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翻译官 >> 翻译官发展 >> 正文 >> 正文

王志强小说刘烧饼和童烧鸡

来源:翻译官 时间:2017/11/29

刘烧饼和童烧鸡

王志强

刘爷打的烧饼可以说在小镇上是一绝,薄而酥脆,用手轻轻一拍,用嘴一吹就是一个洞。轻咬一口,入嘴酥、脆、香、甜、那叫一个字,美!只有吃过的人才知其中滋味儿,回味无穷。因而刘爷的烧饼成为当地一种美食。当地官员和百姓人家来个尊贵宾客都离不开刘烧饼和童烧鸡,逢年过节更是供不应求,甚至连县城的人都慕名前来争相购买。那个年代没有铺天盖地广告宣传,靠的是人们口碑。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的桌面儿摆上这两种食品,那叫一个面儿!

刘爷五十多岁,中等身材,消瘦的脸庞满是皱纹,像地垄沟。鹰钩鼻子大眼睛,一脸络腮胡子,三天一刮。理发店的李阿姨说刘爷的胡子和他的性格一样硬,没两把刮胡刀收拾不干净。刘爷的一对大眼睛炯炯有神儿,鹰沟鼻子大眼睛镶嵌在消瘦的脸上一组合起来像鹰。没客人的时候往店门口一站,插着腰看着过往人群,那样子像领导在检阅大部队,人也显得特别有精气神儿。

刘爷单身一人,老家在山东何地无人知晓,他也不说。逢年过节的也没见外人来过,只有镇武装部的孙部长请他去家中做客。刘爷是在年的春天来到小镇上的,当时是孙部长帮忙买下小镇中心临街的这间砖瓦房。房子有院,院里种的葡萄树。那个年代没有门市房一说,开门做生意。

每日天色微亮,刘爷便开始了晨练。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哪有心思跑步锻炼身体,而刘爷就是晨练中的其中一位。除了雨雪天气,刘爷的身影总是雷打不动的出现在小镇上。锻炼完身体回到店里开始洗漱,完毕后开始了一天的辛勤劳动,和面揉面制作烧饼。至于用的什么秘方,怎么做成的烧饼,和刘爷的身世一样,秘而不谈。

当一缕阳光透过晨曦照亮小镇的时候,刘爷做的烧饼也已经摆在了门口的摊位上。烧饼在簸箕筐里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直钻过往人群的鼻孔。烧饼价格公道,分量足,材料精,一毛钱一个。当天卖不掉的第二天八分钱一个,不过这种事情很少有。

童烧鸡大名童子明,与刘爷年龄不相上下,河北清河县人氏,和潘金莲是同乡。童烧鸡长得白胖白胖的,小眼睛,大鼻子,上面还有几颗黑芝麻(雀斑),两撇八字胡,一对招风耳,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每当有大姑娘小媳妇的来他摊位前买熟食或是经过,他那双色眯眯的小眼睛就开始不老实,躲在镜片后面就开始在人家胸前屁股上转悠。

