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国家领导人或高层官员与外宾进行正式会谈时,身后肯定会坐着一个“神秘又低调”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翻译官”了。上期文章给大家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同声传译科普,这次咱们转个话题,聊聊我们最常见的“交替传译”。接下来,作者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翻译现场趣事,以一个大人物身后“小翻译”的视角带你亲临翻译现场。
过去这些年,作者为很多国内外领导人,高层官员以及知名人物提供过口译服务,比如阿联酋总理,阿联酋国务部长,美国商务部部长,迪拜酋长,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长,波兰前总理,厄立特里亚经济部长,厄立特里亚矿业部长,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澳洲北领地州长,英国驻华大使,加拿大驻华大使,埃及驻华大使,秘鲁驻华大使,马尔代夫驻华大使,卢旺达驻华大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化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国工信部副部长,四川省省委书记,四川省省长,青海省省长等。
大家肯定都很好奇,给领导人这类大人物翻译是怎样一种体验。现场氛围会不会很紧张?翻译错了或者一时翻不出来怎么办?会议开始前翻译会不会收到领导的讲话稿?翻译时应该注意的礼仪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会通过现场工作照片来回忆会议当时的场景,为你一一解答以上的疑问。当然,除了给领导做贴身翻译的经历之外,后面作者还会分享一些给知名人物做翻译的好玩趣事。
好的,现在开始看图讲故事的时间~
阿联酋国务部长与中石油集团董事长的官方会谈(左2:作者)
说起来,作者和阿联酋真是蛮有缘的,15年初的时候曾以翻译的身份跟随国务院某智囊团去到阿联酋,期间近距离为阿联酋总理,迪拜酋长等阿方官员提供交替传译服务。15年12月,在中阿两位国家元首的见证下,阿联酋国务部长(相当于美国国务卿职位)与国家发改委主任签署了中阿共同投资基金协议。16年上半年,阿联酋国务部长再度访华,进一步推动中阿共同投资基金的发展进程。此次部长访华期间所有会议,作者都是全程为部长提供交传口译服务。
首先,很多人肯定会好奇,阿联酋是阿拉伯语国家,为什么会找英语翻译。其实15年去到迪拜的时候,作者就发现阿联酋的国家领导人包括高层官员的英语都非常流利,在阿联酋(尤其在迪拜),只要会英语就没有沟通不了的事,可以说英语已经成了阿拉伯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也是工作语言。其次,因为阿语高端翻译人才的缺乏,所以很多时候阿语国家的外宾来到中国都会用英语翻译(其实很多其他国家也一样,比如作者就给德国,丹麦,法国,瑞士,墨西哥,意大利,日本,韩国,埃及等一大批非英语国家的客户提供过英语口译服务,所以说学好英语走遍天下,真是没错的^_^)。
好,再说回正题。其实大部分情况下(90%的概率),国外领导人或高层官员访华与中方进行正式会谈,并不会提前给翻译任何的背景资料(讲话稿),一般连行程都是到了当天翻译才会拿到。这种情况下,翻译要做准备工作就会比较棘手。但是即便手边没有任何资料,翻译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搜索一下翻译服务对象的相关背景资料和新闻,最基本的一些情况要掌握。
比如阿联酋国务部长此次访华,会前虽然没有给到作者任何资料,但是作者根据关键词在网上搜到不少部长与中国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作者都会仔细看完,遇到重点词汇,人物,事件都会记下,并且查询对应的英文表达以及相关背景信息。这样查完后就会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也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国务部长此次访华有三场正式会议,第一场会议就是与中石油董事长的会谈。会议内容大多与石油天然气这个主题有关。虽然作者事先并不知道会议主题,好在平常做过很多次能源主题的同传会议,所以相关专业词汇也是信手拈来,整个翻译过程都很顺利从容。(平时的行业专业词汇积累很重要,翻译场合很多时候并不是可预测可提前准备,所以平日的基本功和词汇积累一定要重视)。下午两场会去到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讨论的则是一带一路和金融主题。对于这两个主题,作者也是平时在会议上接触得很多的,尤其是一带一路议题,可以说是15,16年最火的话题,大量的同传交传会议都是以这个为主题的,所以翻译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全靠平时做会的积累。因此大家可以从这个例子里看到,在非常重要的翻译场合,如果翻译本身没有任何相关背景资料,又不能提前得知翻译主题的情况下,全靠翻译本身的基本功和平时做会的积累,如果能提前得知自己翻译的服务对象,会前搜索人物相关背景信息(比如相关新闻,百度,维基百科等)也会有很大帮助。
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全球执行总裁与青海省省长,西宁市市委书记的官方会谈(左2:作者)
这个官方会晤是全程摄像的,青海新闻联播随后也在电视上播出了会上的情况。说起这个会,比较有趣的是这是作者从业以来第一次戴框架眼镜工作(其实作者有度近视,但是平常都是戴隐形眼镜工作,这次因为出差匆忙忘了随身带隐形眼镜)。从北京出发去青海之前,作者就感冒了,而且青海当时是冬天,特别冷,下了飞机到了酒店后嗓子也开始痛,喝了几杯感冒茶,匆匆忙忙就赶去会场准备下午的正式会谈和晚宴翻译工作。其实那天的工作状态不好,本来就感冒,再加上青海海拔高,整个人感觉有点晕晕乎乎。不过到了会场后,真的是强撑着打起12分精神马上投入工作状态。下午的政府会谈整个过程很顺利,讨论议题主要是医疗健康领域,这个也是平常做同传经常碰到的领域(再次证明平常的积累有多重要,熟能生巧)。其实一般这种政府性质官方会谈,政府官员一开始都会有个10-15分钟的开场白,接着会介绍一下本省市的大体情况(经济,人文,地理等方面)。一般而言,这些内容中方领导都是提前备好讲话稿的,负责中方领导的翻译也是提前有准备的。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外方在这种会谈里都是没有稿子的,一般都是根据中方领导说的内容自己再即兴发挥。
这场翻译里,有一个小故事作者想特别分享一下。会议途中中方提到青海的牦牛非常有名,希望下次请外宾一起骑牦牛。牦牛这个词作者确实以前没在会议中碰到过,也没有词汇储备,并且中方翻译在翻译这段时也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翻出牦牛的英文,然而这段话的重点就是围绕牦牛的,所以外宾听着中方翻译的内容有点不太懂,不知道如何接话。为了避免尴尬,这个时候作者赶紧在他耳后边轻声解释,说这种动物是牛类的一种,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一个物种,生活在寒冷的高原上。说完后外宾很开心,回复说下次一定会尝试骑一下牦牛。会谈结束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在手机上查牦牛的英文单词,原来是yak,我估计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单词了。(所以大家在遇到不会翻译或者一时想不出的词时,千万不要紧张,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个词,只要与会者明白意思就好,这样也可以避免会议冷场的尴尬),比较有趣的是来看lcd农村你们你吧-额顶顶顶·1·有趣的地会上情况会上情况1纪检监察v,的的,晚上?
