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电视剧的问题和对策有哪些?
1、现状
年-年,IP电视剧可谓井喷式爆发,《古剑奇谭》、《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盗墓笔记》、《琅琊榜》、《秦时明月》、《芈月传》等剧集集体发力。年有《幻城》、《微微一笑很倾城》、《锦绣未央》,《兰陵王妃》年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有如下几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民的名义》、《我的前半生》、《楚乔传》《欢乐颂2》、《白鹿原》等。
2、国产IP电视剧存在的问题
一是盲目囤积IP资源,加大了电视剧投资风险。
二是题材的单一和原创的缺乏导致电视剧IP生产内容同质化。
三是电视剧P生产过程中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日益突出。《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因为作品片花、海报等的署名问题与花儿影视进行了一年多的维权纠纷。《锦绣未央》的原著小说被指涉嫌抄袭部作品。
3、对策
首先,利用网络文学题材的多元化打造电视剧IP生产题材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言情剧、家庭伦理剧、历史剧、谍战剧等外,应积极拓展更广泛的题材类型。如现代都市题材电视剧中,表现各种职业的电视剧类型一直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年《翻译官》的热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拓展电视剧IP生产的多元素内容,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此外,吸收更广泛的内容来源,打造优质内容。《轩辕剑之汉之云》《复合大师》《深夜食堂》《漂亮的李慧珍》等对游戏、电影、漫画、韩剧的改编。爱奇艺推出的总额达万元的“优秀剧本奖励基金”,便是对优秀原创团队和原创剧本的有效培植。另外,广泛的内容来源还体现在利用IP剧的影响力打造衍生剧上。如《琅琊榜》、《使徒行者2》、《欢乐颂2》等,这些“剧二代”正是希望借助母剧的东风再创佳绩。
最后,培育原创IP,进行电视剧IP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年国产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没有任何IP背景,通过对历史真实人物故事的改编彰显了秦商的诚信、大义,带动了相关服饰、景区旅游甚至陕西美食的热销,成为电视剧原创IP自主培育的成功范例。
《微微一笑很倾城》热播时,电商网站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剧中同款服装、首饰等产品进行售卖。同时,这种对IP产品的完整版权购买以及自主培育还能有效避免版权违规现象,使知识产权能够得到合法保护。
二、谈谈IP电视剧的改编
1、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改编
例如年播出的新版《平凡的世界》就集中于故事主线的阐述,即使是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也能够快速融入剧情中。虽然删去副线的部分角色和情节,引发了部分原著爱好者的不满,但是剧集还是大体上保留了源自陕北大地厚重的历史感,表现出浓厚的带有乡土气息的人文关怀。编剧为小说增光的情况也很多。比如大火的《欢乐颂》、《翻译官》的原著基本上算是小众阅读的小说,但是在专业编剧的妙手之下,改编成了大众口碑极高的电视剧。
与电视剧《欢乐颂》的出色表现相比,其同名原著小说并不是可圈可点的优质IP。《欢乐颂》小说共3卷,篇幅冗长,且叙事结构混乱,人物缺乏细致刻画,对白缺乏特色,总体上冗杂拖沓,对大众缺乏吸引力。经过影视改编后的电视剧《欢乐颂》不仅叙事节奏更为紧凑,叙述的线索更加多元,原本过于平缓的文字叙述变得复杂而刺激,通俗且个性化的人物对白各具特色。五位女主角的故事多线交叉并行,矛盾冲突也由单向走向多元。
《花千骨》的改编算比较成功,担任编剧的饶俊透露,他的经验就是仰仗编剧与原著作者的沟通。他与《花千骨》的作者是高中同学,“我跟作者合作的时候,我负贵出初稿,她负责修订。这样的方式既能发挥我作为改编者的作用,又能通过作者来保证对小说的还原度。尤其是人物性格这些要素,原著作者的拿捏是最准确的。”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讲述的是青丘白浅和天族太子夜华三生三世的爱情故事,线索是比较单一的,加之小说通过白浅的个人视角讲述故事,情节主要围绕两人之间的感情展开,这是一个单线的情节模式。于是,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编剧又将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枕上书》中东华与凤九之间的爱情纠葛加入进来,形成情节的副线,与主线形成了对比映衬的效果。此外,子阑与胭脂、连宋与成玉的情感纠葛,也成为主线的陪衬。