童烧鸡早年家境富裕,母亲早逝,上面有两个姐姐早已出嫁,他是家中的独子,所以父亲把他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后正经本事没学会,吃喝嫖赌到是样样精通。父亲花了大价钱给他娶了一门亲事,以为他成家立业以后能够有所收敛,结果还是本性不改。 还是在一次喝醉酒的回家路上把一个大姑娘裤子给扒了,被呼救声音敢来的群众当场把腿给打断。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各级机关比较混乱,他父亲变卖了家中仅有的财产,七大姑八大姨的求人找关系,把原本有期徒刑十年改判为六年,并且发配到东北来服刑。因为当时的东北监狱里能够吃饱饭。他父亲在他服刑的第二年思子心切一病不起, 带着无比的眷恋撒手人寰。童烧鸡的老婆人本分,老实厚道,传统观念特别强。对童烧鸡不离不弃,带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思想没有和她离婚,并且领着子女从遥远的河北来到他服刑的县城,靠打个零工和捡破烂抚养两个孩子。那个年月不像当今到处招工的比较多,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可想而知有多难。童烧鸡当时腿被打断,由于耽误了治疗,落下了残疾,走路有些坡腿。好在他年少的时候上过私塾,识文断字,监狱照顾他,让他教服刑人员读书,平时出个板报什么的。由于在监狱里表现良好,提前一年减刑出狱。释放后的童烧鸡觉得无脸回家乡,回去也是抬不起头来,便决定留在县城下面的小镇上了却此生。八十年代祖国开放改革的春风已吹进东北,童烧鸡抓住机遇,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个体户之一。他当时带着老婆儿子寄住在女婿家院中的一座破草房里,把在监狱里结识的一位江湖郎中身上所学到的中草药知识,经过秘制配比,研究出了后来在小镇上乃至县城里都家喻户晓的童烧鸡。

童烧鸡的制作方法也是很上讲究的,首先选用的小鸡是三个月大的小公鸡,经过百味中草药熬制的老汤大火煮十分钟,改小火十分钟,在用湿稻草盖住碳火闷制十分钟出锅, 在用秘制的草药粉和果木粉配合红糖经过熏制。新出炉的烧鸡油光铮亮,鸡肉的香味混杂着中草药的味道沁人心扉,香飘千里。烧鸡身上的焦糖色在阳光下散发出诱人的色彩,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鸡肉入口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吃过以后流连忘返。

每天早上,童烧鸡把烧鸡挂在橱柜里,猪爪鸡爪猪头肉和各种熟食制品用小盆一同摆放整齐,然后拉着板车上的橱柜来到小镇的路边。车一停,板凳一放,支起的雨伞绑在橱柜旁的木棍上,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后来挣到钱后在镇里路边买了房子,才算安顿下来。房子在刘爷的店斜对面,橱柜摆在院门口的路边。

午后街上行人日见稀少,童烧鸡就去刘爷家的院中葡萄树下,两人坐在藤椅上或是喝茶聊天下棋,或是听着唱片机里播放的样板戏,有的时候也跟着哼唱几句智取威虎山,穿林海踏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

不过刘爷的嗓音不怎么样,嗓子像被烟熏过,唱出的歌声像寒冬窗外刮起的破旧塑料布发出来的声音。童烧鸡唱的到是有板有眼儿的,那一腔一调绝不亚于唱片里的歌手。

十年动乱结束后的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刑事案件逐步增多。小镇也不例外,其中四个黑社会团伙头目有南霸天,北飞龙,西黑子,东丁三。四个团伙成员经常火拼,打砸抢,生事扰民,把八万多人口的小镇闹的是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老百姓怨恨极大,哀声怨道。当时全国最典型的就是一位上将的女婿在郑州被流氓头目用警棍打死,于是邓主席亲自下令,一场83年的严打在全国一夜之间全面展开。小镇的四个团伙主犯及成员被一网打尽。北飞龙,西黑子被公审枪毙,南霸天被判重刑。丁三由于他舅舅当时是县城的政法书记,经过上下活动把一些罪名推给了手下,被劳动教养三年。出狱后的丁三在家老实了一年后又召集了几个闲散人员,每天在小镇上无所事事,寻衅闹事。

一日傍晚,落日余晖的天空撒下一片金光,小镇在残阳的覆盖下犹如一副水墨画。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安静一天的小镇中心马路边逐步地显得热闹繁华起来,小商小贩的各种吆喝声在繁杂的人群中不断涌入耳中,忙碌一天的居民在争相购买着各种家中所需食品及用品。