晚宴部分,按照惯例,政府官方宴请翻译都是不上桌的。所以晚宴的时候作者被安排在青海省长与外宾座位中间的背后位置坐着。其实当天由于感冒,身体虚,翻译了一下午没吃东西,就喝了几口水,休息了几分钟又开始晚宴翻译,作者身体感觉已经很累了,但是整个晚宴还是保持高度集中,不时地为中外双方对话翻译。晚宴快结束的时候,青海省省长非常体贴地和作者说:今天真是辛苦你翻译了,晚宴也没吃东西,一会结束赶紧吃点吧。听到这句话,作者顿时觉得很暖心。
天津市市长与柬埔寨规划部副部长带领的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数据官员代表团的官方会谈(画面中间左2:作者)
此次官方会晤的主要议题是联合国地理空间数据项目,主要涉及地理测绘领域。会议之前作者由于已经做了一天相关论坛的翻译,所以储备了大量专业词汇,且查询了很多相关组织的官方译名。在正式会谈之前,作者在车上特意和柬埔寨规划部副部长提前进行了沟通,他也临时给了作者一张刚刚写好的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的纸条,和他进行了简短的交流,熟悉了他的口音。柬埔寨部长说英语的口音非常重,而且声音非常小,好在作者对会议内容提前有心理准备,相关词汇都储备得好,并且提前与部长交流熟悉了他的口音,所以全程翻译都很顺畅。会议结束后,中方政府人员还和作者开玩笑说这么重的口音你都听懂还都翻出来了,真厉害。(所以在现实翻译场合中,真的会遇到各种不同口音的讲话者,一定要练就听懂各国口音的能力,平常可以多找一些非英语国家的演讲音频听一听)
厄立特里亚经济部长,厄立特里亚矿业部长官方访华活动(右一:作者)
这是15年的一场会议,厄立特里亚是东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一个国家,靠近红海。此次会议作者负责翻译双向(中方外方讲话都需翻译)。会议讨论内容是矿山,矿产资源的开采,采矿设备以及采矿活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矿业相关的专业词汇非常多,也很难,所以作者在会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网上搜集了矿业专业术语表,也根据给到的会议背景资料做了更细致的准备,包括采矿原理,采矿安全性,各类采矿设备的专业术语等等。同时还对厄立特里亚这个国家的采矿地理环境、条件做了调查。会上还学会了怎么看矿井图纸。总之通过这场会议作者真是获益良多,不仅为日后的矿业会议翻译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让作者对其他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有了信心。(这之后作者涉足了更多专业性强的领域的翻译:比如半导体,岩层控制,石墨烯,航空航天,机械,制药,医疗器械等。对于专业性强的领域,一定要做好全面的会前准备,不打没准备的仗)
埃及驻华大使福建考察之行(左一:作者)
回忆了一下,作者至少给15位国外驻华大使近距离提供过口译服务,所有驻华大使中,让作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埃及驻华大使马杰迪·阿米尔先生。埃及大使非常有亲和力,完全没有一点大使的架子,反而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大使说英文的发音吐字非常清晰,讲话内容很有逻辑,应该是作者工作上遇到的最喜欢的非英语国家的翻译对象了。
埃及大使不仅很有亲和力,而且也非常体贴翻译。考察途中有好几次宴请活动,作者坐在大使旁边帮他翻译。饭桌上作者都不怎么吃饭,基本上一直在翻译。大使先生经常隔一两分钟就会拍拍我的手,指向我的碗,提醒我该吃东西了,不用一直翻译。还有很多小细节都能体现出大使的风范。比如进出电梯的时候他会刻意让女士先进出,到机场接送机的时候行李都坚持自己拿着,还会精心挑选有埃及元素的礼物送给中方官员。短短三天和大使的相处让我不仅享受到工作上的被尊重和快乐,也让我对埃及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很大程度的好感。一个国家的驻外大使就是本国在国外的“脸面”,大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的友谊和双边关系。一位好大使会让人感到友善,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舒服感,埃及驻华大使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表率。
其实作者本来对埃及完全不了解,也没怎么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