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素质 >> 正文 >> 正文

看完此片不负此生仅存在8年,却影响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21/6/22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要讲的故事,和一群大学生有关——

照理说,我现在应该告诉你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

但,起承转合,往往属于编剧笔下精妙的剧本;

而今天的故事,属于逝者如斯、奔流不息的浩浩历史。

起,是一群18、19岁的年轻人,正怀抱和全世界大学新生一样的憧憬,期待人生揭晓新的一页。

转,却来得猝不及防。

他们遭遇了战争。

中国华北,三所“同命相怜”的顶尖大学,两所被日军占领,一所被炮弹炸毁。

“大学没有了”,但人还在。三所大学的师生决定南迁。

南迁分三条路,有人走水路,体弱的学生坐火车,最艰苦的“步行团”竟受到热烈欢迎。经过3个省,27个县城,数以千计的大小村落,翻山涉水,徒步荒原,行程长达三千五百里。

这次“步行”被称作人类教育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长征」。

他们辗转到云南昆明,战争打了8年,这三所来自远方的大学,就在这8年间合而为一。

一合,就合出个传奇。

三校「师资共享」,陈寅恪、闻一多、沈从文、吴大猷、傅斯年、华罗庚、朱自清、钱穆、冯友兰、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成了他们的老师。

故事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猜到了。

这群大学生,来自西南联大——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战时期联合成立的临时大学。

关于「西南联大」,许多人只闻其名,“不明觉厉”。教科书上的描述往往是这样几行字:

仅存续8年,却影响中国长达80年。

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位院士和多位人文大师。

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如果说,西南联大对大多数人而言,原本是一段只堪仰望、却遥不可及的岁月。

但在一群年逾90岁的老人心中,西南联大是永不褪色、绵延一生的青春记忆。

在纪录电影《九零后》中,他们将带我们回到这所传奇「母校」,回到自己的青春岁月。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摄制、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出品

腾讯影业、哔哩哔哩影业、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

云集将来、云南金彩视界影业、上海大象伙伴影业联合出品

《九零后》共拍摄16位联大学子,他们散落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以说,这部电影拥有史上最星光璀璨的“演员表”:

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几天前刚刚度过周岁生日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

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

岁的《呼啸山庄》译者、翻译家杨苡

岁的《让子弹飞》原著者、作家马识途

……

他们是平均年龄96岁的“90后”老人,然而在影片所呈现的岁月中,他们正值青春。

他们吹散故纸堆上厚厚的尘埃,向我们展现出西南联大这四个字背后灿烂的本貌,这所“中国最传奇大学”鲜活、真实的校园生活——

考联大有多难?资深“地下党”马识途当年受组织委派,要在西南联大所在的云南长期潜伏,只好考学。

“一考我就考上了。”这是来自近一个世纪前的「凡尔赛」发言。

联大最负盛名的国文课,由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等教授轮流给大一新生讲授,每人两个礼拜,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无所不包,有人宁愿穿过一座昆明城也要来旁听。

条件意外的艰苦,“比中学还不如”,宿舍是茅草屋,床缝里爬满臭虫;马口铁打造的教室屋顶一下雨就“叮叮咚咚”,下雨天讲课的声音都被盖过,于是教授大手一挥,在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

和西南联大同时揭开面纱的,还有步下神坛的众多大师。原来,成为“大师”之前,他们也不过是一群普通大学生,同样在青春的烦恼中辗转反侧、在人生的迷途中上下求索。

他们也会逃课,也会不及格,也谈恋爱,也为了考试分数“斤斤计较”。

年逾百岁,昔日同窗都一个个故去了,翻译家许渊冲的“少年心性”却还要冒出来争个高下:我们英文成绩差不多,我法文比他好!

