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大学生感叹,在大学里流的汗水和眼泪,都是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本来高考卷面分数挺高,完全可以选择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结果一念之差成了大冤种。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随着家长对下一代教育方面的重视,各方面都容不得半点差池。每到一个重要阶段,都会花钱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有些学生的名字都是家长斥巨资请“大师”算过的,学生的择校、校外补习机构,也是家长精挑细选的。
好不容易来到高考这个人生转折点,更是要小心谨慎。卷面成绩方面家长帮不上忙,填报志愿这块家长可不能忽视。三分考七分报,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
昔日文科热门专业,可能即将成为“天坑专业”对于物理方向的高考生来说,填报志愿难度并不大,毕竟大部分理工科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水平,都要比文科专业好一些。最发愁的就是历史方向的考生家长,尤其是没有人脉、没有背景、没有经济实力的学生,大部分文科专业学得再好可能也是毕业即失业。
选择专业就离不开专业热度,文科生大半都会报师范专业或汉语言文学专业。毕竟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未来考编还是很有优势的。即使编制考试竞争激烈,可贵在一劳永逸,只要有机会上岸,后面就无须家长再操心。
只不过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当教师,可能一辈子都要过着清贫的生活。想要凭努力逆天改命,未来进入名企大厂实现财富自由的可能性比较小。
还有些文科生不仅理科成绩弱,就连数学也学不明白,高考选择专业也是想选择一个远离数学的专业。如此一来,小语种就成了热门专业。毕业后有机会进入外企工作,或者出国留学,也可以教外国人说中文,工作清闲待遇不菲。
昔日小语种专业确实炙手可热,不过近两年的高考中,录取位次却不断下跌,这也能反映出该专业大类发展前景遇到瓶颈。各种翻译软件横空出世,没有其他核心技能,纯粹的语言专业就业机会都不太理想。
以前企业会高薪聘用翻译,新一届年轻领导学历水平都不低,不需要带翻译,实在沟通不畅,只要打开手机APP即可,企业也能降低用人成本。如此一来,小语种专业未来可能要比“生化环材”的天坑专业学生还要倒霉。
大学专业热度并非一成不变,届高考生需了解以高考大省河南为例,去年高考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录取位次,直接从阵营降到普通大学的位次。这也让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捡漏读名校,入学后看到学长学姐的就业情况,才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尤其是人工智能飞速发展,4年后就业情况或将更加严峻。
略显无辜的是这两年的小语种应届生,明明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专业热度还挺高,怎么还没毕业就变天了?大学专业热度的变化,也导致部分考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恨不得退学重新参加高考。
其他专业还能通过考研来增加竞争力,小语种专业的研究生考试比教育类还内卷,任何专业都可以来跨考。毕业后,这些复合型人才显然更吃香,纯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欲哭无泪。
不知道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家长可以尝试用模拟成绩到蝶变志愿中一探究竟。31个省份的院校、专业一目了然,大大提高高考填报志愿的效率,避免踩雷。
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不能只看眼下和过去,更要放眼未来。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报考家长熟悉的领域和专业,一旦涉及到知识盲区,家长真是爱莫能助。
与其盲目报考,不如家长多虚心学习,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13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