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
悼念
年9月23日,著名作家尤凤伟因病逝世,享年78岁。年,尤凤伟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龙泉镇一个叫尤家泊子的小山村。这里地处胶东半岛,四周多山,尤凤伟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戴红领巾的时候12岁时,尤凤伟离开老家到烟台读中学。中学读书期间,尤凤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深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这一时期,他读到了陆柱国反映淮海战役的长篇小说《决斗》,并使他“爱上了文学”。中学毕业后,尤凤伟考上了师范学校,但由于家庭困难,他放弃了入学读书,选择了到部队从军,成为一名奔波在千里海岸线上的测绘兵。尤凤伟在部队度过了长达七年的军旅生活,在相对简单单调的部队生活里,有三本诗集始终伴随着他,这就是普希金的《抒情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和拜伦的《唐璜》,这三本诗集对他影响深远。当兵时期年,尤凤伟退伍,转业到青岛,在第一仪器厂工作。第二年,作为工农兵大学生,尤凤伟到山东工学院进修一年,学习电子仪器。尤凤伟在工厂一干就是八年。新时期之后,尤凤伟正式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凭借《山地》《告密者》《白莲莲》等小说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刊发于《人民文学》的《白莲莲》荣获全国儿童文学奖。年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日本20世纪90年代后,以《生存》《石门夜话》《生命通道》《五月乡战》为代表的系列“抗战小说”标志着尤凤伟的创作逐步走向成熟。这其中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如姜文根据小说《生存》改编成了电影《鬼子来了》,受到观众好评。电影《鬼子来了》外景地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是尤凤伟的一篇力作,这部以“反右运动”为题材的小说,体现了尤凤伟面对历史的反思意识和担当勇气,是尤凤伟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以上图片选自《生存》,尤凤伟著,河南文艺出版社年版。)在历史中探寻人性的光芒
——评尤凤伟的中短篇小说文/吴义勤
在当代文坛,尤凤伟绝对是最为勤奋的作家之一,年届七旬仍笔耕不辍,基本上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小说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chongqinghg.com/fygfz/11240.html