他们在烽火岁月中求学问道,“泡在”陈寅恪、金岳霖、吴大猷的课堂上;战火烧到联大,跑警报、睡战壕又成了家常便饭;大三大四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外文系学生被分在各个部队担当翻译官,甚至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回忆在联大求学的日子,他们心头有火,眼中有光。

曾经模糊的「西南联大」的概念变得真实可感,与其说,《九零后》是记述了一段历史,不如说这部纪录电影清晰还原了一场真实存在过的梦,艰苦且残酷,浪漫又恣意,迷人而恢弘。

《九零后》是首部登上大银幕的西南联大题材纪录电影。它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作纬,将西南联大的宏大历史织成更为生动、丰满的个体生命史。

当这群联大学子站在百岁的时间节点回望,青春再现,风华依旧。

正如英文片名“Onedaywhenwewereyoung”,在导演徐蓓看来,《九零后》“是一部青春片”。

“那一代人的青春,因为受了战争的影响,是特殊年代的青春,甚至是沉重的、要付出生命的青春。然而,苦难的岁月丝毫不影响他们青春的亮丽。”

那么,言归正传——

这部由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的纪录电影《九零后》,今天正式官宣:

5月29日全国公映。

《九零后》“人杰版”预告抢先看

试映会上,“九零后”老人们的风趣和诙谐博得满堂笑声,而赤诚的家国情怀又令大家“泪流满面”。

试映结束后,观众的最大反馈是“惊喜”二字。年轻观众表示,“他们的困惑和迷茫,和我们现在的90后一样,完全没有距离”。

大家甚至还很担心:这么好的电影,可不能被市场埋没了啊!

《九零后》导演徐蓓,目前三部纪录片作品的豆瓣评分别是9.2分、9.4分、9.5分。年播出的纪录剧集《西南联大》,在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豆瓣近3万人打出了9.4的高分,“自来水”潮涌而来。

《西南联大》刚播出时豆瓣9.3分,看的观众越来越多,竟然涨到了9.4

豆瓣评论区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心神往之的一段历史,务实又浪漫,艰苦而又活泼,大师星布,浩篇充栋。”

“有爱国主义,有书生情怀,有高山仰止,也有人间烟火。”

“让人无限怀缅昔日文人的铮铮风骨。”

“西南联大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表征着一个民族在面临存亡绝续临界点时,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而打开腾讯视频,《西南联大》纪录剧集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中学生的“打卡圣地”。

“如果早点看这部纪录片,我就不会虚度大学四年。”“如果能在高考前看到这部纪录片就好了!”“看完之后,我想看书,我想学习,我想不负此生。”类似的弹幕频频出现。

而同为西南联大题材的纪录电影《九零后》,选择了完全从联大学子个体生命史的角度关照西南联大的历史,涉及更多人物,捕捉更多细节,呈现一代联大学子的生平、风骨与抱负。

遗憾的是,在影片创作期间,已有3位拍摄对象离开人世,本片的“抢救式”拍摄也为他们留下了珍贵的绝版影像。

影片在弥补剧集版观众“没看够”遗憾的同时,手绘动画、音乐音效方面都做了电影化提升,由台湾金马奖音乐人范宗沛创作原创音乐,并对这一主题进行更广泛、深度的开掘。

在试映会上,曾问过观众,认为这部影片适合哪些人看?

大家一致的答案是:所有人!

所以,欢迎——

热爱电影、纪录片的你,走进影院欣赏这部视角独特、制作精良的年纪录电影力作;

热爱文学、历史的你,来与许渊冲、杨苡、巫宁坤对话,与联大学子回忆中的闻一多、陈寅恪、穆旦、沈从文、汪曾祺“重逢”;

理工科背景、爱好科学的你,走近科学界“大神”的人生,一睹大银幕首次呈现的杨振宁、李振道诺贝尔获奖独家影像;

清华、北大、南开、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和校友们,回首电影所记录的、“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8年历史,寻得弦歌不辍、文脉相传之根;

为学业、为前路偶尔迷茫的中学、大学学子们,来感受百岁老者笔耕不辍的赤子之心,思索今日之青年为什么而读书,不负韶华,惜取少年时;

70后、80后家长可以带上孩子,来领略一代大师的学者风骨和家国情怀,沐浴一场润物无声的精神洗礼;

90后、00后的朋友们,一起走进影院,感受当年的联大学子、如今的“九零后”们的励志青春,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灵魂共振;

你也可以带上50后、60后的父母走进影院,在这部电影中回到那段血与火、歌与泪的既往岁月,重温那段读书、保家、救国的热血年华。

如今许多人谈论西南联大,最常说一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这一次,真实的西南联大将登上大银幕,焕发昔日光彩。我们期待大家走进影院,赴“九零后”联大学子们之约。“山河沦落处,群星闪耀时。”我们一起,重返西南联大。

继电影《零零后》观影活动之后

知我家庭教育

再次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