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条件 >> 正文 >> 正文

延津本土中篇小说连载春芽庄八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6/19
第八章:东屯乡:区小队

  在反扫荡进行到紧要关头,豫北地委书记信西华却在进行着“肃托”运动,“肃托”就是肃清革命队伍”托洛斯基“分子。托洛斯基是苏联人,苏联红军最高统帅,因反对斯大林独裁而被开除苏共,流亡墨西哥,在世界革命路线争斗中另组织“第四国际,即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与斯大林”第三国际“对着干。

  苏联的事情,管豫北抗战啥子事情,可是架不住信西华是北平大学高材生,熟读书,读死书,认死理,加上信西华性格多疑,心里狭隘,下手阴毒,非要在”肃托“运动中找出”间谍,特务,坏分子,铲除混进革命队伍的民族公敌。大批革命战士,人民群众,只是在工作中发了几句牢骚,争论了工作方法,顶撞了信西华几句,就被扣上”托洛斯基“坏分子,惨遭迫害。到了最后,信西华最后疯狂的时候,个别同志因为敌后工作,没有及时向其汇报工作,竟然下令被他处决,信西华动不动就是活埋,枪毙,杀头,搞得革命战士不怕牺牲,就怕信西华。牺牲了是革命烈士,被信西华杀害,那就是叛徒,汉奸,坏蛋。

  “延,浚、汲、淇”四县边工委和驻地老百姓,为了反扫荡,已经撤离原屯。却被信西华斥责为逃跑主义,不敢和小鬼子刺刀见红,硬碰硬,边工委书记书记李先贤、主任姚步宵无奈带领县大队回防原屯,为了避免县大队被小鬼子包围一锅端,边工委书记李先贤和县大队大队长吴德民带领一二中队守护原屯,三中队由主任姚步宵,武装科长刘志城带领,在村外打游击。

  姚步宵握着李先贤的手是泪流满面,知道死守原屯的后果,想想不寒而栗。

  得知李先贤守卫边工委驻地原屯,信西华下达新的指示,要向世界无产阶级保卫”马德里“一样,保卫东方马德里原屯。“保卫马德里!”马德里在哪里,延津县普通老百姓哪里知道,可是老百姓知道,县大队要在原屯打一场战斗,“保卫原屯!和小鬼子打一场硬仗,成了老百姓的普遍心愿。

  延津县,汲县,淇县,浚县人民行动起来了。无论男女老幼,都动员起来。各区组织区小队,民兵,在交通要道,挖坑埋地雷,组织冷枪运动,打一枪,换一地,迟滞鬼子进攻,各区政府组织担架队、运输队、信息传送队,积极配合前线的战斗。

  李先贤带领一二中队和各区支援区小队,挖战壕,修工事,擦拭枪支,年轻的战士们,怀着满腔热血,激情澎湃准备迎接战斗,要用手中钢枪打击小鬼子王八蛋,他们为了家乡而战,为了正义而战,为了父母兄弟姐妹能过上好日子而战。

  五区区长张际安带领区小队一班二班,埋伏在延津县城到原屯必需经过的堤后村大堤上,负责阻击小鬼子一天。堤后村位于旧黄河大堤后,旧黄河大堤在这里有二三十米高,南来北往的都需要翻越大堤,这里是一个很好的打伏击地点,副队长钢蛋带领三班留守芦苇荡宿营地。

  自从张邦俊牺牲以后,大哥张邦傑接过弟弟任务,负责区小队食盐供应,农活忙完就赶快扫盐碱熬盐。这次听说战斗任务,主动请求参加战斗。张邦傑临行前,到坟地拜祭弟弟,默默告诉弟弟,一定要杀死几个小鬼子报仇。

  鬼子兵头目光井一雄心里有点郁闷的坐在军用帐篷里,自己这个大队自从在江西上高战场吃了败仗以后,一步一步走着下坡路,再也没有刚来到中国那样战果,自己一个大队就敢向一个师,一个军的中国军队进攻,多次获得胜利,得到天皇特颁嘉奖令慰勉官兵。

