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中美破冰之旅正式启程,伴随着“空军一号”在北京机场缓缓降落,一场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当时,尼克松主动伸出手和周恩来握手,两人握手的瞬间被记者拍摄了下来,永久定格,这张照片迅速传遍了美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在中国报纸发表的照片上,却凭空消失了一个人,他是谁?为何会消失?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中美关系进入了“暧昧期”,经过近十年的博弈,美国访华之旅终于提上了日程。
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一直想在自己的任期内留下什么足以被历史铭记的丰功伟绩,他发现,中国已经逐渐崛起,和当年的旧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自己能够和中国联手,不仅可以制衡苏联,甚至可以找机会扳倒苏联。
抱着这样的企图,尼克松派出基辛格,开始频繁地和中国接触。
年2月21日,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恩来,王海容等外交部负责同志纷纷来到机场迎接。
尼克松刚一走出舱门,就看到了周恩来在等自己,他立马大步流星地走下舷梯,率先向周恩来伸出了手,周恩来也立马伸手回应。
随后,周恩来郑重地说道:“总统先生,欢迎您,您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
听到这话,尼克松也激动起来,对着摄像机说道:“我是跨越太平洋,和中国人民握手!”
当时周恩来说中文,尼克松说英文,两人能够正常对话,多亏了周恩来身后的翻译官,但是在公开的照片中,这位翻译却不翼而飞。
其实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尼克松总统于年访华,正是“十年动乱”期间,在当时那个年代,和美国打交道必须慎之又慎,难道说这位翻译犯了什么错,才被消掉了吗?
事实正好相反,他不仅没有犯错,还立了不少功。
陪同周总理接待尼克松的翻译名为冀朝铸,是外交部的老同志了,工作中,他克己奉公,专业素质过硬,深得周总理青睐。
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的时候,冀朝铸其实就站在周恩来身后,因为个子比周恩来高,冀朝铸就稍微前倾身子,将耳朵俯在周恩来身边,聆听两人对话。
因为这件事,冀朝铸整个人的身体都呈现前倾弯腰的形态,在当时那个特殊年代,江青、王洪文等人必然会拿此事说三道四,污蔑冀朝铸身体前倾是向美国人低头。
为了保护冀朝铸,周恩来批示在照片上消掉了他,所以在中国报纸刊登的那张照片中,周总理身后出现了一片空白,其实那里就是冀朝铸所在的地方。
当冀朝铸看到照片上没有自己后,立马就明白了,这是周总理在保护自己,不禁感动万分。
年周恩来病逝,冀朝铸在追悼会上痛哭流涕,他对工作人员说道:“我长大后就哭过三次,一次是父亲去世,另外两次就是送别陈毅同志和周恩来总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hy/12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