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智库
品牌立论
口碑行销
舆情数据
策略咨询
文|水诺(同相)
对于国剧男演员来说,“偶像气质”是加分项,“演技实力”才是基础项。“鲜肉”之所以“诱人”靠的是“颜值”和“偶像”气质,但是仅仅“以色侍众”的“偶像”必然行之不远。反之,实力中生代“老干部”稍加打扮便能“俘获众生”。时尚芭莎推出“是胡也是霍”封面,赚得“3.4亿话题阅读率,87万评论”,第一天线上5万本杂志脱销。可见“色艺双绝”的中生代男演员影响力超群,赶超“小鲜肉”不在话下。
都市情感剧《小情人》热播,一代大侠“乔峰”(胡军,张纪中版《天龙八部》)化身“单身父亲”;曾经年轻、冲动的“方言”(王志文,电视剧《过把瘾》)早已在两年前就成了“大丈夫”;60后男演员已经到了“扮演父亲”的年龄,戏路愈窄,几乎只能接演“家庭剧”。60后“退居二线”为中青年男演员留足了空间,为何国产剧中生代男演员没能成功接档“老戏骨”,反而被小鲜肉“强势霸屏”?
《谈判官》于6月15日播出,该剧虽然号称是《翻译官》原班人马打造,男主角却由之前的黄轩变成了现在的黄子韬。大势中生代男演员黄轩被小鲜肉黄子韬取代,不由地让人想起年的一场番位之争——
改编自乐小米同名小说的都市情感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于年9月开机,中生代演员钟汉良饰演程天佑,小鲜肉马天宇饰演凉生。“程天佑”和“凉生”两个角色在剧中的重要性不相上下,两家粉丝为“谁是第一男主”而争得不可开交,钟汉良粉丝诅咒谩骂马天宇,言语极为不堪。
中生代与小鲜肉之间如此公开的“竞争”并不多见。但是,近年的电视剧市场中小鲜肉强势霸屏,中生代男演员相对式微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1
国剧男演员之三大怪现状
1.小鲜肉垄断:“鲜”而过“嫩”
随着“小鲜肉”一词一同走红的是国产电视剧中85后、90后、00后一代的男演员。目前,当红的“鲜肉”演员有鹿晗、李易峰、林更新、陈学冬、杨洋、张艺兴、张若昀、马可等人。从近两年作品的数量来看,“鲜肉”演员大有“攻占‘国产剧’高地”之势。然而,从专业素养来看,这批小鲜肉虽然足够“新鲜”、颜值够高,但是在演技方面未免“过嫩”。
年,李易峰主演的《诛仙青云志》《麻雀》高开低走,陈学冬主演的《是!尚先生》被吐槽的体无完肤,张若昀主演的《九州天空城》更是“闪瞎了观众的双眼”。然而,年,电视台却依旧欢天喜地地迎来了一批“鲜肉剧”,鹿晗主演的《择天记》、马可主演的《思美人》前期宣传来势汹汹、铺天盖地,开播后却“口碑与收视双低”。
为何小鲜肉们演技平平却可引得投资商和粉丝为之“摇旗呐喊”?在资本飞速流转的影视市场中,“效益”才是王道,影响力和吸粉力就等于吸金能力。“鲜肉戏”只走“流量”不走“心”,纵使小鲜肉们“鲜”而过“嫩”,却在粉丝的支持下“恃宠而骄”。
2.中生代浮沉:“红”而不“紫”
50、60后老戏骨“廉颇老矣”,85、90、00后小鲜肉“羽翼未丰”,中生代男演员本应该成为国产电视剧的主力军。然而,凭借《琅琊榜》《伪装者》大火的中生代演员胡歌、靳东并未“借势发力”,几乎沉寂。而屡破收视纪录的《人民的名义》为“老戏骨”们圈了一票粉丝,作为第一男主的中生代男演员陆毅却被批“演技太差”……
“颇有名气”的中生代男演员不在少数:黄晓明、陆毅、佟大为、邓超、刘烨、胡歌、靳东、罗晋、杜淳、李晨……这些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中生代男演员不可谓不红,为何却难以“大红大紫”?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多为“虚张声势”之辈。事实上,陆毅、黄晓明等人或许的确演技平平,但中生代中也有胡歌、靳东、邓超、刘烨、张鲁一等演技颇为扎实的。
也有人认为他们缺乏代表作,然而,胡歌曾凭借“仙剑”系列一炮而红,年也再次凭借《琅琊榜》“涅槃重生”;刘烨在电影、电视剧方面都有口碑收视双高的作品,年也在热播剧《北平无战事》中担任主角……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不缺乏“有口皆碑”的作品,却依旧难以像“小鲜肉”一样保持长久的热度,原因何在?一方面,中生代演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难免“僧多粥少”;另一方面,与“小鲜肉”相比,他们又缺乏气质鲜明的“人设”,只能靠作品说话。
3.港台男演员进军内地:“返老还童”