电视剧《爱情公寓》承载了无数观众的欢声笑语和青春回忆,其电影版投拍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然而,观众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该片虽然如宣传所说集结了电视剧原班人马,却偷偷换了主角,又将原本轻松搞笑的爱情喜剧移花接木为惊险刺激的盗墓之旅,令大部分怀着追忆青春的心情走进影院的电视剧迷大呼上当,“不出所料”地迎来口碑和票房的滑铁卢。
因此,经典IP的翻拍致敬之作若想青出于蓝,创作者必须掌握平衡调和之道。在叙事内容上,我们首先要仔细分析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其价值内核究竞何在。创作新的作品时,抓住这些需要继承发扬的要素悉心打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而又合理的创新。在创作手法上,创作者需尊重并适应拟投放媒介的创作语言与艺术规律,努力探寻经典内容与投放渠道的最佳契合点。
其实,贩卖伪情怀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影视行业诸多深层问题交汇纠结之后的一个突出表现。在浮躁趋利的创作风气影响下,本该用于打磨创作的精力被花到了争夺热门IP上,应该花在雕琢作品上的制作费用被明星的天价片酬挤占,本应敬畏艺术、致敬经典,继承发扬经典IP作品思想艺术特色的创作态度被打着怀旧旗号捞快钱的投机心理取代。
于是,“快餐+速食”的经典IP致敬翻拍与模块剧本、段子拼接、五毛特效、抠像后期、浮夸表演、CP炒作、偷票房、粉丝掐架相伴相生。这些投机取巧、饮鸩止渴的做法虽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赢得虚高的热度,却破坏了粉丝心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动摇了经典IP苦心构筑的群众基础、消耗了整个影视行业的公信力。
2、善于运用现代电视制作的新技术
年末广受好评的《琅琊榜》人物的服饰按身份的不同,有着严格的区分,有品级的人物衣饰上都有代表身份的喑纹以及不同材质的区别。《琅琊榜》的艺术美感还体现在它的大部分画面都极度注重构图,采用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以及三分法则等符合人类视觉美感的构图方式。
3、正确引导IP电视剧的价值观,展现其在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年10月,由孔笙、李雪执导,海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整个剧情围绕“赤焰军旧案”和“两王夺嫡”展开,将历时正剧的厚重和武侠剧的潇洒融人其中,真实与虚幻,庙堂和江湖,权谋和真情,争斗与大义,这些元素构成了《琅琊榜》的魅力所在。虽然整个历史架构是虚幻的,但《琅琊榜》的内核却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将人与人之间的兄弟之义、骨肉之情、以及匡扶天下,激浊扬清的理念描绘得淋漓尽致。
年末到年初,一部跨年大戏《芈月传》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还引起了众多话题的热议。与《甄嬛传》的架空历史不同,《芈月传》是以战国时期为背景,剧中不少情节与历史记载也相符,如秦王嬴驷车裂商鞅、南后郑袖陷害魏美人致其被割去鼻子、张仪舌战群臣、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蔺相如完璧归赵等。因此,作为古装传奇剧,该剧既能依据一定的史实进行讲述,又能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与创造,很好地做到了虚实结合。
“看IP剧,其实能从中学到很多现实的东西。”有观众表示。在这位观众看来,表面上是虚构世界的IP剧,其实反映的也是现实世界,这正是她会在下班后上网刷剧的原因。“就像《楚乔传》里的主人公,一点点在逆境中崛起。”架空的世界、古代的服装,不过是折射现实职场的虚拟外壳而已。而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hy/6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