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临武李氏千护公后裔概述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公布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人,其中李姓百分比7.94%,约有万人,(最新数据是1亿90万)为中华第一大姓。
“李”姓的来源
李姓源远流长,皋陶为李姓血缘始祖。皋陶在尧帝时代任“大理”,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其后裔益、思成、征世袭“大理”官职。于是,以官职为姓,姓“理”。至商纣王时,“大理”理征敢于直言,得罪纣王被杀害,其子理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到豫西伊河边,为躲官兵藏进深山,靠吃李子保命。
后逃到苦县(今河南鹿邑县),理利贞改“理”姓为“李”姓。一则“理”与“李”音同,便于隐姓避难,二则感激李子救命之恩。故利贞为李姓得姓始祖。
湘南李氏始祖李千护公
李千护(年-年),字守真,江西吉水谷村(现江西吉水县盘谷镇盘谷村)人,为李姓第世(从皋陶计起),西平堂李氏第8世(从李晟计起,其世系为:晟—宪—游—丕—遵—华—唐—千护),宋太祖开宝年间(年—年)中进士(明经及第)。授桂阳监知监,敕掌军政。先居桂阳城南,后卜居桂阳富乐乡星溪(一说星溪即广发镇大村,清同治版和民国版《嘉禾县志》均载:“星溪,大村”;一说星溪为广发镇大塘头一带,大地名,老村已消亡,民国版《李千护公谱序》载。大村与大塘头毗邻,连田共土)。生五子:孟庄、孟萱、孟荟、孟芳、孟懿。孟庄留居星溪,孟萱返江西,孟荟徙仓溪(今嘉禾珠泉镇),孟芳留居星溪,孟懿徙广东乳源。李千护后世已绵延40余代,子孙50余万人遍布在临武、嘉禾、桂阳、蓝山、宁远等地,成为湘南望族。
李千护公后裔统一的班行
年纂修通谱时对各房系的班行进行了统一,以千护公为一代,自三十一代起派行为:
“造物资陶铸,
民彝气至刚,
经纶襄育煦,
基序溯源长,
高峻赓崧岳,
睦雍颂棣棠,
谋贻绵燕绪,
宝鼎祝馨香”。
年新修通谱,增加20字:
“望族繁兰桂,
华旭灿中原,
诗书兆英杰,
乾坤树栋梁”。
(因“兰桂”二字有地域谐音,在解释上有差误之感;千护公赐爵“元公”,“元嗣”即元公之后裔。故年修谱时将“兰桂”改为“元嗣”)
年新修通谱,又增加20字:
“科技兴邦国,
群雄啸傲攀,
纵横擎禹甸,
护裔振龙寰”。
千护公后裔在临武分布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李千护公子孙在临武约有人左右,分布在60多个村庄,大体如下:
孟庄后裔:(5个村庄)
粗石江,石门,琶湾,年塘,马洛代
孟荟公后裔:(32个村庄)
三合毛龟(开基祖为24代必良,析自嘉禾社塘)。
南强油麻田(开基祖为21代宗贵,析嘉禾井洞)。
西城李家(开基祖为20代绍宏,析分于嘉禾荫溪)
滩头(开基祖为24代太平,析分于临武西城)
韩山(开基祖为35代仙太,析分于嘉禾砠下)
汾市(开基祖为38代君汉,析临武西城)
麦市平山(开基祖为32代光才,析分于嘉禾渣林)
楚江粗石江(开基祖为18代景茂,析分于嘉禾瑶冲)
接龙乡李家湾(开基祖为19代启运,析分于岩背)
香塘(开基祖为27代友阳,析分于岩背)
温汤(开基祖为27代友贤,析分于岩背)
栗树下(开基祖为32代光江,析分于岩背)
王花洞(开基祖为32代光江,析分于临武栗山下)。
(李氏斗水坪村)
西城寺门口(开基祖为3代仲丰,析分于嘉禾仓溪)
南强乡油麻田(开基祖为20代彦腾,析分于临武西城寺门口)
门脚楼(开基祖20代彦腾,析分于临武西城寺门口)
平天头(开基祖为27代世基,析分于临武西城寺门口)
杉树脚(开基祖为27代世俊,析分于临武西城寺门口)
元布坪(开基祖为代昌,析分于临武西城寺门口)
贝溪(开基祖为8代如雷,析分于临武西城寺门口)。
(李氏神堂湾村,雨山村,合称神山)
三合乡木溪(开基祖为16代太十郎,析分于嘉禾荫溪)
新甘棠(开基祖为22代仲仁,析分于临武木溪)
铁炉(开基祖为22代仲仁,析分于临武木溪)
黄泥井(开基祖为22代仲仁,析分于临武木溪)
坦冲(开基祖为22代仕喜,析分于临武木溪)
上木湾(开基祖为22代仲银,析分于临武木溪)
新塘下(开基祖为32代宗伦、宗金,析分于临武上木湾)
人形庄(开基祖为34代显仲,析分于临武上木湾)
立回(析分于临武木溪)
大禾丘(析分于临武立回)
大山头(析分于临武木溪)
黄土岗(析分于临武大山头)。
(李氏土朱岭村)
孟芳公后裔(25个村庄)
临武大李家(开基祖为13代发胜,析分于嘉禾星溪)
元富头(开基祖为14代实叟,析分于临武大李家)
临武太平水村(开基祖为18代成政,析分于嘉禾)
临武灯盏叶村(开基祖为18代成政,分于嘉禾)
临武李家湾(开基祖为14代忠荩,析分于嘉禾莲塘下)
斗水坪(开基祖为20代信亮,析分于李家湾)
沙田沙洲铺(开基祖为21代绍纶,析分于临武斗水坪,现在叫白岭李家)
神堂湾,三十二村,,乌云洞,土朱岭,卡子脚,神山窝,雨山,烟竹塘,太窝里,桃竹山,杨鸟寨,肖家窝,西龙庙,洪水江,温泉香炉洞,吊岭墟,田洞李家,
(李氏西龙庙村)
特别声明:
由于李千护公后裔村落众多,典籍记载亦有出入,或有忽缺,或有冲突,或有谬误,实所难免。如有错误,敬请留言讨论,以便订正、补充。欢迎各位李氏宗亲来电交流:西城李家李正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