  在上高战场自己手下死伤过半,部队这时候补充进来一半新兵,来到华北参加治安战,听说八路军主力在太行山上,自己部队只是负责清除土八路地方武装,多日来损兵折将。

  光井一雄部队坐着火车,从江西来到新乡下车,坐着汽车来到延津县城,没有进入延津城就遇到下马威,路两旁冷枪不断,伤两个亡一个。

  第二天鬼子兵出延津北门一个时辰,就看到大小沙丘一个接着一个,河道纵横,草木旺盛,圪针林,酸枣林,桑树林乱七八糟,路上都是黄河细沙,汽车陷进去还要人推,后边汽车陷得更深。

  光井一雄无奈只好派了翻译官领着一个班的士兵前方探路,走了不到二十分钟,探路的鬼子兵消失在沙丘后边,接着听到激烈枪击声,光井一雄感到不好,急忙带着部队跑步过去,只见沙丘后,横七竖八躺着九个士兵尸体,枪被抢走了,谁干的,不知道,没有留下名字。

  气得光井一雄哇哇大叫。接着听到身后枪声,赶紧跑回看汽车,只见最后边汽车兵有三个被割了喉咙,枪声是一个后面汽车兵感觉不对劲,脖子上冷飕飕发凉,扭头一看,只见一个十几岁少年手持利刃,想要割自己脖子,吓得滚进车底大叫,惊动其他汽车兵,引来枪声,救了自己狗命。谁干的,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丢了汽车上丢了几箱子子弹。无奈只好派了一个中队鬼子兵护送汽车回延津县城,自己带着两个中队前行。

  一路上村子里没有一个人,路上时刻提防着埋伏。小鬼子个个都是紧张得要命,恐怕挨了冷枪,稀里糊涂送了命。

  出延津城北不算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还有多路武装,光算大的,不算小的就有,有国民党第一战区豫北挺进军第八支队张继昆部,以胙城,王堤为中心贾团,团长贾子和,以周大吴为中心的周团,团长周道明,以石婆固为中心的张团,团长张子亨,以大小韩庄为中心的李团,团长李锡三。还有大土匪李小孩李荣卿部,土匪王奎等武装,在民族大义旗帜号召下,纷纷出击。能占便宜就占便宜,不能占便宜就放上两枪溜之大吉,反正不能叫小鬼子痛痛快快走路。

  一时间,在那旧黄河古道里,枪炮声不断,各路武装轮番上阵,你打罢,我打,后边轮不到地干着急,好东西都让前面抢走了。路上陷阱,地雷,不断,还有小孩子挖的小坑,在里面拉得屎尿,小鬼子踩上一脚,臭不可闻,鬼子兵心情郁闷死了。

  除了国民党正规军武器好点,多数抗日军民拿起原始武器就敢上阵,土枪,土炮,火铳,配上点好枪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最气人的是土炮,藏在路边草丛里,冷不丁就会放上一炮,里面装着土火药,裹着铁砂辣椒轰出来,碰到非死即伤,还有化学药物,辣椒,漫天弥漫着粉红色烟雾,声势吓人。

  个别胆子大的老百姓,远远站在沙丘上观战,擂鼓助威,把打鬼子这样严肃事情,当成耍猴子看戏了。

  光井一雄老鬼子看到队伍越来越少,伤员越来越多,干着急找不到对手,无奈只好下令退兵,回去的路上又损失十几个大头兵。鬼子兵撤退路上跑的急,在石婆固遇到袭击,一个鬼子兵慌不择路,跑进一片圪针林,被圪针扎的血肉模糊。被石婆固两个农民,手拿锄头俘虏了,缴获步枪一杆,受到地方政府表扬。

  可惜,俘虏的小鬼子被乡亲们围住你一拳我一脚打死了。

  打败了小鬼子,延津老百姓高兴得像过年一样,互相串门观看战利品。抗日情绪高涨。有一个老秀才编写一段歌谣,供两队小孩子传唱:

  合唱:延津县,英雄多,小鬼子人马叫俺打。

  一队唱:打谁,

  二队唱:打汉奸,

  一队唱:汉奸吓死了。

  二队唱:打你炮楼,

  一队唱:炮楼上天了。

  二队唱:打你老家,

  一队唱:老家叫老美炸没了。

  合唱:打你个哇哇-----喊爹娘-----喊爹娘。

  过了三天,不甘心失败小鬼子纠集新乡,汲县,浚县,淇县,延津,原阳,封丘等地小鬼子多日伪军,在天上出动新乡飞机场多架飞机,地上坦克大炮骑兵前面开路,气势汹汹对延津军民展开疯狂报复。