近年来,内地热播剧中总也少不了港台男演员的身影,除了热度最高的霍建华、钟汉良、刘恺威等人之外,吴建豪、何润东等港台演员也开始活跃在内地电视剧作品中。而且,目前看来,启用港台男演员的趋势不仅不会改变,还会愈演愈烈。在拍或将播的电视剧中,《火王之破晓之战》的男主是陈柏霖;《烈火如歌》的男主是周渝民;网传《扶摇》中杨幂将搭档阮经天……
钟汉良、霍建华理应划归“中生代”,吴建豪、言承旭、周渝民、明道则算是翻新的“回锅肉”了。然而这些“大叔级”港台男演员却“返老还童”,一度活跃在青春偶像剧中。虽然有些观众仍沉浸在大叔们的“霸道总裁”的人设中无法自拔,但也有网友开始对此提出了质疑。
网传赵丽颖主演的新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男主选定言承旭,萤火虫和众网友纷纷对此表示不满和抵制。网友们认为言承旭已经年龄已“超标”且已经“过气”,不足以撑起偶像剧男主的角色。曾经的少女偶像“道明寺”如今被嫌弃至此,令人唏嘘不已。
港台的“偶像体制”发展较早,因而相较于内地男演员,港台中生代男演员外形更为时尚,更具偶像气质。整体而言,港台男演员的介入使中生代男演员群体面临更为激烈的内部竞争,“狼多肉少”的境遇下中生代男演员想要出头更是难上加难。
2
是中生代抛弃了“国产剧”,
还是“国产剧”抛弃了中生代?
国剧被“小鲜肉”垄断,是中生代男演员抛弃了国产剧还是国产剧抛弃了中生代男演员?细究起来,“中生代”男演员的沉浮既是中生代男演员自身原因所致,也是国产剧现阶段发展的必然。
就“中生代男演员”而言,其自身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只卖“作品”不卖“人设”。中生代男演员崛起于国产电视剧的转型时期,虽也曾出演偶像剧,但其本身并不是按照“偶像”人设打造的。他们演技扎实,靠角色和作品说话。作品热则演员热,角色火则演员火,无作品的空档期演员唯有落寞。
然而随着中国娱乐产业的发展,如今的演艺圈也逐渐走入一个“卖‘人设’”的时代,无论演员、歌手还是主持人不能仅靠作品说话,也必须靠“人设”为自己代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似乎是明星的时代不是演员的时代;这是一个不仅靠角色更靠人设说话的时代。
二是中生代男演员纷纷面临转型。中生代男演员已经过了靠颜值吃饭的年龄,如今更多地是要依靠才华。有的人想要从“鲜肉”转型为“戏骨”,比如胡歌;有的人想要从电视平台转战大银幕,比如钟汉良……
而对于另一些“中生代”男演员来说,单一的表演才华已不足以撑起他们的“事业心”。凭借着现有的人气和资源,很多中生代男演员或立志做导演(如徐峥、邓超),或变身做老板(如黄晓明),或进军综艺领域(如邓超)。中生代的转型和出走给“小鲜肉”们留足了“趁虚而入”的空间。
当然,国剧也要对其与中生代男演员之间的“隔阂”承担一定的责任。首先,国产“大女主戏”的盛行将“中生代”男演员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给“小花”们当绿叶自降身段不说,投资回报率也很低。中生代男演员自然不甘心做垫脚石,成就女主而委屈自己。
“大女主戏”不得不弃用“中生代”而选择“老戏骨”——《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芈月传》等剧主要靠老戏骨来撑起男性角色的“半边天”。《锦绣未央》和《凰权》倒是获得了中生代男演员的加盟,前者靠女主唐嫣“自带”男友罗晋;后者为邀请陈坤而将剧名改为《凰权奕天下》,生生把一部“大女主戏”改成了男女双强。
其次,国剧多IP,重“粉丝”过于“一般观众”。当前的热门国产电视剧大多由IP小说改编而来,所谓IP其实就是粉丝经济的产物,IP改编剧自然算是粉丝经济催生的产品。IP改编剧最想要抓住的不是“一般观众”,而是具有收视黏性和超强购买力的“粉丝型受众”,因而相较于实力派演员,国产电视剧更需要“流量明星”来吸引粉丝观看。
此外,网络剧是将“中生代”男演员置于尴尬境地的另一助推器。在国产网络剧起步之前,“小鲜肉”们只能在电视剧领域与中生代前辈同台PK。如今,网络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捷径与契机。《无心法师》《太子妃升职记》《最好的我们》“点燃”了张若昀、盛一伦、于朦胧、刘昊然、张艺兴等鲜肉们的“演艺之火”。“小鲜肉”们在网络平台上大火之后转而向电视平台进发是必然之事。
3
“男色”消费时代,“色艺双绝”才是王道
