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孩子聪明是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明明成绩不怎么好,也不会抓紧时间多看看书,看着我们家长真是着急,对于这种没有学习目标没动力的孩子,这该怎么办啊?
“心?翔”工作室解答
利用孩子兴趣确定长远梦想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存在“被动学习”的状况,这就造成了“如果家长不使劲,孩子就不努力”的局面。想要最大化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很多家长可能会疑惑,我每天都在告诉他为什么要努力。然而,绝大部分家长通常说的是:“你只有现在好好努力,未来才能上一所好高中,才能去一个好大学,才会有一份好工作。”要知道,这些话在孩子眼里只能是“叨叨”,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如一个孩子对于语言翻译很有兴趣,那么家长可以多带她去了解当代翻译官的生活,挑选相关的名人传记进行阅读,甚至是到知名的外国语院校去看看,让孩子在感知的世界中确定自己的梦想,从而激励当下学习。记住,一定要结合孩子自身的兴趣来找到长远的奋斗目标,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动力之源!
制定阶段小目标
激发孩子学习成就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想学习,归根结底是在学习的过程没有成就感。一张试卷下来,当他发现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时,自然内心会很受挫败。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陪着孩子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正所谓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孩子今天花了一个小时才做完数学作业,错了7道题,那么如果在每天数学作业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明天的数学目标:明天能不能在55分钟之内做完数学作业,争取只错6道题。当有了这个小目标,孩子又觉得不太难时,他就会更努力更认真地完成。如果父母能在完成目标时再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就会进一步增强他在学习上的成就感,一旦他发现其实学习也没有那么难时,他就开始真正多花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了。
通过鼓励和支持
加强增强学习信心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不断披荆斩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家长而言,我们要知道其中的艰辛,理解孩子的不易,只有保持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我们才能看到孩子的进步。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被批评、被打击,他最终就会有一种习得性无助:“即便我再怎么努力,我都没有办法达到你们的要求,让你们满意,索性我就什么都不做了”。相反,如果说家长在每次孩子进步的地方能给予肯定,多强化做的好的部分,他也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记住,在孩子学习的路上,我们应该作为孩子的盟友,一起打败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我们的孩子!
供稿:赵云洁
编辑:吴梦安
审核:王振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xs/1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