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知乎:真元师太
首先本人背景:本科日语专业,硕士专业学名中日翻译口译(同声传译),通过了CATTI的二口二笔,自由译者,先在美国攻读日英翻译研究博士学位。由于硕士毕业直接读博,在美国又不能打工,所以做译员的时间目前只有三年左右,主要为学校学术会议、政府外事、企业洽谈等内容。以下基于我个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口译实战经历详细说一下中日口译学习,里面会介绍我用的各种素材。十分详细??长文警告??
同传篇和译前准备会专门另写一篇,给大家分享我的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的方法。
中日交传
很多人都觉得做口译肯定要做同传,同传才是口译的代表,才高大上,一边听一边译呢!但是事实是交替传译的难度更高。想象一下,演讲者说一段话,译者翻译一段,完美地情况下,译者必须没有遗漏地将演讲者的说话内容“复述”出来,这个准确度的要求、对记忆力、逻辑能力的要求都是比同传要高的。并且,交传译者往往就坐在讲话者的旁边,翻译时可谓万众瞩目,你嗯嗯啊啊也好,误译也好,全都第一时间暴露在观众面前。而往往,观众当中不乏双语者,你翻的好不好,他们都知道,所以每做一场交传就等于考一场大型面试拉力赛。。。所以交传译员受到的压力也和同传译员不一样。所以当你要上场去做交传了,就要做好这种全方位曝光在压力下的准备。那如何练习交传能力呢?以下就先按口译的主要操作过程
1.听解(笔记也放在这一步)——2.信息处理——3.译出】的顺序,再加上4.综合训练来介绍个人的学习方法。
口译中的听解问题和训练方法
在交传过程当中,通常都是演讲者说一段,译者译一段。演讲者的说话时长没有一定,有的特别在乎译出效果的或者自觉到翻译过程存在的演讲者可能会说一句或者说几句停的;有说一分钟或者几分钟停的;我还碰到过直接一口气说十分钟才停的。。。这个通常看演讲者的习惯。所以这就要求译者至少做到两点:(1)听得懂,(2)记得住。
(1)听得懂,指的是能全部听懂并能全面理解。听得懂的标准就是,听完之后,你明白了什么背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干了或者发生了什么事件、有什么样的情绪或者影响等,不能遗漏任何细节。有的人肯定有这种感受,诶我好像听懂了,那我试着讲一下?讲不出来。这就属于听了,但是没解,也就是没有听懂。所以口译里面的听力,是一个听解问题,既要能捕捉到语音,又要能理解其语义,这才叫听懂了。
那怎么练听力:精听和范听。精听必须精确到每个词每个字,也就是整段话里面,你连标点符号都能听懂,就叫精听。相信大家练的最多的就是精听NHK新闻了。初期阶段精听NHK新闻是很好的练听力的方法,因为语音清晰,发音标准,还有慢中快三个语速可以调。听的时候不要听一个词汇就按暂停,而是以整个句子为单位的听才有效。随着听力能力的提升,可以逐渐增加语速和长度。扔一个NHK链接。每次听不用太长,5分钟左右,最终目标是一次性能把一个句子中的任何词汇听懂记下,不会漏任何字词。初期会觉得好烦好难啊,但是进步会很明显。当然,单听NHK是不够的,有一定基础之后,可以听写日剧啦,动漫啦,radio啦,毕竟绝大多数日本人不是播音员那么说话,日常生说中,日本人说话贼快贼溜,上了年纪的还会含混不清,地方的还会有口音,所以一定要拓展听力的多样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演讲者说的是一嘴什么样的日语。这些内容大家自己都溜的很我就不贴了。
NHKラジオニュー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5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