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要求 >> 正文 >> 正文

和珅为什么能成为一流翻译官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2/12/20

和珅竟是一流翻譯官?摘要:乾隆对和珅很是宠爱,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的“奇葩”情节。比如将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和一个满人通婚,让其充当翻译。其实,和珅不仅是个大贪官,还是个一流的翻译官!和珅为清朝重臣,在清朝统治末期权倾朝野、权势熏天。他是一个极有政治头脑的领导者与权贵,在各种官场游戏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不但拥有大量权势财富,还曾与嘉庆皇帝“共患难”。

一、为乾隆准备的“小太监”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嘉庆帝在养心殿召见乾隆皇帝,在给嘉庆帝的一封信中所言:“朕因欲立十全老人为帝,将太监阿桂调到养心殿侍奉他,朕自以为其能以辅佐君主。”这段话中透露出什么信息?大家看清楚了吗?原来当时乾隆的养心殿为九老之一,是专门处理宫廷内事宜的太监办公室,而九老之首的阿桂是位有权势的大臣。阿桂专权跋扈,是乾隆非常厌恶的人物之一,所以才会将其调到养心殿做小太监。当时和珅刚刚二十出头,正处于一个懵懂的年纪,但和珅早在两年前就已显露出不俗的才华和政治手腕,并深受皇帝赏识而受重用。1、入宫两年,勤奋好学,颇有文才,乾隆对其非常赏识。和珅入宫后,得到乾隆的喜爱,当时还是皇子的和珅不能与乾隆交流情感,更谈不上吟诗作对了。但有一次乾隆在太液池散步时发现了一幅诗作,一时兴起,便将其拿来给了和珅看。看到诗中所写的内容后,和珅看完后也不禁赞叹道:“真不愧为一篇好诗啊!”随即将诗稿藏进书房继续研读。正是这一段时间的刻苦研读使和珅很快就能跟上其他皇子的脚步来迎合皇家礼教。乾隆便将和珅提拔为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及内阁大臣等要职,并赐予金银和赐宫女眷等待遇,而和珅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虎将”之一。2、和珅长得相貌堂堂,文笔极佳,但作为一个太监而被赋予了辅佐皇帝之职。他写的诗往往能独树一帜,风格独特。在他的诗里,经常可以看到“龙飞凤舞”的字眼。比如:“朝露寒金瓯暗,更值我和珅斗气勤。万紫千红朝气强,万紫千红朝朝气盛”;“碧天遥对白云母,不愿与儿逢客话”;”孤舟一叶扁舟人自荡,一叶扁舟人自横”;“我以丹青传我志,我用笔写我情”;“万古文章不识得,凭君莫问是秋风”等等。3、跟随皇帝期间,一直侍奉在皇帝身边,可谓深得皇帝信任。虽然乾隆非常厌恶大臣阿桂的专权跋扈,但却很信任他。后来因为和珅的表现非常出色,而又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问题,使得和珅得以迅速成长为清朝权臣之一。而和珅也因此得到嘉庆帝的重用,得到极大的好处,也为自己的仕途埋下了伏笔。公元年(清圣祖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一,和珅通过嘉庆帝的推荐成为正五品上的吏部尚书、内务府总管等要职。后来乾隆帝在位期间,又提拔和珅为户部尚书和理藩院大臣等等职。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十三日皇帝驾崩之际,时年六十岁的他在皇宫中度过了自己的最后一年。和珅去世之后,嘉庆帝亲自接管了朝政,而就是这一年,和珅才29岁。4、得到皇帝器重后,他开始利用自己熟悉朝政与军国大事的优势为自己谋利,在乾隆死后就利用自己与乾隆、和珅之间复杂且微妙感情纠葛形成的权力斗争,大肆侵吞国库财富。和珅通过种种手段,使得乾隆的死对他有利,从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去世到嘉庆元年(年)五月十四日嘉庆帝自杀,仅一个月内就将朝政搅得天翻地覆。在整个乾隆时期,和珅可以说是“权倾一时”。为了保持自己在乾隆时期的地位,和珅又利用自己多年的人脉关系为其牵线搭桥,使得很多人趋之若鹜进入到他的手中。和珅作为朝廷命官却掌握着大清王朝最大的国库大权,而他手里则掌握着朝廷的全部秘密。当嘉庆帝一怒之下将和珅查办归案后,其贪污受贿的罪行已达到“案头财富之巨”。5、为乾隆做了很多好事,甚至包括“赐死”阿桂等一系列事件。嘉庆十五年(),清廷大赦天下,并设立钦天监,为中国古代最高的大监。钦天监掌法一、二、三,属正白旗建制,是清朝最高的司法机构;钦天监分为两部:一部在北京,外蒙古境内。这一制度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当时外蒙古统治者为了防止其内部勾结,于是设立了钦天监,以监督蒙古贵族和皇族。根据记载:钦天监掌法一、二、三部尚书等官职为亲王、郡王、贝子;外蒙古首领。