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为生态一步一步成型,华为的“花瓣”应用家族也不断增加着新成员。其中最新的一位,就是花瓣翻译官App。
对华为设备用户来说,花瓣翻译官App的上线可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华为生态来说,这款应用的上线,可能会在未来产生更多价值,一些系统层面的翻译功能,都可以通过它轻松实现。
那么,目前的花瓣翻译官App到底有多强的功力呢?
一款和花瓣一样好看的翻译应用
作为华为花瓣应用家族的最新成员,花瓣翻译官App目前只能在华为应用商店中找到。
不过在小黑看来,这款应用即使在花瓣应用家族中,都可以算是比较美观的了。
它的启动页面相比前辈们要更加清爽,即便是在较早的手机上,启动速度也能让人满意。
▲花瓣翻译官的启动界面
更重要的是,它延续了前辈们简洁清爽的使用界面。
在花瓣翻译官App中,我们只能看到三个功能页:首页、拍译和我的。
尽管美观,但在上手时,花瓣翻译官App还是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门槛。
在首页中,用户可以看到两大功能模块:上方的文字输入窗口和右下角的语音翻译按钮。但反直觉的是,OCR翻译功能却被单独列出一个页面,这样的设计会让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时产生小小的疑惑。
另外,在首页中还有一个“每日一句”卡片。不过小黑觉得,在一款翻译应用中增加这个卡片,意义也不是很大。
根据小黑的统计,花瓣翻译官App目前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39种语言之间的互译。虽然不如谷歌翻译、微软Bing翻译支持的语言多,但在国内同类应用中,已经是很有“国际视野”一款应用了。
另外,花瓣翻译官的OCR翻译支持20种语言互译、语音识别翻译则支持6种语言互译,虽然不能说是“境外出行好帮手”,但在国内的大部分场合也已经算是够用了。
对比国内的另外三款主流翻译应用有道翻译官、百度翻译和腾讯翻译君,花瓣翻译官支持的语言虽然比专注翻译功能的有道翻译官和百度翻译少,但相比腾讯翻译君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百度翻译加入许多其他内容
而在界面设计上,花瓣翻译官明显做得更好:其他三款翻译应用或多或少加入了社交、视频、收费课程等内容,对单纯希望使用翻译功能的用户来说,反而是使用中的干扰项。
翻译应用横向对比,短句翻译哪家强?
为了了解花瓣翻译官的翻译能力,小黑决定让花瓣翻译官与另外三款常用翻译应用:谷歌翻译、微软必应词典以及有道翻译官进行一番对比,看看哪家的文本翻译能力更强一些。
首先,小黑会对这四款应用的短句翻译能力进行对比。
▲参与对比的另外三款应用
首先,小黑随意在英文百科网站上挑选了一个常用词tea,并找了一个短句进行测试。
▲小黑挑选的短句
这四款翻译应用分别给出了如下翻译:
▲依次是花瓣翻译官、谷歌翻译、必应词典和有道翻译官
出乎小黑意料的是,即使在短句的翻译中,人们常认为翻译能力最强的谷歌翻译也翻了车,把“teaplants”翻译成“茶叶植物”、把“northBurma”翻译成“北缅甸”,都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
而另外三款翻译应用的结果如出一辙,打成平手。
接下来,小黑决定增加难度,在同一个词条下挑选了一个长段落,测试四款应用的英译中结果。
▲看到这一大段,小黑已经开始头痛了
花瓣翻译官给出的翻译结果完全可以流畅阅读,除了把专有名词“loose-leaftea”翻译成“活叶茶”之外,没有太大问题。这说明华为至少在英译中能力上做了大量的调教。
但花瓣翻译官的使用体验也有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小黑测试的其他一些段落中,将生物学学名刻板翻译成中文、将点号一律翻译成句号等。而且由于右下角的话筒按钮无法移动,因此在长段落翻译时容易遮挡到翻译结果,影响使用。
而谷歌翻译App在翻译长段落时选择了“罢工”,只愿意翻译最前面的内容。
谷歌翻译App的离线翻译有这样的限制,让它在段落翻译中基本无法使用。那么在网页端,它能不能有好的表现呢?
从小黑个人的角度来说,谷歌翻译的网页端在翻译这一段落时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整体流畅度显然不如花瓣翻译官。
微软必应词典的翻译结果也可以让人满意,但语法问题比谷歌翻译要略显严重一些,例如在第一句话中,我们完全看不到主语的存在。
而在其他一些测试段落中,谷歌翻译和微软必应词典都有混淆同音地名的情况存在,这似乎是国外翻译应用的传统艺能。
从小黑的角度来看,有道翻译官的翻译结果虽然在大意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对不同语言造句习惯的转换还有一定的不足。
另外,在其他一些测试段落中,有道翻译官会存在遗漏部分句子的情况,虽然遗漏的句子不是主干部分,但也不符合翻译应用应该做到的事情。
OCR识别翻译大比拼
除了文本翻译能力之外,现在的翻译应用越来越在意语音识别翻译和OCR翻译能力。
不过,鉴于小黑的渣英文,因此语音识别翻译能力各位小伙伴可以自行测试,小黑重点测试的是OCR翻译能力。测试方法是随意找一段英语新闻,并依次用这四款应用的OCR翻译功能进行测试。
▲花瓣翻译官App的翻译结果
花瓣翻译官App在扫描小黑的英语说明书之后,给出了相对靠谱的翻译。
不过问题还是存在的。一方面翻译结果没有经过合适的行距调整,有些地方挤在一起。另一方面,可能是手机相机的问题,小黑尝试了很多遍才识别出文字。
▲谷歌翻译App
至于谷歌翻译App,可以看出它努力在尝试翻译其中的文字,但可能是因为距离过近加上小黑手抖,始终没有完整识别出一个词。
再加上谷歌翻译只采用AR识别的方式,因此我们也无法在拍照后上传,显得实用性大大不足。
▲微软必应词典App无法识别文字
至于微软必应词典App,小黑无论如何都无法识别文字,完全无法使用。
▲有道翻译官App的翻译结果
最后,就是有道翻译官App。
虽然这款应用同样给出了能猜出大致意思的翻译结果,但对比花瓣翻译官,差距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绿色部分的“外,盖”这种翻译结果,小黑看了实在是忍俊不禁。
虽说花瓣翻译官把这里的“Exterior,LidSet”翻译成“外部,盖套件”也有些奇怪,但至少能让人读懂大致意思。若不是小黑知道这是一个保温杯的说明书,有道翻译官的这种翻译还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花瓣翻译官App的OCR翻译结果
另外,小黑还随手测试了一下四款应用通过OCR翻译电脑屏幕上的英语新闻的能力。
在这个不严谨的测试项目中,两款国外翻译应用双双折戟,完全无法使用。而花瓣翻译官有时会出现翻译文字颠倒的情况,小黑只能看几句转一下手机。
总的来说,在文本翻译时,四款翻译应用都能给出还算不错的翻译结果,但在OCR场景下,国内的翻译应用要显著好于两款国外应用。花瓣翻译官在翻译纸质文本时的翻译结果相当不错,虽然识别电脑屏幕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鉴于这款应用刚刚上架,未来这些问题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图源:应用内截图、百度搜索
推荐阅读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1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