  在日寇铁壁合围,远程迂回下,原来抗日军民土枪土炮,冷枪冷炮失去优势,上万军民被鬼子逐步压缩到狭小旧黄河滩地,小鬼子抓到年轻小伙子不是打死,就是捆起来送到东北做劳工,包围圈内老百姓没有目标,漫天遍地盲目躲避小鬼子,鬼子飞机在天上像乌鸦一样让人讨厌,冷不丁下来一个炸弹,死伤一大片无辜百姓

  。小鬼子坦克,大炮狂轰滥炸,鬼子骑兵,步兵,见了中国人就打,不分男女老幼,鸡鸭牛羊抢夺一空,许多村庄被鬼子放火烧掉,到处都是火光,鬼子兵暴行馨竹难书。

  为了打破小鬼子包围,救出人民群众,李先贤书记决定,带领县大队打破鬼子包围圈,跳到外线继续战斗,为了分散鬼子兵力,分东西两个方向突围,东边由边工委主任姚步宵带领,向封丘突围,西面由李先贤带领,向汲县山区突围,双方约定,天黑以后,一起行动,县大队,区小队在前,掩护人民群众突围出去。

  五区区小队奉命留下来掩护断后了,在县大队突围前,李书记握着张际安手说道:”辛苦了,千万要活着出去,坚持到天亮即可,原屯周围到处都是挖好战壕,可以好好利用,注意隐藏自己,四面八方哪里都行,一定要活着突出去。

  “张际安从怀里掏出一个窝窝头说道:”不知道明天清早能不能吃到嘴里,这个窝窝你路上吃吧!”

  张际安抱着留下来死的决心,要完成艰巨任务,感动的李书记潸然泪下。李书记坚决不要,一定要际安活着出去,最后两人一人一半窝头,相约再见。

  张际更现在是县大队二中队班长,在突围的队伍里,匆匆前行,际安看到后,强行把半个窝头塞进际更手里,弟兄两个挥手告别,互相鼓励活着突围出去。

  傍晚时分,下起小雨,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突围的部队和鬼子交上了火,机枪声,各种步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大刀片砍杀声响了起来,战斗非常激烈,鬼子的飞机,坦克,大炮失去目标。两个时辰以后,枪声稀少了,县大队带着大部分人民群众突出包围圈。

  接着月黑风高,下着小雨,张际安带着区小队在包围圈内四处出击,打击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鬼子兵在夜晚不敢盲目乱动,只是在雨中听到响声,胡乱放枪壮胆。这一晚区小队牺牲了五个战士,轻伤两人,重伤一人,张际安在带头出击时候,左边膀子受伤,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来,只是经过简单包扎,继续战斗。

  战斗到后半夜,受重伤的同志被搀扶到原屯村子里,躺在墙根休息,照顾伤员的是瓦罐,看到伤员身上衣服被雨淋湿,冻得发抖,想给伤员找件干衣服时候,无意间发现边工委宣传队,在突围时留下来演戏用鬼子兵衣服,有十五六身子衣服。瓦罐赶紧找到际安,告诉这件事。瓦罐人小鬼大,心里机灵,高兴地结结巴巴说道:“际·······安哥,我·····看到·····鬼子····兵衣服,咱穿······小鬼子····衣服,化妆······出去。”

  看到瓦罐没有照顾伤员,嘴里结结巴巴,大伙以为村子里有鬼子,当即紧张起来,刚想要进村打鬼子。瓦罐说完是有鬼子兵衣服,区小队立即行动,趁着夜色,鬼子兵不敢乱动,摸回村里,一人一身鬼子兵衣服,张际安穿了一个鬼子小队长衣服,腰里挎着军刀,蛮像那回事。张邦傑找了一口锅背在身上,装成做饭老鬼子。重伤员做了一副担架,抬上准备突围。

  区小队藏在原屯东边一片桑树林里,借着桑树掩护,暂时休息,吃点东西,准备天亮行动,张邦傑知道自己侄子没有了干粮,悄悄把半个窝头硬塞给他,爷俩分吃一个窝窝头,又吃了点桑树叶子顶饿。