丁三也酒足饭饱地带着两个手下从饭店里晃悠出来,尖嘴猴腮的脸庞因醉酒而被麻醉成了黑红色,像猪腰子。嘴里喷着酒气,路人一看慌忙躲闪,如见瘟神一般。

他走到童烧鸡摊位处停下了脚步,小眼睛望着柜台里的烧鸡闪现出了贪婪的目光。他用手指着柜台里的烧鸡说:“这个大的给我拿出来看看”。童烧鸡拿出来递给丁三,他接过来闻了闻,那样子就像一只饿狼好多天没有遇到食物,然后递给一旁的弟兄,对童烧鸡说:“过几天给你钱”。说完扭头就走。童烧鸡刚想去拉丁三的胳膊,手刚伸出一半,丁三停住脚步回头瞪着童烧鸡。吓得童烧鸡慌忙把手抽回来,大脑袋像泄了气的皮球耷拉在肩上。

丁三心满意足地带着两个弟兄又来到了刘爷的摊位前,中途还抢了几个香瓜一边走一边吃着,那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和过去的土匪没什么区别。

丁三道:“给我装三十个烧饼”。

刘爷一伸手说:“三块钱”。

丁三一愣,这种事他在小镇上几乎没有遇到过,瞪着两只如同大红枣般的眼睛,楞了片刻来了句小兵张嘎里翻译官的那句话,说:“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给钱,吃你几个烂烧饼还给你钱”?

刘爷微微一笑说:“你吃别人的东西给不给钱我不管,我的东西不给钱就不行”。

丁三一听,怒气冲天的说:“老子今天就不给你钱,你能把我怎么样”?说着伸手就去抓簸箕筐里的烧饼。刘爷一伸手“啪”地将丁三的手打开。丁三像被触电了一样,一抖手缩了回来。

丁三有些惊愕,说:“老东西,你皮子紧了是不是,今天三爷给你松松”。说话间一脚将烧饼摊位踢翻在地,挥拳就像刘爷打过去。刘爷一歪身子躲过去,飞起一脚踹向丁三。丁三也不是徒有虚名,天天打架,不说是散打高手,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吃亏,更何况是三个年轻人打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丁三和两个弟兄围住刘爷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刘爷毕竟年龄大啦,哪是这三个畜生的对手,片刻间被打翻倒地,刘爷瞅准机会爬起来就往屋里跑。丁三他们猜想,刘爷这是去屋里取菜刀去了。三个人马上在周围随手捡起几块砖头握在手中。

刘爷从屋里出来啦,手里拎着的不是明晃晃的菜刀,而是一把乌黑发亮的小 。丁三一看不好,撒腿就想跑,这时枪已经响了。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小镇的上空,子弹从丁三的头皮上飞过,吓得他魂飞胆战,“妈呀”一声捂着脑袋蹲在了地上簌簌发抖,跟他一起来的两个弟兄早已吓得没了踪影。

刘爷冲过去一挥手用枪托就给丁三的头上来了一下,只见丁三脑袋上立马鲜血直流。刘爷用枪口顶着他的头气愤的说:“小兔崽子,今天要不是怕伤着路人,老子就一枪毙了你”!

丁三吓得身如筛糠,一个劲儿的磕头,颤抖的说:“刘爷,我错了,您饶了我吧”!

围观的群众早已经控制不住愤怒的心情,平时都很透了这些垃圾,高呼:“打死他,打死他……”

