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9月12日电面对经济环境与疫情的双重冲击,服装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可视的销售渠道、营销方式到背后的供应结构、商业模式,从业者们正经受着市场变化所带来的经营考验。随着新零售的不断发展,部分商家开始积极尝试新模式和新方法。
本次记者来到中国领先的城市产业与空间运营平台——创联工场,对入驻企业青岛衣定红定制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以诺先生进行采访,探寻关于服装行业AI定制的新玩法。
据了解,青岛衣定红定制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顺应市场应运而生的产业互联网公司,前端链接市场需求,后端推送给有定制能力的工业4.0智能工厂。作为中间“翻译”方,既让用户穿上合适的服装,又让工厂改变原有的生产库存模式。目前市场环境下,产业在转型,衣定红作为链接消费与产业的桥梁,运用“用户、工厂、平台”三赢的商业模式,让人人都能穿得起定制服装。
十六年积累发现服装蓝海
谈起自己的从业经历,孙以诺称自己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海尔集团,兢兢业业干了10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年个人转型进入青岛一家服装工业4.0的典范企业任职副总裁,在这一阶段他明确了职业目标,立志在服装领域干出一番事业。
年,孙以诺发现许多工厂由于B2C的经营模式产生大量滞销库存,工厂运转困难,市场零售店也因此积压了很多库存,零售店老板苦不堪言,而用户也从现有产品中找不到自己满意的服装,出现了“你有的,我不需要,我要的,你满足不了”的情况,因此,他毅然决定辞职创业,想干一番对服装行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帮助更多服装圈的人渡过难关。
研发新技术覆盖全领域
近年来,孙以诺一直在“潜心练剑”,跑遍了已经向工业端转型的服装工厂,参与了他们的工业端改造并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比如,真正的定制化应采用“先交互,再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同款式,变尺寸”的模式,既提升了工业端的效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这部分降低的成本,让利给了消费者,既让消费者体验到了合身的服装,又减少了额外的支出。
孙以诺表示:“现在的模式是C2B2M,在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曾经依靠赚取差价而存活的模式及店铺必然被淘汰。”他认为线下店若改变原有的经营思路,将会体现出极大优势,所以,他自己研发了“衣定红”服装定制平台,这个平台的定位是:“线上职场男士场景智慧衣橱”,商城中的产品均为量体定制,根据职场男士的着装场景进行产品组合搭配,并根据购买用户的体型和穿着爱好制作产品。
在整个用户体验的环节中,实体门店可帮助用户复核尺寸,提报尺寸,同时,实体门店还能增加一部分服务收入,这部分优势是线上不可替代的,这个模式随时随地可参与,即参与即受益。
在为项目寻找优质落地处时,孙以诺接触到了创联工场,他表示:“创联工场为我们解决了选址的困扰,从地理位置到便捷开放的工作氛围、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都非常符合我们创业型公司的需求。主要是,里面还有非常多的创新企业入驻,有利于我们拓展商业资源,加速发展。”
谈到对于创业的感悟,孙以诺表示:“在这边创业资源和氛围要比单打独斗好很多,创联工场有着强大的社交磁场,我在这里认识了不同行业的企业,获得很多合作机会。同时,创联工场的工作人员也为我介绍了服装定制需求的团购订单,帮我们做权威媒体的宣传,为我们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创联工场和联友都非常强大,一起前行感觉充满了热情。”
谈到对未来的期待,孙以诺满怀信心说道:“未来希望我的服装定制平台进一步拓宽覆盖范围,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链各环节,推动服装产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1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