  天色刚亮,小鬼子大炮开始无差别的狂轰滥炸,三五架飞机在天空盘旋,看到哪里人多就投弹,给地面鬼子指引目标。

  没有突围出去的乡亲们死伤惨重,整个包围圈里成了人间地狱。不管你是信自己家神仙“老天爷”,还是外国神仙,通通地不管用,国内的,国外的天上神仙都不管事,神仙只管让你供应他吃喝,他是不管人间死活,说起来也是,人们只有在神话故事里听说他的关辉事迹。愚昧的人,临死还在念念有词,保佑我吧!可怜可恨!仔细想想,天上有好多家神仙,佛教,道教,上帝等,听说光上帝在天上就分成好多家,旧教,新教,基督教,天主教,俄国内有东正教,,国外有东正教,神仙们天天互相吵吵谁是正宗,非要分清哪一家拥有“葵花宝典,是武林盟主”,整天打架斗殴,不干正事,他们天上自己事情还忙不完,哪里有时间管你人间死活。

借着小鬼子包围圈刚刚合拢,包围圈内乱糟糟机会,张际安带着区小队趁乱向班枣村突围,遇到迎面来的大队鬼子兵尽量绕开,实在绕不开小股鬼子刺刀解决,这时候张邦傑丢弃了红缨枪,捡了一把大刀在手,用布条把大刀缠在右手上,人刀合一,紧紧跟在张际安后面。老英雄今天是大开杀戒,普渡五六个小鬼子,浑身都是小鬼子血,加上满脸胡须,分外吓人。爷俩走在队伍前面配合默契,际安鬼子话说的并不是很好,一旦对面鬼子怀疑,际安咳嗽一声,老英雄挥刀即砍,保证一刀毙命,超度鬼子不拖泥带水。后边区小队成员除了两个抬重伤员的,都是双手端枪,时刻战斗。

  区小队左冲右突,中午时分,突出包围,来到班枣村北地,眼看就要进入旧黄河芦苇荡,远远地又看到敌人,这时候区小队又累又饿,多数队员身上带伤,只是经过简单包扎,疲惫到了极点,个别队员累的坐在地下,大口喘气。际安在突围时,从一个死亡鬼子身上获得一个望远镜,这时派上用场,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原来是伪军部队,协助鬼子在外围警戒,防止突围出去的人进入芦苇荡,这时候午饭快要做好,除了警戒人员,多数都围在行军锅前等待吃饭。望远镜看到的地方,沿着芦苇荡都是伪军防线。

  张际安思索片刻,决定正面走过去,区小队简单整理下装备,向着伪军迎面走过去。对面伪军放哨地看到过来一队皇军,赶紧报告伪军连长,伪军连长听说来了一队皇军,赶紧集合队伍,站好准备迎接皇军。

  伪军连长跑步迎上前去,啪的一个敬礼,然后弯腰低头说着恭维的话。张际安懒得搭理他,同时主要是鬼子话说的不流利。只说两句回答伪军连长:“八格牙路,八格牙路,米西米西”。其余队员都是这两句;“八格牙路,米西米西”。

  走到饭锅前,自己动手,一人一碗疙瘩汤,配着大饼吃得狼吞虎咽,际安舀了一碗疙瘩汤,走到重伤员面前,喂了小半碗,看看不吃了,自己方才吃饭。

  伪军站成三排看着皇军吃饭,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娘的,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吃饭时候来,跟一群饿死鬼一样,这一队皇军可真是被包围圈里的人打残了,多数身上带伤,衣服破烂,那里来的叫花子皇军。吃完饭临走时候,还打包带走一部分大饼,真是叫花子强盗皇军。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张际安命令伪军连长护送一段,伪军连长稍微脸色迟疑一下,瓦罐嘴里骂着:“八格牙路”抬手就是两巴掌。吓得伪军连长赶紧前面带路,护送着走进芦苇荡。

  走进芦苇荡深处,远离了伪军大部队,伪军连长对着际安说道:“长官,兄弟我送到这里可以了吗?长官昨天晚上辛苦了,在鬼子包围圈中能够杀出,可见长官福大命大以后富贵大。“原来这个连长是个人精,早已经判断出来这队鬼子是中国人,是从鬼子包围圈中突围出来。