钦天监不仅为清朝皇族提供了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和平台,还会为他们设计监狱里的生活制度;对于想要改过自新、继续朝政者会让其服苦役、入监牢;对于那些触犯了律法而又无力改投顺化的少数民族首领或亲王也会被其处死;对于想要发迹,与之结怨或谋逆、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图谋不轨者会让其发配到边远地区。钦天监掌法二、三部尚书等官职除有管理教育机构外,还有为皇宫制定律法和各种法律解释意见的权力;钦天监掌法二、三部尚书(军机大臣)则对刑部管辖最多。二、和珅充当嘉庆的“好帮手”嘉庆元年,当时的大学士、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等人与乾隆皇帝同坐一条船,其中唯独和珅只有一个名额。嘉庆三年九月初四日,大学士永琰上奏弹劾嘉庆皇帝的弟弟嘉庆帝,称:“朕幼年时就十分厌恶文官,并不喜欢汉人人臣之相。”永琰虽与乾隆皇帝为亲父子关系,但其权力毕竟不及其父乾隆皇帝。永琰不能直接参与决策,必须和珅出面才能解决。但此时的和珅已在大臣们的扶持下成为“太上皇”,地位仅次于嘉庆皇帝。这也为嘉庆之后登基当上皇帝埋下了伏笔。1、协助嘉庆皇帝制定皇储人选当时嘉庆打算立太子人选,但是考虑到大臣们的反对意见,这就需要嘉庆皇帝出面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当时的军机大臣上奏说:“皇上自十全武功、保家护国以来十分信任皇储。此次臣下以为储君当以清室光复为先,然其最难者莫过于储君尚年幼,恐将不能保家护国。臣不敢自承储君之意,若立次子、四子等四人为储君必失天下之心。”所以嘉庆需要一个辅佐皇帝储君的大臣。而此时和珅已是朝廷中最有权力和地位极高的人之一,于是在嘉庆六年十二月初十日,和珅向嘉庆提出:皇帝储君须先定下来人选进行公示;然后在十一月初十,皇上举行皇位继承人之选;如果经过皇帝和大臣同意,则应该在十一月十六日进行初选。这样一来便解决了清朝帝王储君无人可立之僵局;乾隆生前所立储君多数都被皇后所生子代替;但和珅就不同了并不是因为皇后所生的儿子或者是长子继承皇位,而是因为皇后和皇子两个人在太子一事上态度不一;而乾隆死后传位嘉庆所生太子与后来自己生下皇帝并无直接关系。2、提供皇太子人选嘉庆帝即位后,立皇长子永琰为皇太子(嘉庆皇帝的哥哥,不算皇帝)。但因为担心永琰在外有后患,所以希望得到和珅的支持。在这件事上,和珅确实起了关键作用。在永琰被弹劾后,由于证据不足,且和珅在朝臣中的影响力十分大,不少人都对他表示不满和不信任。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如果没有和珅的支持,永琰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向和珅表忠心,甚至和珅能在朝臣中“立太子”。可以说只要能和珅站队和撑腰就可以帮上大忙了。3、将嘉庆帝的治国方略、用人方针以及国家大事向大臣们详细介绍和珅是嘉庆皇帝的同僚,是嘉庆皇帝的左膀右臂,也是与之配合的最好的帮手。据《清史稿》记载:嘉庆七年,和珅又协助嘉庆皇帝撰写《皇明训要》一书,为大清王朝制定新的治国安邦之策。同时《皇明训要》中还附有大量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例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嘉庆皇帝对和珅亦是十分信任。和珅成为大臣们拥护的对象后,不仅负责撰写《皇明训要》、《国史大纲》等书籍,还负责编写《嘉庆大典》。有了这样强大的后盾支持,嘉庆帝在处理国家大事上也更加得心应手了。4、帮助乾隆帝与嘉庆皇帝处理政务乾隆帝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位六十年的皇帝。然而乾隆皇帝的寿命只有63岁,和珅却能在这一点上帮助乾隆皇帝处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和珅不仅在雍正时期力推嘉庆皇帝,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一时期中为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处理政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首先是给乾隆皇帝办理丧事。乾隆帝在嘉庆五年八月初二日过世时,并没有留下遗嘱,当时朝中大臣为了防止嘉庆帝去世后有人为乾隆皇帝举行葬礼,纷纷起草并上奏皇帝生前留下的遗诏所需材料。而和珅恰好就是其中的翻译官之一。乾隆帝驾崩之后,嘉庆六年五月三十一日即位,当时刚刚去世两年多的乾隆皇帝十分想念他:“既生贵子又死贵孙,一人既死不肯改禅让国也。”如果这一遗诏没能落实到实处,那么嘉庆之后也会因此成为不知名的皇子。三、乾隆皇帝赐婚和珅贵为“四朝元老”,拥有极高的地位。他曾经当过乾隆皇帝的贴身侍卫,并且担任过大学士(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正部级)等要职。和珅是个不折不扣的“男欢女爱”。根据当时的风俗习惯,皇帝将大太监送去王府侍候公主出嫁,当然这是需要得到皇上同意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公主和大臣们成了一对恩爱夫妻,一起进宫办事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了。