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常出席于高端会议和重大场合的翻译
他们的思维敏捷过人,性情沉着淡定
然而无数个挑灯夜战和勤学苦练
才能换来人前看似的风光无限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诗译英法唯一人
△两会的美女翻译官张璐:连续7年在总理记者会上担任翻译
去年杨幂和黄轩主演的《亲爱的,翻译官》大火
许多网友这次不只是沦陷在男女主颜值之中
对翻译这一神秘莫测的职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现实版“女神级”翻译官的故事
知性“女神”庄立川的燃情追梦故事,从待产妈妈到一流“翻译官”,她用十年精彩译海趣事告诉每一个有梦青年——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坚守初心,将自己热爱的事业进行到底。
1
小黑屋里的重要角色
作为翻译,即使在聚光灯打得再亮的场合,也注定只是在暗影之中,以自己的耐性和专注的职业精神,扮演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工作时,被关在小黑屋的同声传译员为了保证会议信息的流畅传输,会最大限度地收集来自会场和演讲者的有效信息,时而会因为演讲者的激情讲演而在同传箱里激动得手舞足蹈,激情洋溢地翻译着;时而会因为演讲者感人肺腑的言语而强忍自己欲流下的泪水,平复心情后继续工作。但这一切都不会、也不必为外人所知晓,我们所要做的,只不过是通过声音把最准确的话语输出而已。
△在联合国实习时
事实上,最优秀的译员就该扮演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存在感的角色。当会议顺利进行的时候,最好的同传应当做到的是,让观众听起来就像演讲者自己在说话一样。相反的,一旦翻译发生一点点的意外和事故,会议就会进行不下去,这个时候恰恰是翻译的存在感最强的时候,可很显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是翻译祈祷最好不要发生的事情。
记得在联合国实习的日子里,我就差点碰到一次这样的重大事故。
有一天,伦敦正好发生了交通行业的工会大罢工,这种突如其来的罢工往往会给正常通勤的人带来烦恼。那次也一样,所有公交线路、轨道交通都延误乃至停运。虽然作为学生的我们由于住在市中心,行程未受大影响,但几位正式译员由于安家在郊区,可就大受影响了。
耳听着会议开始铃已经连连打响了几遍,可中文同传箱子里的三位译员却迟迟未能到场。只见会务工作人员急得满头大汗,到处打电话找人,甚至都已经有了最坏打算——让我们这些同传实习译员直接顶上。因为中国代表是第二个发言,所以如果没有同传译员把他的汉语发言翻译成英语的话,其他小语种译员就无法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会议根本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只见准备发言的中国参赞手里拿着稿子,时不时地就会抬头看看空无一人的同传箱子,看起来似乎很生气,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这样的尴尬氛围中,第一个国家的代表发言完毕,就在主持人提示中国代表可以发言的时候,我们的联合国同传老师终于气喘吁吁地出现在箱子里了,稍站一会,花了5秒钟平复气息后,就开始流畅地进行同传翻译了,就好像一切问题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这让我们两位实习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2
好译员的底线
好的译员应当是隐身的,他们会安静地当一个不断思考着的传话筒,让双方觉得好像是在听对方说话一样,就好像吃下了哆啦A梦的“翻译魔芋”,而不是觉得译员在对自己说话。但在有的场合,真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即使译员想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也会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让你面临难以抉择的困难,这十分考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准则。
曾经,有一家著名的英国机械制造品牌雇我为英方的翻译,和两家中方零部件供应商进行谈判。在当天上午的会谈中,两家公司的谈判进行得还算顺利,气氛也不错,可美中不足的是英方觉得价格比他们预期的高不少,所以并未着急决定,想等下午了解过另一家供应商的情况后,对比一下再说。
未曾料想的是,下午的这家供应商的报价也未达到客户的预期,加之中方代表的态度也不如早上的公司那般客气,谈判没进行多久就陷入了僵局,英方一度有员工发牢骚,觉得似乎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就在这时,英方谈判组长突然提出暂时休会,并邀请大家享用些茶点、聊聊天,这样一出缓和气氛的戏码,确实是谈判中的好招数,因为在一段调整过后,中方可能会放松警惕,调整自己的报价策略,交易也更容易达成。但没想到的是,正当我安静坐在一旁,心里还默默称赞这种做法的时候,英方的副组长竟然悄悄对我说:“你是否可以仔细地听听对方私底下在讨论些什么?”
△给客户做翻译
这一句话挑战到我的职业底线了,因为毕竟我不是客户的内部员工,而且我的任务也只是传达正式的谈判语言,不应当充当“间谍”。更何况面对的是中国同胞,我这样做岂不是摇身一变,从一个普通翻译变成“汉奸翻译官”吗?但毕竟这是客户的要求,我在无奈之下只得表示会尽力而为。
实际上,由于会议室并不算大,即使几位中方谈判代表已经尽量压低了嗓门,可作为听力敏感的译员,我还是能够断断续续地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其中包括他们预期的心理价位以及对英方客户的种种不满。
毫无疑问,这些内容都是英方迫切想从我口中知道的,可以用作他们谈判的“底牌的信息”。可我也十分清楚,传递这些信息并不是一个口译员该做的工作。虽然将这些内容传达给客户会让他们对我留下好印象,但这超出了我的工作范畴。作为一个翻译,我们既无责任也无权力对会谈本身产生太多作用。考虑再三,我最后只得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和他们聊的一些家长里短概括了下传达给我的客户,把这差事给糊弄了过去。
最后我反思觉得其实我的选择是对的,这并不是因为我帮到了客户或者本国同胞,而是因为一个译员终究只应该是一个“传话筒”,而不是影响谈判的“场外因素”。生意谈判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最多不过是个竞技场,而竞技场上,赢的一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输的一方可以从中吸取教训,铺垫未来的成功。
所以无论什么“场外因素”帮到一方获得了临时的胜利,这终究是不公平也是不真实的。因此我觉得对什么话该传递,什么话不该传递,每个译员心目中该有准则。
3
一“失语”成千古恨
翻译的本职虽仅是一个不起眼的“传话筒”,但他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产生很大的影响。可是译员们去如何控制、运用、权衡这作用和影响,却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最糟糕的时候,译员的一个不经意的翻译误差,甚至会引发世界大战。这就要说到翻译史上一个著名案例了,那就是《波茨坦公告》翻译事件。
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公告中给予了日本投降和结束战争的某些承诺,这其实是日本避免一切惨痛后果的最后机会。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于7月28日下午召开记者招待会。
当时,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通讯社发表了铃木声明的英文译本:“IconsidertheJointProclamationarehashoftheDeclarationattheCairoConference.AsfortheGovernment,itdoesnotfindanyimportantvalueinit,andthereisnootherrecoursebuttoignoreitentirely,andresolutelyfightforthesuccessfulconclusionofthewar.”中文翻译为:“我认为联合公告只是开罗会议声明的重复。(日本)政府并未发现其有任何重大意义,鉴于已经没有其他选择,政府只好完全将它忽略,并为成功地结束战争而坚定地战斗。”
从“ignore”即“忽略”这个词来看,可以将此回应理解为日方并不重视《波茨坦公告》,但还未及明确反对或拒绝的地步。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美国总统收到的版本并非如此,而是美国通讯社的重新翻译版,而在重译版中,日本政府的决定被翻译成了“Theonlythingtodoistorejectit.Wewilldonothingbutpressontothebitterendtobringaboutasuccessful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