  张际安吓得又惊又喜,惊得是万一刚才吃饭时候,伪军万一动手,自己这队人只怕早已经没有命了。喜得是遇到有良心中国人,平安进入芦苇荡。当下两人亲切交流起来。

  原来伪军连长叫杨德,上过军校,是一个爱国青年,为了报效国家当了兵,无奈上峰命令一再败退,最后干脆投降了鬼子,自己稀里糊涂成了伪军,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今天遇到突围出来张际安带着区小队,看到张邦傑手里大刀,又看到这队鬼子衣服上多数都有枪眼,知道是从死人身上拔下来的,心里已经判断出来是中国军队,至于是谁,不知道,反正是抗日中国军人,心里已经决定装傻充愣,掩护这队人躲进芦苇荡。

  张际安向杨德连声感谢,问道:“你以后有何打算,不如参加八路军打鬼子算了,别再穿一身黑狗皮,惹得一身骚,参加八路军光荣,是人民子弟兵,老百姓喜欢,爱护。”

  杨德哭丧着脸说道:“当了这一年多汉奸,走在路上就有胆子大的老百姓骂汉奸,活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窝囊死了,自己也是军校毕业,挺直腰板当了几年国军军官,现在成了汉奸,做梦都想脱下这一身狗皮,可是自己老婆孩子还在城里,被鬼子牢牢地看住,以后有机会再说吧!”说完掉下眼泪。

  人各有志,际安不做过多勉强,两人互相道别。杨德羡慕地看着区小队走进芦苇荡深处。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芦苇荡深处,倦鸟归巢。一片祥和安宁夜色中,区小队两队在秘密营地会合了,留守的区小队成员这几天躲过了章歪嘴带领小鬼子和伪军多次进攻,丢失了塘涡据点。幸亏区小队在芦苇荡里提前安排多出营地,四下流动作战,神出鬼没打击敌人。

  茫茫夜色里,疲惫不堪,又累又饿的远征区小队终于吃上热乎饱饭,躺在宿营地里睡个安稳觉。

  春芽庄医生曹富胜后半夜被请到营地,给区小队轻伤员做了包扎,重伤员连夜带回自己家,细心地做了大手术,取出身上子弹,包扎好以后,藏在自家地窖养伤。

  围剿芦苇荡小鬼子多日奔波劳累,三天两头伤亡,望着十几万亩芦苇荡,好像处处都有区小队,时时刻刻防备着袭击,看着不断减少队伍,无奈撤出芦苇荡,在芦苇荡四周三五里建立一个炮楼,严密监视着芦苇荡。

  炮楼里小鬼子时刻提防着区小队袭击,防止有人给区小队送米送盐。小鬼子白天看得严,可他挡不住还有夜晚,晚上在乡间小路,两座炮楼看不到地方,熙熙攘攘人们络绎不绝,除了区小队,五区区政府人员来回走动外,多数是普通老百姓趁着晚上,到芦苇荡里讨生活,收集前一天放在水里虾篓,鱼篓,还有的在芦苇深处种点粮食,趁着晚上劳作。

  大沙河两岸,撑船摆渡的老汉仗着熟练技术,凭着多年经验,改在晚上摆渡,给区小队送去柴米油盐。

  抗战到敌我相持阶段,华北沦陷区北洋余孽大汉奸王克敏,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纷纷投敌,在华北沦陷区各省、市、县陆续成立了数十个汉奸维持会。

  南京汪精卫投敌成立伪政府,协助鬼子兵反共。汪精卫从清末热血青年,敢于刺杀清摄政王载沣,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快意诗词,为了国家,为了理想,敢于奉献青年才俊,迅速蜕变成头号卖国贼。可怜,可叹,书读到狗肚里了。

  大小汉奸卖国行为。使得小鬼子可以腾出更多兵力进攻解放区。豫北解放区,游击区人民,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广大热血青年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参加八路军,游击队,民兵等抗日武装,同小鬼子进行殊死搏斗。在祖国万里锦绣江山,写下可歌可泣英雄事迹。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区小队第二部:东屯乡区小队之热血青春

作者简介:张建勇,延津东屯人,打工深圳,文学爱好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tj/9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