公主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嫁妆礼物,可以说是荣华富贵与财富双丰收了。1、乾隆帝乾隆的母亲孝贤皇后死后,乾隆得到了她亲生儿子的尊宠。孝贤皇后是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后,但是她是一个很自私、很狭隘的女人,她不愿意照顾自己的丈夫。因为孝贤皇后的儿子们并不是他喜欢的人,所以孝贤皇后一直无法得到太后的垂爱。但是这个时候和珅出现了。和珅在孝贤皇后面前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才华,孝贤皇后喜欢他并没有反对,所以和珅顺利进入了乾隆皇室,成为了一个忠实爱惜自己儿子的大太监。2、和珅和珅出生于年(乾隆四十四年),所以他就是大清国“四朝元老”之一和珅先生的曾孙。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清朝公主的大婚事一般都会被请来宫中举行,但此时已经42岁的和珅还没到而立之年。而且,在接到公主大婚的诏书后,和珅没有任何犹豫就连夜前往了皇宫。此时他和公主已经有一个女儿了。按照当时的礼制,嫁给皇帝的女儿为嫔妃或者格格是很正常的,这也就意味着和珅已经拥有了一位皇妃了。3、吴三桂清朝入关后,明朝军队节节败退,当时清廷在大后方建立了一个叫“永历”的政权。永历这个政权,当时是明朝政权中最强大的势力,他的军队是清军的最大威胁。在永历的军队中,曾经有一位叫吴三桂的将军,因战功卓著而受到朝廷的赏识。可是吴三桂没有料到,这位吴三桂的军队在大顺军入关后迅速崩溃。清朝在得知这件事后,决定除掉吴三桂这个大将军,让他做一个亡国之君。吴三桂听闻此事后非常愤怒,立即率军攻打永历的宗室宗亲军队。最终在大顺军主力和永历大军相战之下,永历最后投降清朝。4、和珅死后其实和珅没有这么早死,毕竟和珅已经是一国之君了。但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大臣,他还是选择和自己的亲信李侍尧为驸马,并没有像他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嫁给和珅的孙子。和珅和李侍尧的婚姻虽然不美满,但却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但是却是两个悲剧人物一起上演的。李侍尧被赐死后葬于昭陵西侧。他被葬于昭陵西面的半山腰上,并葬于清西陵昭阳陵园之中。但这件事仍然被后世学者质疑:为什么和珅要将自己和公主安排在一起?四、成为一流翻译官和珅有才,但不够精明。乾隆二十年(),他在朝中担任军机大臣时,曾遇到一个“难题”。大臣们请求乾隆皇帝赐他们“翻译官”这一职位。面对大臣们的请求,和珅觉得这个翻译官不是自己能胜任的,而乾隆皇帝也没将他放在眼里。于是便问他,怎么把一个的中国人变成了一个满人!和珅于是将自己的这个才能倾囊相授:和珅不仅能进行日常学习、熟悉清朝文化常识、熟谙满洲贵族礼仪道德、通晓满语口语,还能翻译、会写满汉对照的文章文辞!1、对满语的研究,让他掌握了很多日常的满语词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清宫戏中都会出现不少满语词汇。比如《清宫绝命词》中有“白马寺”、“白马庙里坐”等词语;《清宫五经大全》中有“佛寺、白寺”等词语;《黄帝内经》中也有“黄帝内经”等词汇……总之和珅在朝中一直用到了死都没忘记这一点!2、对汉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众所周知,清朝与蒙古人交往密切,蒙古人入关后,在其统治下建立的国家,语言文字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于是,和珅便对汉语产生了兴趣。为便于与蒙古人进行沟通交流,和珅在蒙古贵族的支持下学习汉语,并将这一成果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一举动得到了周围大臣与贵族的赞扬。而对翻译官这个职业而言,他对文字的熟悉程度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当和珅与皇上进行了沟通之后,便有了文章“满汉对照”这一文体。3、精通满汉两种语言;和珅在清朝任职的几十年里,不仅精通满语口语,还精通满汉两种文字。乾隆三十年(年)五月一日,一个叫文藻的人进呈《万寿山记》。文藻是和珅当时的御用文人。看到文章后,和珅立即将他写好的《万寿山记》送到文藻面前。结果文藻将这本书当做是自己写得文字来看时,觉得有些别扭不够顺畅,于是就将文章修改了几次,才写成这本书。4、精通满文文字。乾隆四十二年(年),和珅出使俄国。他到俄国后,将俄国人的习惯用的俄文译成俄文。当他见到俄文译本时,就对俄文产生了兴趣。由于没有俄文习惯文,他便向俄文人请教俄文译成俄文的方式和方法。于是俄文译本就变成了他的最爱。俄文译本后来还成了俄罗斯人写书籍的标准格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yq/12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