可见椎间盘突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外伤,也有人提出椎间盘突出是免疫性疾病,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由于腰骶部活动度和承受的压力大,所以90%以上的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两个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依据是有反复发生的坐骨神经痛,检查可有如下体征:常有强迫性腰椎向左或向右侧弯的特殊站立或行走姿势,腰棘突间中线弯1.5cm出现压痛和向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阳性、足趾屈伸力减弱、小腿和足内或外侧痛觉迟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屈颈实验和颈静脉压迫实验阳性等。侧位X线片可见腰椎生理前凸减小、病变腰椎间隙变窄或由正常的前宽后窄变为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椎管造影可见突出的椎间盘对造影剂的弧形压迹或神经跟袖中断。CT和核磁共振检查可确定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
总之,目前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并不困难。腰椎间突出的防治。预防腰椎间突出的主要方法是防止腰部损伤和加强腰背肌锻炼。可采用背伸法或保健操法锻炼腰背肌,强壮的腰背肌有助于腰椎的稳定。一旦发生腰部损伤应充分休息,有利于创伤愈合防止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分保守(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手法。
非手术治疗
适于疾病初发或早期无广泛肌力、感觉障碍,无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具体方法有:
(1)急性期卧床4-6个周对"隆起形"突出(纤维环部分破裂外层完整者)可望髓核自行还纳。
(2)腰椎牵引或牵引加按摩复位法,是保守治疗中较有效的方法。
(3)硬膜外封闭:醋酸强的松龙40mg加1%利多卡因、生理盐水10ml注入硬脊膜外腔,每周一次,共2-3次。对减轻神经根水肿,消除疼痛有明显疗效。
(4)正确针灸推拿、按摩有利于治疗,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防止"江湖医生"粗暴手法造成副损伤。
(5)正确使用保护性腰围有助于限制腰部活动,防止坐骨神经痛症状复发,但长期使用可能加重腰肌萎缩,必须使用腰围与加强腰背肌锻炼相配合才有助于防止复发。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hy/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