一声高过一声,一位群众首先飞起一脚踹向丁三,其他人紧跟着就是连打带踹……

刘爷的枪声在小镇上空响起的同时,百米远处的派出所长张麻子正在办公室里喝茶,吓得手一抖茶杯差点掉在地上。说了声“出事了”一下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带着两个民警就向出事地点跑去。扒开人群一看躺在地上的是丁三,他和两个民警相互对视了一眼,悄悄的又向后退了两步。张所长也恨透了丁三,整天胡作非为寻衅闹事,要不是他舅舅护犊子,早就想把他抓起来啦。丁三也是,仰仗着舅舅在上面,平时根本不把他们派出所的民警放在眼里。今天激起了民愤,被愤怒的群众围住群殴,张所长和两个民警看在眼里心中自然解气了不少。看打的差不多啦,再打就得出人命了才大喊了一声“警察来了,都住手”,扒开人群冲医院进行治疗。刘爷主动上缴了枪支后跟张所长去了派出所,因私藏枪支弹药罪被暂时关押在派出所的滞留室里等候处理。孙部长知道后 时间赶到派出所见到了刘爷,两个人说了很久的话,再后来孙部长回到办公室里拨打了很多电话,焦急的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时分两辆军用轿车来到了小镇,几位军官身穿87试新军装在孙部长的陪同下 进了派出所。过了许久,刘爷在几位军官的搀扶下从派出所走了出来,坐上军车回到了他烧饼店的院中葡萄树下。中午又有四辆军用轿车停在刘爷的店门口,车上下来一位将军和几位校级军官一同走进院中,他们在一起喝茶聊天,谈笑风生。

傍晚,刘爷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装坐上轿车悄悄的离开了生活了八年的小镇。同时,也带走了刘烧饼这一美食手艺,留给小镇人们的是 记忆。

几天后,丁三因敲诈勒索,寻衅闹事,流氓罪等被依法逮捕,数罪并罚判决有期徒刑八年。多年以后,刑满释放后的丁三没多久的一天夜里就被他曾经出卖过的那些弟兄们用菜刀砍死于街头。

刘爷的身份谜一样地困扰着小镇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

孙部长实在忍不住了,终于在一次酒桌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出来:刘爷少年时参军入伍,参加完解放战争后又保家卫国入朝作战。当年部队路过小镇时曾做过三天的休整,部队就驻扎在孙部长他们村庄。那个时候孙部长18岁,父母早逝,是村里善良辛勤的村民们把他抚养成人,是吃百家饭而长大。孙部长一心想当兵保家卫国,去营房里找到刘爷,把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刘爷听后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泪水汩汩而出。刘爷年少时父母在敌机轰炸中双亡,后来 的姐姐12岁就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在婆婆家经常受到打骂。每次看到姐姐身上的淤青,刘爷心疼的直呼老天不公,小拳头打在地上呼呼作响。八岁的他在烧饼店当起了童工,烧饼店老板看他人机灵又勤快,做烧饼的时候也不掩盖,刘爷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日积月累地慢慢的就把做烧饼的手艺学会啦。长大后参军入伍,是部队教他习字,锻炼成长,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战员。

刘爷他们部队当时在小镇上没有征兵任务,本着特事特办的态度,请示完上级领导后又和村长及村民商议,都同意后才带着孙部长进入朝鲜参加 。

战场是残酷的,在一次突围的战役中孙部长被炮弹炸出了肠子,是刘爷和通讯员冒着生命危险把孙部长从死亡线上背到后方捡回了一条命。再后来在一次狙击战中刘爷缴获了一位敌军师长的配枪,按照规定上缴到了老首长手里,老首长看到后也是爱不释手,但最终还是奖励给了刘爷。年战争结束后部队回到了祖国,经过炮火的洗礼孙部长成为了一名连级干部,后来因为旧伤复发转业回到了小镇工作。

第二年, 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啦,由于孙部长的舅舅在国民党军统工作,后来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因为此事孙部长被受到了严重的批斗。刘爷作为当年特事特办征兵和入党介绍人也未能幸免,同样受到了批斗和天天写检查,好在根正苗红没多久就躲过去了这场风暴。孙部长直到拨乱反正以后才恢复工作。

