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5岁前,我的人生是一条固定的轨迹。
认真读书-考上大学-攻读研究生-努力工作-结婚生子-平衡事业和家庭
仅有的两次叛逆:
一是十年前从北京某重点大学辞去高校英语老师一职,考进了央企总部(当时还是国家某部委);
二就是今年,我从工作了十年的央企总部辞职了,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辞职前,我已经做到首席翻译,外*部外聘翻译,并且收到了联合国邀约。
辞职后,这些头衔都成为历史,我就是我了。
在我父母以及所有朋友同事的字典里,辞职是跟我无关的两个字。因为如果不出意外,我会沿着体制内的规划,上升到处级干部、局级干部……
但就在事情发展很顺利的那段时间,我辞职了。
我曾以为人生到了35岁,就被固定住了,但我辞职的那一刻,我竟然感觉人生重新开始了。
这段时间忙忙碌碌,做了很多很多事情:
数不清的口译任务,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开国际会议;
组建了工作室,人力财务税务法律都要自己学习;
规划了孩子们的教育路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兴趣爱好……
2
曾经有妈妈曾经问过我,为什么要自己教育孩子?
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我过于自信,主要是因为我调研了一圈之后,发现没有人比我英语更好,也没有老师比我更了解我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原本就时间紧张的我不想浪费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
在带孩子英语启蒙的过程中,因为兄妹俩完全迥异的性格,我没少遇到麻烦,有很多想不明白的问题,还有很多鸡飞狗跳的慌乱时间。
我偏偏又是个完美主义者,加上三年大学老师的职业习惯,我不允许自己带着问题度日,于是开始研究教育,看了很多书,但仍然觉得不能解决我的疑惑,于是又开始攻读专业书籍。
[有一点想跟大家说,我研究这么多教育问题,不是为了培养多么优秀的孩子,只是为了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白天高强度的工作,下班自己带兄妹俩,晚上阅读哄睡,然后我再爬起来码字、写文章、研究教育书籍,以及更重要的,准备申请联合国口译资格。
这样的节奏,一晃就是五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下来的。
好在一切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代价就是我自己肉眼可见的变老,还有偶尔的迟疑。
我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曾经在《35岁,我离职了》这篇文章里跟大家分享过,中年人的生活不能既要又要,否则生活就是既不给也不给。
所以,我选择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我的翻译事业,以及妈妈这份责任。
大家也经常问我怎么平衡,没有办法平衡的,只有取舍。
还有朋友经常问我,还会不会去日内瓦,当然会啊,那是我的梦想之地,只是时间问题吧。
3
辞职以后的生活非常踏实,也许是生活向我亮了底牌,也许是我知道了自己的底线,总之不再有患得患失的心情。
当我跳出原来的固有思维时,我发现我的人生有了更多可能,不再总是觉得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是拿回了生活的主动权,想做就去做,错了也无妨。
与金钱无关,真的关乎内心。
人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而当你终于面对时,是一种久违的自我理解。
只有被理解后,人才能真正释放自己。
其实当时最让我意外的是我妈,她曾经是坚定的体制内支持者,作为最被她期待的大女儿,我很犹豫怎么跟她说,结果我妈先开口了:“妮儿啊,你要是累了,就歇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这句话简直就是催泪弹,我破防了。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超级英雄》,很多时候,家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彼此。
4
离职后我原本准备安排一场远行,算是对过去的一个正式告别。
结果因为翻译任务过于繁忙,一直未能成行,答应孩子们的生日礼物(一年一场旅行)也没有兑现。
日子总在匆匆忙忙中过去,很多事情不马上做,就可能没机会了。所以上个月月底,我推掉了所有的安排,一家人一起远行了一周,过程我记录在了服务号“翻译官妈妈的书架”——《旅行是一场冒险》。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小事。
有一天傍晚我们在三亚海滩散步,喜欢昆虫的哥哥竟然在夜色昏暗中发现了一只很大的螳螂,真的很大。
正要去抓的时候,一阵海浪打过去,就把螳螂卷走了。
就在我们觉得很可惜的时候,那只螳螂居然从凶猛的海浪中跳了出来,跳回了岸上!
但是好景不长,又一阵海浪重新袭来……
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再也看不到螳螂了,馒头哥哥心里还挺难过的,小螳螂终究还是抵不过大海。
结果!当我们沿着沙滩走了半小时后折返回房间的路上,又发现了这只螳螂!
被海浪袭击了一个小时,他竟然还没有被卷走!
馒头冲上去赶紧把它救起来,带回到草丛中。
我曾经听到“龙卷风可以卷走一栋房子,却卷不走一只蝴蝶”的说法时,还觉得有点夸张,但我亲眼见到这只螳螂与大海抗争的这一幕时,才真正感受到:
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离职的意义所在:不顺从。
5
所以中年辞职后,我准备做什么?
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有一点,我不再给自己做五年规划了,我准备好了迎接生活中的任何不确定性。
Liveinthemoment.
我希望,每一天都能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而当十年后再回首,我会感谢当年这个不顺从的自己。
Yours,翻译官妈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sz/1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