除了“中生代”男演员及国剧自身现状的原因之外,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也是导致“国剧男演员三大怪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限韩令”的颁布,韩国影视作品及韩国明星开始淡出中国观众的视野。然而,韩剧集韩国明星对于中国观众审美观的影响却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去的。
百度百科对于“小鲜肉”的解释如下——“小鲜肉最早是年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性明星的称呼。”年前后,李敏镐、金秀贤等韩国“鲜肉老公”红遍中国,鹿晗、吴亦凡、黄子韬、张艺兴等在韩中国艺人也纷纷回国发展。“大叔”的时代落幕之后,韩国开始向中国输送鲜肉,悄然影响着中国观众的审美观。
近年来,富有时尚感的鲜肉颇受时尚界和奢饰品牌的青睐。超一线VogueChina;其他一线ELLE、时尚芭莎、嘉人、时尚COSMO等五大女刊以及兰蔻、娇兰等一线护肤品牌纷纷抛弃小花旦,转而邀请吴亦凡、盛一伦、杨洋等鲜肉做封面人物或代言。时尚芭莎11月下期以鹿晗为封面人物,8分钟破万,四小时售罄两万册。“男色”的粉丝吸引力可见一斑。
有网友wanwan对此评论道,“从小鲜肉这个词出现开始,娱乐界对女性的讨好就开始了……商业社会,购买力才是王道……谁更给力就更有话语权,一切本都是应当的。”
观众普遍对鲜肉较为宽容,对女性演员则较为挑剔。曾经的花旦杨幂、赵丽颖、袁姗姗、陈妍希等人无一不是被网友“黑”出来的,如今的小花杨紫、关晓彤等人也频频被爆黑料。长得漂亮的女演员容易被贴上“整容”、“花瓶”的标签,而不够漂亮也会被吐槽——袁姗姗的“香肠嘴”、陈妍希的“包子脸”。
在“偶像养成”制发展的初期,培养男性偶像似乎比培养女性偶像更低风险。但是鲜肉消费毕竟是粉丝经济时代的阶段性审美造就的偶然,而优质偶像的养成才是确保粉丝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然之路。
《择天记》收视率徘徊在1%左右,《思美人》开播第二天暴跌至0.36,两部剧的豆瓣评分分为别4.6和3.9。王思聪评价鹿晗的《择天记》时说,“鹿晗和刘亦菲挺像,她曾用一个表情(对,就是无表情)演了几部电视剧……我发现中国很多观众不知道高冷和面瘫的区别。”事实证明,鲜肉并不一定是收视率的保障,流量明星也拯救不了神剧。
对于国剧男演员来说,偶像气质是加分项,演技实力才是基础项。“鲜肉”得以诱人不仅是因为“新鲜”,更多地是依靠其自身的偶像气质,但是仅仅“以色侍众”的偶像必然行之不远。反之,实力中生代“老干部”稍加打扮便能“俘获众生”。时尚芭莎推出“是胡也是霍”封面,赚得“3.4亿话题阅读率,87万评论”,第一天线上5万本杂志脱销。可见“色艺双绝”的中生代男演员影响力超群,赶超小鲜肉不在话下。
粉丝和观众不会一直为“‘以色侍众’的鲜肉和作品”买单,国剧男演员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提高有迹可循:热门男性群像戏中“老戏骨”的蹿红证明了观众对于演员演技的要求和肯定;中生代演员中不乏胡歌、霍建华、钟汉良等外形时尚、粉丝基础强大、演技扎实的“优质偶像”;小鲜肉们也并非都是毫无演技的“花瓶”,张一山、白敬亭、刘昊然等实力“鲜肉”颇受观众喜爱。
鲜肉霸屏引得演艺圈、文艺界人士纷纷指责,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对小鲜肉的态度则较为客观中肯,谈及小鲜肉话题,六小龄童表示,“要给他们时间成长”。事实上,国剧中生代男演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身、找准定位。在“老戏骨”、“中生代”、“小鲜肉”的不断磨合中,国产电视剧男演员的专业水准才能全面提高,国产电视剧的整体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在粉丝经济盛行的今天,中生代演员需要包装,要从外形方面改善自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小鲜肉则需要学习,要在演技方面提升自我。“男色”消费时代,“色艺双绝”固然是王道。但是,在任何时候,“艺”要比“色”更重要。毕竟,实力超群而形象普通的中生代男演员尚且可以等待时机,靠“角色”和“作品”成名;而对于鲜肉演员们来说,颜值保不了饭碗,提升演技是其唯一出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hy/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