后来越南猴子又在我边境闹事,打死打伤我国边民边警,蚕食我国领土。我国政府多次警告,严正声明交涉无效的情况下决定给他们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一个教训。年2月17日,刘爷当年的老首长任西线总指挥,在老首长的带领下他们部队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打得异常激烈,也非常艰难,毕竟我国刚从十年混乱中走过来,武器装备落后,综合作战能力不强,多数北方军人对热带丛林作战缺乏经验。而越南刚刚结束与美国的战争,士兵都是老战士,有一定的丛林作战经验,又善于打游击战。后来我军经过调整作战计划,仅用了8天的时间就攻入越南的谅山省,后兵临城下越南首都河内。刘爷在攻打越南军事要地封土县的时候被流弹击穿了腹部,医院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负责照顾刘爷病房的护士是一名字叫小芳的姑娘。小芳是烈士子女,父亲在 中牺牲。她只见过父亲的照片,因为父亲牺牲的时候她才一周岁。长大后的小芳毅然选择了参军报效祖国。她和刘爷两个忘年之交熟悉了以后,每天换完药之后就陪着刘爷聊上一会儿,让刘爷讲那场战争,在故事中追忆父亲。

八月的南方气候潮湿,天气闷热,病房里如蒸笼一样,呼吸进肺里的空气都有些烫人心肺,让人忍不住地留恋起北方的寒冬腊月。病房里的风扇呼呼地转动着,吹出来的风打在人脸上都热浪滚滚。

那天,同病房的战友出去乘凉去了,屋里只有刘爷一人坐在病床上无聊地翻看着一张旧报纸。换完药以后,刘爷没有系衣扣,敞着怀,怕天气炎热伤口感染。

小芳说:“刘叔,你恢复的挺好,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刘爷笑着说:“谢谢你小芳,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小芳和往常一样没有马上离开,坐在床边陪着刘爷聊天,让刘爷继续给她讲朝鲜的那场战争。刘爷给她讲起一场突击战,那些战友像玉米杆一样成片的倒下,有的被炮弹炸成了碎片,一个团的人员 只活下来六人,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噙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故事勾起了小芳对父亲的思念,想起从未见过面而牺牲的父亲,泪水止不住的流淌下来,孩子一样地扑进刘爷的怀里放声痛哭!

恰在此时,查房的医生和几名护士推门而入。医生和护士不了解情况,被眼前的一幕所惊呆……

医院里传开,并且出现了多个版本。院长和政委马上找到刘爷了解情况,知道是一场误会。后来把当天查房的医生和护士找到一起做思想工作,消除误解。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结束,谣医院里蔓延,到 竟然说成了捉奸在床。

小芳姑娘受不了打击,当天夜里从药房里偷出来几只杜冷丁静脉注射 了!小芳的死惊动了上级领导,老首长知道后气得把手中的水杯摔的粉碎,当场做出指示:脱下军装回家等候处理!医院要彻底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老首长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刘爷,作为一名老革命同志枪林弹雨的走过来不容易,还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可毕竟人 在部队里,解释不清楚的,等日后事情过了风声以后在做处理也是一种保护。

刘爷满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坐在回家的列车上思绪万千,想想打了一辈子的战争,子弹炮弹没有把自己打倒,没想到却被流言蜚语所打翻。日后在做调查处理?十年动乱中所被恶语中伤的人还少吗?连忠厚老实赫赫战功的彭老总都没能自保!在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之前,即使回到部队大院中也是难以抬头,在老婆孩子面前怎么解释?能解释清楚吗!?想到可怜的小芳,风华正茂的年龄就这么走了!这傻孩子!想到此处止不住的泪水潸然泪下。想想人这一辈子不过是过眼云烟!与其低头做人,不如堂堂正正地活着。刘爷脑海里想到了当年给自己当通讯员的孙部长,想起了那个青山绿水的东北小镇。正好躲开流言蜚语过几年清净日子,等事情调查清楚在回部队大院。见到孙部长以后把发生的事情经过如实相告。孙部长见到老上级自然高兴万分,两人推杯换盏至天明。后来刘爷相中了临街小院,把开烧饼店的想法一说,孙部长表示支持,并且拿出家中所有积蓄又东挪西借买下房子之后帮刘爷把烧饼店支撑起来。

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刘爷的每天生活起居依然延续部队的作息时间。每天七点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







































全国治疗白癜风 的医院
长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